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2008年度水利建设计划
2008年是全区“埋头苦干、三年再看”的实现之年,搞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为全面实施“十一五”治水规划和完成2020年远景水利发展计划的目标至关重要。
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区生态区建设活动为契机,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问题为中心任务。全区计划加高加固圩堤41处43.5公里;新建圩堤块石护岸及防洪墙27公里;疏浚河道70条/138公里;村庄河塘疏浚整治134个行政村1500个(条)塘(河),土方435万方;实施镇村河道长效管护1650公里;建设防渗渠道150公里;新建、翻建灌溉站67座计1940平米;新建、改造排涝泵站68座,新增排涝流量85M3/S;翻(改)建圩口防洪闸26座,塘坝1座,渡水桥9座,排水涵7道;计划完成水利土石方715万立方米,计划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2000万元(不包括区级基建工程)。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区域水环境和防洪除涝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区级重点水利项目的实施。一是加快完成武南河拓浚和大通河西枢纽的扫尾工程,年内组织竣工验收;二是续建武澄锡西控制线口门建筑物南运河节制闸工程,建设2×12米的节制闸一座,概算投资782.55万元。三是老武南河整治工程(武宜路~环湖东路),整治河道长5.3公里,概算投资13000万元。四是湟里河疏浚工程,清淤河道长10.8公里,概算投资600万元。五是武宜运河南段整治工程,对武宜圩、坊兴圩段3公里进行块石护岸、圩堤加固和河道清淤工程,概算投资3010万元。六是采菱港清淤工程,疏浚河道12.1公里,概算投资1400万元。七是雅浦港清淤工程,疏浚河道长4.7公里,概算投资400万元。八是采菱港西岸防洪工程(新大运河~众恒桥,3.65公里),概算投资5220万元,明年主汛前完成防洪墙、排水沟等主体工程。九是芙蓉大圩防洪除涝工程,概算投资1518万元,明年计划加固圩堤1.65公里,新改建排涝站3座,防洪墙300米。
二是围绕提高低洼圩区抗灾能力,加快实施防洪除涝工程。按照已编制的“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以防洪除涝为重点,加大圩区治理力度,加高加固圩堤,特别是坍塌严重的泄洪河道的圩堤和堤后安全平台不足的要加大整治力度,更新改造圩口闸、排涝站。要合理确定治理标准,分别轻重缓急,逐年分步实施,不断提高防洪除涝标准。重点对武进港、北塘河沿线东部低洼圩区的综合治理。今冬明春主要加固的圩堤有洛阳阳湖大圩和东尖圩、遥观东方圩、郑陆太平联圩、礼嘉兴隆圩等41处计43.5公里圩堤,新建圩堤石驳、护坡、防洪墙27公里;为提高排涝动力,改造病险闸站。针对近年来部分圩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对防洪排涝标准要求提高的现状,计划新建横林北湖站(Q =9M3/S,B=5M)、湖塘东华站(Q =6M3/S,B=5M)、遥观黄天沟圩北站(Q =4M3/S, B=4.5M)、洛阳神童浜站(Q =9M3/S,B=5M)、郑陆梧岗、徐家排涝站扩建(各增 1台32寸)等排涝泵站68座,新增排涝流量85.2M3/S;改造前黄镇的长征套闸、湟里镇的湖上南闸、武宜西闸等防洪闸26座。
三是围绕恢复提高引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实施河道河塘的疏浚整治和长效管护工程。首先是结合入太湖“三河”水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武进港、雅浦港、太滆运河和漕桥河清淤整治,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加快漕桥河水环境整治及“三河”支浜(河)的清淤,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提高入太湖上游河道水质标准。其次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河塘整治两大重点,根据河道淤积程度定期对区域内河道实施动态清淤,计划疏浚雪堰镇的凤沟河、楼村河、前黄镇的坊兴内河、奔牛镇的西河、老孟河和郑陆镇的芦蒲港、隆兴浜等70条/138公里河道,整治村庄河塘1500个(处),
四是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积极实施灌溉站房改造和节水渠系工程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减轻农业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按照 “十一五”规划的干支渠全面防渗化,斗农渠防渗化率达到10%以上的要求,今年计划建设防渗渠道150公里,其中:地下渠道31.5公里,并对67座灌溉站进行改造翻建,共计翻建站房1940平方米,增加灌溉流量4.55立方米/秒;改造雪堰镇城湾大涧塘坝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