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武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今年以来,在常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武进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制订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一系列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工作落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服务“两个率先”,确保全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突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上半年,我局按照常州市局党组和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精心筹划、认真组织,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个活动坚持三个到位、突出三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坚持“三个到位”,即: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机关支部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进行部署、精心谋划、务求实效;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局专门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支部委员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建立和落实责任制;三是宣传工作到位。机关支部专门开辟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园地”,编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活动情况,推动活动顺利开展。突出“三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即:突出班子建设的重点,把先进性教育与加强班子建设结合进来;突出提高党员素质的重点,把先进性教育与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文明机关创建结合起来;突出机关作风建设重点,把先进性教育与加强药品监管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全体党员同志积极参与了动员部署、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历时半年的活动实践,通过集中学习讨论、征求意见建议、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参与“结对帮扶、共进小康”党员先锋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同志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先锋意识,一致表示要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方面自觉做到“五个一”,即:服务行动上一呼百应、服务承诺上一诺千金、服务程序上一路绿灯、服务政策上一视同仁、服务措施上一抓到底,带头执行首问负责制,认真履行服务承诺,真正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取信于民。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二、加大打假治劣工作力度,着力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药监部门统一部署,结合武进实际,以“创建有序规范的药品市场秩序”为目标,坚持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把专项检查和经常性检查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用药环境。先后开展了“基层药品质量专项整治”、“广告药品专项整治”、“邮寄药品专项检查”等一系列药品专项检查活动。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专门对辖区内的186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厂矿医务室等医疗机构和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对药械购销渠道、储存保管条件、使用情况和相关台账等进行突击检查。截止11月25日,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235人次,检查单位831家,其中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1家,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64家,医疗机构156家,立案查处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57件,没收假劣药械标价25.28万元,查获“星多克”次黄嘌呤核苷注射液、克银丸等一批假药,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和个体黑诊所82家,有力地净化了全区药品市场。 三、加强农村“两网”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1、全面完成“双创”目标 今年是农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 “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创建达标工作的最后一年,任务相当艰巨,尤其是针对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村,村卫生室的改、扩建工作资金缺,难度大。针对这些情况,我局主动与镇政府、村委协调,协同卫生局专题研究对策措施,深入基层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区卫生系统三年共投入金额580.46万元,新增药房、药库面积4399.7平方米,购置冰箱65台、空调149台。29家医院、卫生院和159家村卫生室通过了“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创建工作,双创工作提前2个月100%完成,使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使农民群众用药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2、积极推进GSP认证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国家局关于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工作要求,针对全区药品零售企业数量多、工作难度大的特点,把推进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帮促力度。年初专门召开全区药店负责人会议,对今年GSP认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就认证的具体要求进行培训指导;抽调人员,分组分片对药店GSP认证工作集中开展现场指导;对GSP认证工作就绪的药店及时上报材料和安排验收工作。目前全区通过GSP认证药店176家,使全区零售药店的管理水平有了新突破。 3、深化药品安全信用机制建设 为实现科学、高效监管,我局在去年推行信用体制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组织开发了药品安全信用管理软件。作为企业诚信档案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我局结合平时检查。目前已对705家监管企业建立了信息档案,内容包括企业概况、企业领证、换证、认证、变更和历年检查处罚情况。截止11月底,已采集、输入监督检查信息544条,记录不良行为100条。通过信息查询和数据分析,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行政相对人的基本情况、质量管理水平及承诺守信程度,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服务。为使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真正发挥作用。8月份,我局按照日常检查情况,对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信用等级情况进行阶段性评级,並以书面通报等形式予以公布,在监管单位中引起了振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自律意识的提高。 四、当好政府“抓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6月下旬,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组建成立,药监局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了食品监管职能。半年来,我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牵头工作。根据区政府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我局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先后牵头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工作会议4次,起草“武进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整顿监管制度,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今年来,在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部署下,积极贯彻“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坚持“统一部署、部门协调、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了“儿童食品专项整治”、“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专项检查”、“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整治”“十运会”和“经贸活动周”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饮料、酒类产品联合整治等一系列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全区各职能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566人次,先后对6770家(户)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收缴不合格食品2980公斤、饮料1460瓶、酒5976瓶,处理违法、违规148家(户),罚没总值26.8万元。有效地净化全区食品市场。 三是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针对全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监管任务重的特点。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方面:我局一方面着手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8月份,在明确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联络员制度的基础上,以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义要求各镇相应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截止10月底,全区23个镇均确定了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另一方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和工商局在部分乡镇开展“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食品安全经营为目标”的“行业自律、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五、扎实开展“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努力塑造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新形象 食品药品事关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使命神圣、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依法行政、清正廉洁、优质服务、人民满意”这人队伍建设的总目标,从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执法人员、工作人员的“窗口”意识为突破口,狠抓服务型机关建设,增强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各类办事、咨询、受理、执法部门的工作力度,减化办事程序,强化便民措施,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5月21日,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利用休息日走上街头,参加“共产党员为您的饮食用药安全护航”大型咨询服务活动。10月15日,大家再次走上街头,参加“珍爱生活、珍爱健康拒绝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宣传活动”。尤其是在“结对帮扶、奉献社会”的献爱心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慷慨解囊,自发捐钱捐物,充分体现了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与时同时,一年来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倡导依法行政、清正廉洁、优质服务、人民满意的行业新风,推动各类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一年来,我局在常州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执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能方面办法、措施还不多。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局将在明年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改进,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服务“两个率先”、建立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2005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