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践行十五条举措,在促进地方发展上务求有新成效
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企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认真落实省工商局298号文件精神和市局服务企业的十二条新政,切实践行我局提出的十五条新举措,这成为2009年加强“服务型”工商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落实服务的理念,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立足工商职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力求在促进地方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一)服务企业准入快速优质。一是进一步加强窗口建设。要改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政府、企业、群众、基层对窗口服务的满意率。要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制度。要积极开展需求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做到急事急办,好事快办,难事想法办。要切实落实省局298号文件中有关登记事项的新规定,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平稳过冬”。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继续发挥登记人员在科教城发展中联络员的作用,及时派员跟进服务,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加大重点项目快速落地的速度,促进重点企业快速准入。继续推行重大项目工商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外资登记核准权,做到提前介入、与项目同行,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登记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完善外资“登管合一”制度,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外资经济良性发展。
(二)扶持企业发展力见成效。一是拓展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有效周转。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许多企业都遭遇到资金链的危机,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企业有效周转将是下一步开展服务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在宣传工作上要下功夫。充分发挥报纸、网络、新闻等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的新规定新政策,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与企业开展融资交流,为企业融资工作量体裁衣,加大宣传的深度。另一方面,在融资指导上要下功夫。继续推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贴身服务“三服务”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行政指导,提升融资速率。要继续组织银企对接,架设交流桥梁,有效减少融资曲折。二是推进品牌发展,精心培育创牌梯队。继续实施以“做强质量、做大总量”为主要内容的商标战略,要“广撒网,深挖掘”,在开展商标培训的基础上,加强驰名商标申报的辅助力度,促进有潜力的企业品牌升级。做好辅助“三名”商标申报,加强后继力量的培养,形成申报一批、准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创牌梯队,实现我区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引导力度,促进企业扩容升级。继续把挂“省名”“国名”、组建集团和发展规模型企业作为明年登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企业升级出谋划策。要在促进企业上市上取得新突破,对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属我区拟上市的企业名单,上门做好上市工作的辅导,帮助企业理顺产权关系,加快企业上市的步伐。
(三)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实效。一是进一步强化农村经纪人的培育。要以壮大经纪人队伍、提升经纪人素质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纪人的新途径。要开展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落实经纪人“零门槛”政策,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吸引更多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充实到经纪人队伍中来。要依托地方特色,创新培训方法,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切实提升农民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要发挥横山桥农民经纪人培训基地的作用,打造培训品牌,使之成为经纪人充电的“能量场”。二是进一步强化农副产品品牌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品牌创建这一利器,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在“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经济”思想的指引下,加强对农副产品品牌创建的倾斜,加大指导力度,精心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力求在农副产品商标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强化农副产品商标使用的行政指导,规范农副产品商标的使用,引导商标正确营销,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品牌升级。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民消费权益的维护。继续推行“消费维权流动车”送法进农村活动,加快“一会两站”在农村的铺开,帮助农民就地解决消费纠纷,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要探索农资维权新途径,在奔牛分局试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资商品抽样备查制度,为农民维权提供有力佐证。
(四)构建和谐社会有所作为。一是加强“12315”维权服务品牌建设,加大维权力度。一方面,要在快和准上下深功夫。根据12315提速的要求加快介入和调解的进程,重点关注食品投诉,落实24小时下架制度,有条件出现场的要及时出现场,务求在以最短的时间内介入调查。要提高调解的权威性,在依法调解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处分,及时快速化解纠纷,并做好消费警示的发布,按照十五条举措的要求,定期发布消费维权分析,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维权网络。要继续深化“一会两站”的建设,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纠纷就地解决率。要深入开展维权进农村、进市场、进校园等活动,确保投诉举报案件查结率和满意率达到“两个100%”。二是加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力度。要切实落实优惠政策,该减的费用一定要减,应免的费用一律免,不断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要继续扶持贫困个体户的发展,在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取得大众的普遍关注,以社会群体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个体户。
二、落实“四个统一”,在促进监管效能上务求有新提升
2009年是“两费”停收后的第一个年度,也是这一政策真正对工商工作产生实在影响的一年。要有效转移以往花费在收费上的人力物力,提升监管效能。要坚持把监管与发展、与服务、与维权、与执法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解放思想,致力改革创新,着力将“四个统一”融入到工商工作的各个领域,打造工商“大监管”格局。
