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局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实施《2007年全区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工作要点》,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主线,以构建和谐武进为目标,大力构筑领军型、创新型人才高地,努力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人事人才工作目标任务。
一、以提升素质为抓手,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组织实施公务员培训工程。组织区级机关、公安系统和部分乡镇1294名公务员参加了“5+X”必修课培训;会同组织部举办“机关干部开放式讲座”7期,区级机关公务员和重点乡镇(开发区)副科级以上干部7412人(次)参加了培训;组织了2007年22名初任公务员培训,组织205名警校毕业生的初任培训;组织3000余名公务员参加了《物权法》考试;会同组织部选派了35名区级机关年轻干部赴经济薄弱村和基础薄弱村开展为期1年的“双扶”工作,组织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挂职锻炼。
二是继续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今年对15个单位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方案进行了审核,有60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
三是组织实施公务员健康工程。组织95名优秀公务员赴北京、海南、张家界等地进行健康休养,组织4736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体检。
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完成了区红十字会、经发区的公务员登记工作,截止到目前,完成了87个单位3561名公务员的登记工作。根据上级规定,已完成第二批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工作。认真做好公务员公开招录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推出23个职位,招录国家公务员22名。
二、以引才引智为重点,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成效
1、强化人才开发工作。根据《武进区“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发了各镇“十一五”期间人才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指标,公布了《2007年武进区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出台了《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武进区高层次人才特聘证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引才氛围。组织召开了百家企业“用人环境推进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健全海外归国人员、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制度,举办了“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互动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成长型、重点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人才引进一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举行了海外归国人才创业启动资金发放仪式,发放金额达365万元。表彰了杨乃飞等10名区级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加强人才载体建设。认真做好今创集团、华威世纪电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推荐工作。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创业园成功升格省级创业园。目前,正在组织津通国际工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立项申报工作。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中心,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吸储、保障和使用机制。在江苏远宇电子集团、江苏亚邦集团等企业建立了5家研究生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启动了人才俱乐部建设和人才公寓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
3、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根据区“522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海外人才需求调查,积极组织实施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的招聘工作,年内共引进高层次海外留学归国人才46名,其中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省创业创新人才9名,引进人数列常州市第一。目前,上述人员中有8名已在武进投资注册企业。结合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组织22家用人单位参加日韩、欧美等地的海外人才招聘会,广招海外优秀人才。积极做好引智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年完成申报引智项目33项。
三、以转变职能为宗旨,人才服务平台有效提升
打造“百家企业招聘团”品牌。先后组织120家单位赴南京、武汉、成都等地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实施“千家企业进市场招聘”计划。先后举办“相约武进”、“牵手武进”等专场招聘会、首届网络招聘会和固定人才集市45场,共组织3029家(次)用人单位参加。年内引进各类人才7019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2039人。
实施“家庭希望工程”。通过宣讲、咨询服务等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免费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想方设法为贫困家庭毕业生推荐就业。接收各类毕业生档案5031份,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1788名,其中博士毕业生2名、硕士毕业生68名、本科毕业生919名。
推进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出台了《武进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发布全年职称评审计划。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职称初定和初级评审2133名,审核推荐评审中高级职称人员1075名。举办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40期,培训3682人次,组织考试5171人次。
建立科教城人才分市场。加强与科教城在人才、科技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就业市场。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规范、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要求,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整体整合,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体系。
强化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在办好人才市场网站的基础上,开通了“常州毕业生就业武进分网”和“武进人才网”,进一步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一条便捷、高效的网上交流对接绿色通道。做好武进区派驻高校、科研院所人员推荐选拔的相关工作。
四、以制度创新为依托,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做好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根据区政府《关于区级行政、企事业单位资源整合的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区工贸企业资源整合中人员分流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区各类培训中心、干校资源整合中人员分流的实施办法》,认真做好被整合单位人员编制的调整和人员分流工作。按要求完成了新苑宾馆的转企改制相关工作。
二是规范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修订了《武进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拟定了《武进区事业单位新补充工作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今年为教育、卫生系统及部分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418名。
三是重新梳理事业单位经费渠道。会同财政局对现有事业单位的经费渠道进行梳理,并统一明确各单位活工资,以增强工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四是公开招录大学生村官。会同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实施意见》,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公开招录42名大学生担任村官。
五是认真实施工资制度改革。按照慎密、稳定、高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了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政策研究、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督办检查的“四统一”工作机制,下发了《常州市武进区贯彻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确保工资套改审批工作顺利完成。全区651个单位30574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工资套改。同时,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我区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工作。
五、以统一规范为标准,机构编制管理扎实有效
1、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向区领导提交了《区划调整后我区乡镇机构设置等相关问题处理的建议方案》和《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武进区镇级事业单位调整意见》。
2、积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库,制定出台了《常州市武进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意见(试行)》。规范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研究制定了《武进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岗位用工管理意见》,逐步将各类协管员、后勤服务人员统一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岗位编制管理。
3、做好区划调整后人员的移交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武进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雪堰、前黄、礼嘉等镇400多人的移交工作。
4、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工作。今年受理36个部门76份有关机构编制的请示报告,批复68个。新增行政编制3名,增加政法专项编制12名,下达大学生村干部专项事业编制42名,新增事业编制28名,收回事业编制305名。组织497个事业单位办理了网上登记年检,年检率100%,成为常州地区第1个完成网上年检的单位。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被常州市人事局、编办评为先进集体。
六、以争创一流为目标,机关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创建“和谐人事”服务品牌,着力提升机关服务、高效、诚信、廉洁新形象,努力达到“工作合力创新高,工作质量创新高,工作绩效创新高”的工作目标;开展“星级科室”争创活动,加快转变职能,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做好亮点工作争创。每个科室确定1—2个亮点工作争创内容。各相关科室根据各自的争创项目,认真研究,扎实工作,形成特色,力争取得实效。根据全局工作整体情况,今年把领军型海外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作为省、市亮点工作争创和参评内容。通过亮点工作争创,增强了开展重点、难点工作的力度、深度。
三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全区人事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完成了“关于我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思考”、“对我区镇级机构设置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我区协管员和派遣人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新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6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制订了《人事局(编办)2008—2010年干部职工在职学习实施计划》,不断提高人事干部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四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在人员招录等社会热点工作中推行“阳光工程”,做到考试成绩公开、体检情况公开、考核结果公开、拟录用对象名单在网站公布,全程邀请区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编发了《2005—2006年度人事人才政策汇编》、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和《政务公开手册》,并将人事人才工作政策、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及时在人事局网站予以公布,方便基层单位和群众办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是努力解决突出问题。针对当前业务工作和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排出了七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并集中力量进行整改。年内,还认真排查了人事方面的重点信访对象,对排出的8起长期信访事件和人员,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接待工作,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人才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与我区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目的性、系统性;二是各类专家推荐选拔难;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对一些深层次改革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大。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常州市武进区人事局
二OO八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