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卫生工作总结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常州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卫生规划与基本建设步伐加快。理清“十一五”卫生工作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卫生“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5-2010年武进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与建设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按照注重实际、分类实施的原则,对18个镇卫生院分院实施功能调整,进一步整合了卫生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区疾控监督综合大楼工程;对武进中医院老病房大楼和武进人民医院部分病区实施改造;对潘家等镇卫生院迁建项目进行初步论证;全系统购置设备865台(件),价值1166万元。
(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向前推进。作为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区,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继续在各镇选取2个行政村开展居民健康普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微机管理,普查总人数已达12.8万人。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有124家村卫生室实现网络化管理。召开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进会,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年内,24个镇卫生院(医院)达到标准增挂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129个村卫生室通过考核验收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启动门诊病人补偿工作,确保补偿即时即报、正确无误。全区71.8万人参保,参保率97.8%;全年住院补偿24429人次,补偿金额3389.03万元,人均补偿1401元,比上年增长36.4%;门诊补偿10.55万人次,补偿金额178.56万元;有8人次获得最高5万元补偿。年末,接受了全国人大的初保立法调研,我区被评为江苏省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区。
(三)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完成。在上年163个行政村达到“三清”标准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各镇、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实施。除有拆迁任务的行政村外,全年又有230个行政村通过“三清”工程验收,全区共新建垃圾箱10736只,消灭露天粪坑52781只,新建公厕775座,新增改厕户2.2万户,建立起由4245人组成的长效清运保洁队伍,配置垃圾清运车辆697辆,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三清”工程专项整治任务。年内,10个省级卫生镇通过复查,新创建省级卫生村5个。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制定并完善防控预案,着力抓好流脑、麻疹、人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控;接种各类预防性疫苗43.61万份;抓好结核病的防治,加强对结核病人的三级督导管理,项目病人发现率居全市第一;慢性病防治已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在全省保持领先;在全区23个镇开展血防查灭螺、特需人群补碘和中小学生服药驱虫;在全区有偿供血人群中开展HIV抗体筛查;同时继续加强卫生监测,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各医院开展规范化防保科创建。全区各类传染病发病1537例,发病率161.9/10万。切实加强对助产机构和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积极开展听力筛查、血铅检测和气质测定等儿童保健项目,接受市卫生局组织的“江苏省妇幼卫生规划目标管理方案”和“十五”妇幼卫生目标终期评估检查。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0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4.46%,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6.1%,婴儿死亡率5.72‰,无孕产妇死亡。
(五)医疗卫生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严格卫生行政许可,把好卫生市场准入关;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卫生专项整治,在餐饮业、学校食堂和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高考、十运会的卫生保障工作,确保了全区食品和饮食安全。针对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情况,聘任了59名兼职医疗机构监督员,增强医疗机构监督力量,与相关10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常州市武进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将常规执法检查与大规模联合执法相结合,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全年共取缔非法医疗机构243户次,有效遏制了非法行医在我区的蔓延。
(六)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组织各级医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各医疗单位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增强服务意识,降低服务费用,有力促进了质量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组织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规范化检验科、规范药房、合格药房、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卫生院、牙防工作先进区等创建工作,24家镇卫生院通过规范化检验科考核,29家医院(卫生院)、16家分院和1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通过“规范药房”和“合格药房”验收。局通过定期、不定期和夜急诊检查加强业务考核与指导,并切实抓好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工作检查,促进了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提升,确保了系统内医疗和行政安全。28家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308.77万人次,住院6.8万人,均比上年增长7.4%;实现业务收入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武进药业有限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总额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七)科教与人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9个科研项目经武进区科技局批准立项,1个科研项目被市卫生局确定为科技指导性项目;8个项目通过市级鉴定;获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全系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98篇。加快卫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全年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25期,培训卫技人员4519人次;继续实施第三周期继教方案,组织1363名卫技人员参加公共必修课和“三基本”考试;选派45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引进副高职称以上高级卫技人才5名,晋升高级职称卫技人才19名,全系统公开招考录用医卫类工作人员146名。
(八)卫生行风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直属单位党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卫生工作”的目的。组织全系统开展“服务讲诚信,满意在卫生”和“满意杯”优质服务竞赛,各单位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深化服务内涵,为群众带来方便实惠,受到群众好评,局被市卫生局评为“满意杯”竞赛优胜单位。继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全年(招标)采购总额达2.2亿元。组织全区无偿献血5000人次,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已达1200人。与39户贫困家庭结成扶贫对子,定期开展慰问帮扶,在“一日捐”活动中,全系统共捐资金21万元。举办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局编发卫生工作简报33期,被市、区新闻媒体录用稿件345篇。组织开展“我为卫生添光彩”演讲比赛、卫生系统第六届职工乒乓球比赛、共青团号健康快车等活动,凝聚了职工队伍,展示了卫生行业良好形象。武进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区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区红十字会被中国红十字总会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局综合档案室通过省一级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