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卫生工作总结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的奋斗目标和全年卫生工作任务,以全区“五大主题”活动为契机,以“医院管理年”、“服务讲诚信,满意在卫生”等活动为抓手,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强势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实施科教兴卫战略,继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着力深化行业作风建设,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卫生现代化建设呈现新局面。认真实施《卫生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强势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阳湖医院开工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建设;武进中医医院急诊楼竣工;潘家卫生院新院落成;雪堰镇卫生院迁建工程主体竣工;礼嘉镇卫生院门诊楼完成一期工程;湟里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开工。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625万元。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网络全覆盖。
(二)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履行镇村环境整治工作牵头部门职责,紧紧围绕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全国生态区及环境优美乡镇的攻坚目标,加强明察暗访与督察考核,开展综合检查考核 4次,及时召开通报点评会,明确问题并整改到位。经过整治,集镇管理日趋规范,道路两侧环境更加靓丽,水环境得到喜人改善,亮点精品凸显,长效管理机制基本落实,镇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强势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4万户,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4.1%。卫生创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横林镇创成全市第一个国家卫生镇,新创建省级卫生村28个,是去年的5.6倍。
(三)社区卫生工作获得新进展。城乡联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已达191家,基本构建了居民15-20分钟就医半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努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六位一体”方向转型。推进农村居民健康普查工作,普查总人数已达49.5万,各镇2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普查比例、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70%以上。新增5家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已达11家。奔牛人民医院、洛阳镇卫生院创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创出新举措。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现住院和门诊费用补偿即时结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全区74.85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8.1%。全年门诊补偿105.94万人次,补偿金额1029.45万元;住院补偿31729人次,补偿金额6997.06万元。门诊、住院补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19.8%。人均住院补偿率达30%,基金结余为负数。新农合业务管理工作全市领先。
(五)医疗科教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启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继续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召开医疗纠纷防范工作会议,医疗纠纷有所减少,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15家卫生院通过市一级医疗机构检验科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全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346.75万人次、住院8.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19%和15.07%。做好中医工作,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成绩突出,我区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
重视科教工作,鼓励科技创新。制订出台《武进区医学科研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武进区卫生局科技奖励办法》。全年科研立项19项,通过市级鉴定12项,获省、市级新技术引进奖各1项,市、区科技进步奖12项。由武进人民医院设计发明的《侧腰开叉病员裤》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加强卫技人员队伍建设,引进高级卫技人才19名,全系统已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卫技人才40名,副高职称以上卫技人才164名。15名卫技人员成为市青蓝工程、百名人才工程和区“515四期工程”培养对象。公开招录医卫类大中专毕业生153人。加强卫技人员培训,举办全系统护理“新三基”和医生“三基”知识竞赛。认真实施“十一五”农村卫技人员岗位培训方案,培训人员657名。积极协调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区级医疗卫生单位的84名卫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对口支援服务。
(六)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完善各类重大传染病防控预案。认真部署非典、人禽流感及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加大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结核病人发现任务,结核病耐药菌株基线调查工作受到卫生部专家组高度评价。在特殊人群、被监管人员中开展HIV抗体检测4712人次,对湖塘城区公共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高危行为干预404人次。扎实开展血防查灭螺工作,调查面积701.9万平方米,药物灭螺5.1万平方米。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今年共接种一类疫苗36.6万针次,二类疫苗30.5万人份。全区传染病发病率101.16/10万,比上年下降22.88%。代表常州市接受省急性食物中毒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演练评估,得到专家肯定。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服务管理,制定出台《武进区孕产妇危重病人应急处理暂行办法》,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全区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4.17%和94.75%,孕产妇死亡率21.57/10万,婴儿死亡率4.75‰。认真落实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年免费婚检5161人,是上年的19.5倍。
(七)监督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创新卫生行政许可工作机制,设置卫生行政服务科,成建制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卫生行政许可“一站式”服务,共发放卫生许可证14177张,从业人员健康体检33314人。牵头抓好“五小”行业长效管理工作,对2512名“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实施免费培训,卫生许可证持证率由年初的52.6%上升至98.8%。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对1146家单位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以食品卫生为龙头的各类卫生专项整治42项,出动卫生监督员10971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单位52354户次,责令整改3745户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非法行医场所234户次,立案查处26起,没收药品、器械约1.1万公斤。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圆满完成旅游节、纺织服装节、科技经贸洽谈会、淹城开城大典、武进新天地开放、欢乐中国行等21项重大活动及中、高考期间的医疗和卫生监督保障任务。
(八)行业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狠抓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认真实施党风、行风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机关效能提高年”和“让党徽在效能建设中闪耀”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全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卫生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回头看”活动,明确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自查自纠取得实效。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重大设备招标采购等制度,完成药品集中采购3.47亿元,让利患者1748万元;完成高值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5818万元,减少费用235万元。实行门诊处方限额、处方点评制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全区医疗单位平均药占比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大力宣传卫生改革发展成果,被各类新闻媒体录用稿件 300余篇,局与武进电台联合播出《卫生与健康》栏目334期,与武进日报联办《武进卫生》专版12期。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青团号“健康快车”和各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健康义诊和咨询服务,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还通过举办文艺汇演、表彰“双十佳”护理工作者等活动,向社会展示了武进卫生行业的全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