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人事局(编委办)2008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33250/2008-00031
主题分类: 人事、人才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武人发(2008)74号 发布机构: 人社局  
产生日期: 2008-12-26 发布日期: 2008-12-3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从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人事局(编办)2008年度工作

相关阅读:

武进区人事局(编委办)2008年工作总结
武人发(2008)74号
 

2008年,是区委、区政府要求“埋头苦干,三年再看”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参加“五大年”创建活动,加快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机构编制管理,认真实施人才工作十大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人才人事公共服务,着力打造“和谐人事”服务品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全力助推人才创新创业

1、强化人才目标管理。根据“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编制下达了《关于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才指标的实施意见》和《武进区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才指标体系考核细则》,明确到2010

年,全区每万人人才拥有量达到1240名以上的目标要求。制定了《武进区五大产业人才规划》,公布了《2008年武进区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出台了《武进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根据《关于2008年全区人才工作十大重点项目的意见》,制订下发了《武进区人事局2008年度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和《2008年区人才工作重点项目人事局责任分解表》,确保人才工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2、强化海外人才引进。根据区“522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海外人才需求调查。大力引进领军型海外人才,认真实施常州市第二、三批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的招聘和项目洽谈工作,年内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0名,其中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33名;到目前为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数占常州市的47%,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数占常州市的50.7%。第四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对接工作顺利结束,成功签约海归团队19个。加强海外人才服务工作,设立海外人才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成立“领军型海归人才创业咨询服务团”,不断完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一对一”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结合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有关单位赴美国开展招才引智。抓好典型宣传,结合9.19经贸科技洽谈会,组织了海外人才创业风采展示活动。开展“领军型海外人才创业环境”课题调研。组织申报留学回国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经评选,贡毅博士被评为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个人。认真做好引智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引智项目35项,并推荐上报14个优秀引智项目成果。

3、强化人才服务职责。协调今创集团、华威电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报批,其中今创集团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了津通留学人员创业园。完善高层次人才储备中心运作机制。积极做好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我区2个项目列入资助项目。其中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汤令辰负责的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国产化研发项目被列入A类资助项目;常州宇之爱遥感技术有限公司何宏昌博士负责的雷达影像处理平台项目被列入D类资助项目。制定《武进区百家企业外出招聘方案》,先后组织120多家单位赴南京、哈尔滨、深圳等地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举办了“成功武进”、“创新武进”等各类招聘会81场,有6520家用人单位进场设摊,进场人数达10余万人。成立了区人力资源协会和人力资源职业中介行业协会,引进人才中介组织2家。截止12月中旬,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2125名,其中硕士毕业生124名、本科毕业生1108名。

4、强化人才培养工程。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市级拔尖人才8名,其中王占洪等4名同志被批准为市级拔尖人才。认真做好江苏省第四批创业创新人才的申报工作,经专家组评审,6名海归博士创业创新团队已被初步确定为“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对全区专家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撰写了《我区专家选拔推荐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提出加强我区专家队伍建设的意见,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决策,并研究拟定了《武进区专家培育实施意见》。举办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1600人次,组织考试2838人次。出台了《2008年武进区职称工作要点》,发布全年职称评审计划。全年共受理大中专毕业生职称初定1667名,评审地方系列职称人员51人、审核推荐中高级职称人员1015名。

二、坚持依法行政理念,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管理

1、组织参照管理单位申报。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审核工作,年内申报了区财政结算中心等10家事业单位,目前已批准2家(劳动监察大队和综合抽样调查队)。

2、组织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贯彻落实《加强武进区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年内对35个单位的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方案进行了审核,经过竞争,有159名同志被聘任为中层干部。

3、组织公务员能力培训。选拔6名机关干部到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认真组织实施“5+X”公务员培训工程,区级机关、公安系统和部分乡镇1108名公务员参加了必修课培训。会同组织部门举办了4期“机关干部开放式讲座”,3789人(次)参加了讲座,组织26名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并组织到基层挂职锻炼。组织24名军转干部进行岗前培训。

