2005年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
2005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以“一个坚持”、“三大突破”为核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一个坚持”就是牢牢坚持经济国际化战略不动摇。“三大突破”就是一是在实现招商模式上求突破;二是在调整开放型经济结构上求突破;三是在优化投资环境上求突破。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创新理念,实现招商引资方式的转变 一是突出平台招商。充分利用高新区、农发区较高的招商平台,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休闲旅游业等主导产业,配合两大开发区在国外组织专场投资说明会等活动,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绿色、生态、现代化”的都市后花园。二是组织产业招商。通过对武进各支柱产业的调研分析,摸清产业结构现状,同时,深入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特点,以湖塘、横林、夏溪、焦溪等特色专业镇为重点,推出纺织、新型装饰材料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与国外资深客商和有知名度、有实力的商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进行合作,组织产业招商。三是推进主体招商。充分挖掘我区现有500多家外资企业的发展潜力,形成“增资扩股、以外引外”并驾齐驱的局面,确保留住一个,带来一批;充分发挥我区骨干出口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实力强、信息广、市场宽以及厂房、设备存量多等优势,推动企业招商引资,走合资合作道路,实现“以贸招商、无地招商”。四是推广展会招商。根据武进产业结构现状,有针对性地选择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行业展销会,结合商品贸易组织招商引资活动。 2、拼抢机遇,加快开放型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是探索农业招商深度。充分利用我区水产、畜禽、花木、果蔬等特色农业资源,依托农发区、农业特色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荷兰组织农业专题招商活动,争取在农业利用外资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提升工业招商高度。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战略调整与优势重组这一新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领域外资项目,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者通过并购等方式进行投资,吸收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民营企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外资项目的份额,不断提高我区利用外资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拓宽三产招商广度。借鉴2004年武进城镇建设和服务业招商会的成功经验,围绕我区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抓住CEPA实施机遇,在香港组织重点项目的专题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传统商贸、中高档房产、市场物流、市政工程、社会事业、休闲旅游等公用事业和服务业项目,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加快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步伐。四是增强自营进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坚持以质取胜,调整和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快培育自主名牌产品的出口,以品牌建设来突破各种非关税壁垒。完善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加快加工贸易发展速度,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专业性展览会,寻找外贸出口的新领域。五是提升外经在经济国际化中的比重。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成熟产品的品牌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推动“走出去”的重点力量。把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外汇管制宽松、投资成本较低并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区域选择的重点方向。 3、强化服务,确保投资环境的优化 一是落实责任。规范首问负责制,推行全程代理制,完善时限承诺制,加快外资项目的进展速度。同时,成立项目推进小组,保证项目报批、建设、开工畅通无阻。特别是对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意向项目,由局领导挂帅,责任到人,一抓到底。二是部门联动。健全重大项目会商制和并联审批制,积极协调计划、经贸、工商、税务、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海关、国检、银行等部门对批办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帮助客商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促进项目尽快开工投产。三是诚信安商。全面倡导“创新、高效”的服务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在办事过程中坚决做到“诚信待人,服务留人”。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外商联谊活动,加深与外商的感情交流,牢固树立外商就是上帝的观念,急外商所需,为外商所想,努力提高外商的满意程度。 4、完善机制,全面提高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 招商队伍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必须建立全新机制,提高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强各镇、开发区的招商队伍建设。目前我区各镇对外贸易经济管理服务站人员的编制、运行经费等保障措施还未落实,我们将继续配合各镇公开招聘3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操作电脑的热衷于招商服务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招商服务队伍。二是加强招商服务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全区招商服务人员实行有组织的纵横向流动,以利调整充实各级招商队伍。区招商局在牵头全区招商引资职能的同时,要努力成为培养、输送优秀招商人员的基地,采取本地培训与输送外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尽快全面提高全区招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各级要把招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人才工程来抓,除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和以绩取奖外,在政治上给予重视和关心,对年轻优秀招商人员能列入后备干部培养、提拔使用,不断充实招商引资队伍的领导层,以此激发招商人员的更高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