(一)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监管效能。要以信息化工程为突破口,提高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一是深化经济户口管理。要继续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增强监管的主动性和连续性,促进监管职能的到位。要以企业电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为依托,切实落实“四定”监管制度。要探索对各片区监管情况的评议方式,深化干部对片区监管的责任意识,以评促绩,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二是完善企业信用体系。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企业信用情况、合同、广告欺诈等行为公布的力度,探索利用网络信息公布经济违法违章企业“黑名单”的制度,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三是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格局。要在监管责任的“分”和“合”上下功夫,进一步打破条线分割的监管格局,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落实“四个统一”。今年我局开展了“工商迎奥运,红盾展风采”执法监管系列活动,相关部门团结合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要将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制度,不断深入下去。要进一步理清基层和科室的监管事权,明确基层管什么,科室管什么,充分发挥各自不同作用,避免科室布置任务,基层疲于奔命局面的出现。
(二)实施疏查并举,扎实推进“清无”工作。一是加强“清无”力度。要在深入推进全区各职能部门“清无”工作的分责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我局作为区“清无”办公室的作用,加大对一些“钉子户”以及影响环境、干扰民生无照户的取缔力度,力求查处一户,威慑一方,全面促进无照户的规范。二是加强引导梳理。要进一步加强证照规范示范街的建设,继续推行对口检查制度,不断提升示范街的规范水平,切实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要切实加强宣传新政策、新规定的力度,进一步营造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提高经营户规范经营的主动性。
(三)加强探索研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一是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仪的使用。要切实发挥检测仪在提升食品监管方面的作用,探索规范使用的机制。要将检测仪的使用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延伸,不断拓展检测仪的使用面,扩大检测范围,开展检测工作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使群众确确实实感到工商在食品安全上有所作为。要加强检测工作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快速检测仪在督促不合格食品下架、下市的快速准确作用,及早发现问题,为群众吃上“放心菜”建起一道牢固的钢铁防线。二是进一步加强食品示范店的建设。要在今年全区基本形成村村放心店的基础上,加大对放心店政策上的倾斜,要积极向政府要权,给予放心店荣誉和经济上的双重优惠,使经营户切实感到规范经营的益处,促进全区食品店规范水品的不断提升。三是进一步促进两个100%的完善。要将两个100%督察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充分利用年检贴花、日常巡查的机会督察经营户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情况。要增强经营户依法登记台账的主动性,探索简便有效的台账登记方法,在奔牛分局开展“两联式”台账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以方便经营户登记为出发点,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增加经营户台账登记的主动性。
(四)加大查处力度,拓展执法办案视野。一是加大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继续对假冒伪劣产品保持高压势态,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决不手软,坚决打击。要严厉打击违法经营食品的行为,根据《特别规定》查处一批典型案例,不断规范我区的食品经营行业。二是拓展案件的类型。要加强对商业贿赂等类案件新形势的研究,力争在新的行业内挖掘典型案例。要强化广告执法,查处一批违法发布广告的行为,净化我区的广告市场。
三、强化组织保障,在促进队伍建设上务求有新举措
2009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狠抓素质和廉政两条主线,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实行阳光工资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服务地方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大力实施培训工程,切实提升队伍素质。要在今年培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尤其要注重干部培训效果的考查,通过表扬一批学习认真、力求上进的同志,触动一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同志,从而进一步增强干部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全系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在培训对象分层细化上下功夫,不仅要按照培训内容划分培训对象,同时要将培训对象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需求作为参与培训的重要参照。要加强对原先从事收费干部、年轻干部、多年从事单一岗位同志的培训力度,促使培训效能最大化。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际运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提升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以练促训的效果。要继续深化调研工作的开展,掌握了解新形势、新情况,及时转化调研成果,提升队伍与时俱进的能力。
(二)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提升团队能力。要不断强化各级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学习意识、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班子成员尽心履职、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凝聚和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战斗合力,真正发挥“指挥部”作用,不断增强全系统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继续做好中层干部选拔,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开展选拔工作,加强选拔工作的群众监督,切实将基层一线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中层领导队伍中来。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尤其是要注重基层分局领导和科室领导的交流换岗,通过人员的流动,给各级班子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构建惩防体系,切实提升拒腐能力。进一步深化惩防体系的构建,继续加强对全系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抵御腐败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减少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要以“打造干部廉洁工程”提升年为抓手,在建立教育体系、信息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评估体系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廉政教育和监督形式,完善干部廉政档案和廉政规章制度建设,科学考察干部的廉政情况,切实提高队伍形象。
(四)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提升法制化水平。继续深化法制建设,不断提升全局法制化水平,全面打造“法治化”工商。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做到新法规和工商基本法规两手抓,提升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要重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依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审慎作出处罚行为。要全面落实我局出台的《行政处罚程序的若干补充规定》,规范程序操作,确保诉讼无败诉、复议无撤销、信访无错案、复查无违法。
此外,要继续加强协会建设,积极支持消费者协会、私个协会、工商学会和咨询服务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工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真正抓出成效、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