4、组织公务员考录。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认真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推出29个职位,录用26人。会同区公安局做好农村交巡警招录工作,录用48人。

5、组织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我区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制定出台《常州市武进区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实施。以工资制度改革为契机,会同组织、财政、纪委等部门排查工资福利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确保新的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三、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努力提高人事管理质量

1、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前期准备。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和我区实际,考察了常熟、吴江等地的乡镇机构改革情况,完善了《武进区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并专题向区领导汇报。组织对镇自聘人员情况进行调查,为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认真做好准备。

2、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会同区财政局对15个单位后勤服务岗位使用临时性用工及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撰写了《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用工情况调查》。对全区协管员队伍进行了梳理,出台了《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协管人员分类管理办法》。

3、加强国有企业用工调控。根据区领导要求,对17家国有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对淹投、滨湖等部分国有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报区领导决策。出台了《武进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用工管理意见》。

4、组织教职工人员编制调研。会同教育局对全区教职工人员编制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撰写了《武进区教职工人员编制情况调查》,为今后进一步科学核定全区教职工编制规模,优化全区教职工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工作。年内共组织111名优秀公务员赴海南、贵州、张家界等地进行健康休养,组织5208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13000多名教师参加健康体检。年内受理31个部门69份有关机构编制的请示报告,批复58个。调整各类编制员额276名,其中增核行政编制83名,新增事业编制34名,收回事业编制9名,核定公共服务岗位员额150名。组织413个事业单位办理了网上登记年检,年检率达100%。

四、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三位一体”就业市场。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规范、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要求,建立了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三位一体”的统一的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并进入实运转,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的模式。

二是优化人才创业环境。经省人事厅批准,在津通工业园设立了全省第一家省级民营性质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进一步加快构建集聚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平台。启动人才俱乐部建设,拟订了《人才俱乐部运作办法》,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和互补的平台。出台了《人才公寓购买补贴方案》,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流的人居环境。

三是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建立武进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企业就业,对毕业生就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

四是改革军转安置办法。采用人机对话、书写自传、面谈交流等方式,全方位评价军转干部能力素质。参考服役年限、职务职级、奖惩情况,积极稳妥地搞好安置工作。今年,共接收安置38名军转干部,随调家属4名,基本做到了部队、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三满意”。

五是建立人事考试网上缴费系统。改革人事考试运作模式,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实行网上报名及网上缴费,既方便了考生,又提高了工作效能。年内为教育、卫生系统及部分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373人。

五、加强“三基二化”建设,切实增强履行职责能力

结合我局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三基两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基本制度、基础资料、基本功达标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人事部门基础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履行职责能力。

1、严格规范内部管理。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打造“和谐人事”服务品牌,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制订出台了《武进区人事局关于开展“五星级科室”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结合效能建设,聘请了10名人事特邀监督员,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设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与综合计划科合署,将全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管理、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和人事改革职能从调配科划出;重新调整了人才服务中心和人事考试培训中心机构设置,充实了人才服务中心工作职能。

2、加强基本功达标建设。贯彻落实《武进区人事局(编办)干部职工2008—2010年在职学习实施计划》,继续开展“强效能、创亮点、争一流”教育实践活动。明确了《2008年度人事人才宣传考核办法》。结合“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活动,举行了“变革?创新”论坛、调研成果交流会。组织开展了“和谐人事”征文、法律和公共业务知识测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积极开展课题调研活动,先后完成了“关于领军型海归人才创业环境的思考”、“大部制下县级人事和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初探”等12篇调研课题。其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促进武进经济新跨越”一文分别被评为常州市人事编制系统调研成果一等奖、区委宣传部调研成果一等奖。

3、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制定了《网站管理办法》,并依托人事网站,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将人事人才工作政策、工作动态等内容及时在人事局网站、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方便基层单位和群众办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加强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了公务员、工资管理、机构编制及军转干部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了人事工作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目前人才人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才引进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二是人事矛盾依然较为突出;三是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