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施2008年全区人才工作十大重点项目的意见》(武办发〔2008〕40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局承担的八项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圆满完成,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实施百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目标任务:全年引进90名以上海外人才,其中领军型人才15名;引进165名高层次人才;年内申报引智项目35项以上,执行率达到50%以上。开展全区海外人才调查摸底工作,赴海外招才引智,组织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举办海归人才创业武进风采展示暨武进籍海外人才家乡行活动。
工作措施
1、开展全区海外人才调查摸底和引智项目需求调查工作(3月);
2、根据需求情况和上级安排,组织赴美加、欧洲进行招才引智活动2次(5月、10月);
3、开展省创业创新人才材料申报,完成申报材料15份以上(6月);
4、组织常州市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项目对接洽谈活动,确保引进5名以上领军型人才(8月、12月);
5、举办海归人才创业武进风采展示,协助区侨办做好海外人才家乡行对接洽谈活动(9月);
6、在美国建立武进首家“华美精英交流促进会”,拟建立海外武进英文网站(10月前);
7、组织引智工作推进会(10月)。
二、全面启动3+2骨干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区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培养创新型、实践型、领军型中青年专家50名左右。
1、在全区范围内做好专家队伍情况摸底,完成《我区专家选拔推荐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并提出加强我区专家后备队伍建设的意见,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决策(1-5月);
2、开展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级拔尖人才的推荐工作(4月);
3、做好区级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8月前)。
三、编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才指标和五大产业人才规划
目标任务:2010年全区人才总量由现在的8.5万人提高到12.3万人,每万人人才拥有量必须由现在的885人提高到1240人以上的人才指标,编制2008—2010年人才增长指标与考核细则;对五大产业人才现状与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制订五大产业人才规划,三年引进五大产业紧缺人才300名。
1、出台《关于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才指标的实施意见》(4月);
2、出台《武进区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才指标体系考核细则》(8月);
3、整体性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和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出台《武进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实施意见》(8月);
4、出台《武进区五大产业人才规划》实施方案(9月);
5、按照五大产业人才配置规划,组织5—6场五大产业人才专场对接洽谈会(5—11月);
6、结合经济普查,开展全区人才普查工作(8—12月)。
四、围绕“八个一批”开展人才科技对接活动
目标任务:开展校地“双挂”工作,派驻5名科技局长助理驻高校。举办 “9.19”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
1、制定“双挂”方案(1月);
2、会同组织部公开选拔赴高校、科研院所挂职人选,并组织挂职人员培训(4月前);
3、配合科技局做好“9.19”科技对接活动(9月)。
五、推动“三位一体”人力资源市场高效运行
目标任务:组织百家企业赴武汉、南京等地招聘活动,全年完成60场10万人次人才招聘活动;推行人才服务外包,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招聘、派遣、代理、保障等一体化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招聘产业领军人才、企业急用人才、机关紧缺人才与自主创业人才;引进国内外人才中介组织1-2家。
1、制定《百家企业外出招聘方案》。年内组织100家以上单位赴高校、科研院所及外地人才市场招聘引进产业领军人才、企业急用人才、机关紧缺人才与自主创业人才。外出招聘的组团费、摊位费、宣传费等由人才开发资金资助。其中对海外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五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外出招聘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全年);
2、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全年完成60场10万人次人才招聘活动(全年);
3、开辟星期三劳务工专场招聘,积极推行人才服务外包,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招聘、派遣、代理、保障等一体化服务(全年);
4、成立区人力资源协会和人力资源职业中介行业协会(6月)
5、引进国内外人才中介组织1-2家(全年)。
六、打造人才高品质生活家园
目标任务:完成人才公寓总体规划,启动一期公寓土建工作;成立人才俱乐部并投入运行,举办交友型活动6场、主题沙龙活动6场。
(一)人才公寓
1、会同组织、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论证人才公寓的规划设计方案(7月前);
2、成立区人才公寓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公寓管理办法》(7—8月);
3、组织人才公寓奠基仪式(9月);
4、制定《人才公寓销售办法》,明确各类人才享受的面积标准、优惠售价、购房程序(10月)。
(二)人才俱乐部
1、成立人才俱乐部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8月);
2、制订《人才俱乐部管理实施细则》(10月);
3、举行人才俱乐部揭牌仪式(11月);
4、分别由组织、人事、妇联、共青团、教育、卫生等部门主办交友、主题沙龙等活动(11—12月)。
七、建立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一对一”服务模式
目标任务:成立由人事、科技、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等职能部门,创业风险投资、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家教授、成功企业家、成功创业海归人才等组成的“领军型海外创业创新人才智囊服务团”,为领军型海归人才的创业创新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成立海外人才服务中心,构筑全方位、一门式的海外人才服务平台。
1、成立海外人才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设在区人事局,与区海外人才工作办公室合署,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在优惠政策的兑现、企业注册登记、投融资协调及就业、创业、生活和医疗等多方面为海外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5月);
2、组建“领军型海归人才创业服务咨询委员会”,为领军型人才提供企业注册登记、决策咨询、创业培训、科技项目申报、投融资协调等专业化、个性化、亲情化服务(7月);
3、定期举行海外人才走访座谈活动,听取海归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全年);
4、集中组织1-2次海外人才创业咨询活动(8—12月);
5、实行定时定点跟踪反馈式服务。
八、创优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
目标任务: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加快提升武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
1、完成今创集团、华威世纪电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2月);
2、做好省级津通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申报工作(3月);
3、赴人事部做好申博的协调工作(5月);
4、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备申报单位的培育、考察工作(9月);
5、制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相关创业平台的年度考核办法,实施目标考核(12月)。
二OO八年六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