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区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适时开展乡镇机构改革,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人才,进一步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着力构建“和谐人事”服务品牌,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开发
1、创新人才开发政策。按照建设“创新型武进”要求,研究探索构筑武进成为创业创新人才“蓄水池”的措施和对策。公布《2008年度武进区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制订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及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材等“五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2、推动人才国际化进程。组织实施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的招聘工作,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根据上级要求,年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0名,其中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15名。年内申报引智项目35项以上,执行率达到50%以上。
3、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继续推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正常运行。督促留学人员创业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各项功能,提高吸纳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外智力的能力。在津通工业园设立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4、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创建我区智力资源网络平台,会同组织部、科技局向5家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派驻科技局局长助理,邀请部分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来我区机关、乡镇及企业挂职。人才俱乐部进入实运转;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实施,营造一流的人居和创业环境。
5、培养高层次人才。分行业建立国家、省、市级专家后备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培育工程,制定出台《武进区专家队伍培养选拔工作意见》。认真做好两年1次各级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指导、协助留学归国人员和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开展工作交流和联谊活动。
6、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整合人事、劳动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三位一体”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并进入实运转。引进区域外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共同拓展高端人才引进等人力资源开发新业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
(二)全面实施公务员法,扎实推进公务员队伍管理
1、做好公务员法全面入轨运行工作。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做好《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公务员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公务员日常登记制度,形成动态管理机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公务员登记中的遗留问题,认真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审核工作,并及时做好批准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登记和制度入轨工作。
2、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继续坚持“凡进必考”,认真做好公务员招录各项工作。继续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会同区委组织部联合试行部分中层职位跨部门竞争上岗工作。加强公务员考核和行政奖励工作,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拟定《武进区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和《武进区行政奖励暂行办法》。深入贯彻实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加强对纪律惩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组织公务员健康体检和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工作。
3、实施公务员能力提升工程。贯彻落实《常州市2006—2010年公务员培训规划》,深入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年内培训1000人次以上。继续会同组织部门举办“机关干部开放式讲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组织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挂职锻炼,切实提高公务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切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启动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结合我区区属事业单位资源整合,搞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调整重组,为区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做好准备。积极做好被整合单位人员编制的调整和人员分流的相关工作。
2、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根据上级部署,逐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岗位管理。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细则》,着力推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3、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做好机关规范津补贴实施工作。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特殊岗位津补贴规范管理办法和2006、2007年度军转干部工资确定办法。结合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情况的调研,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推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4、探索军转安置办法改革。完善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办法,建立公正公平的安置工作机制,确保2008年安置任务全面完成。
(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编制管理
1、适时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武进区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并认真做好改革的实施工作。
2、强化机构编制监管。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结合、与人员管理相配套、与社会保障相配合的制约机制。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设置,重点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组织对各镇实行人员编制冻结后的督查工作。
3、做好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加强人员总量与结构调控,确保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零增长目标。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继续压缩和清理未经批准的借用人员、临时用工。
(五)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强力推进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1、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打造“和谐人事”服务品牌。继续开展“强效能、创亮点、争一流”教育实践活动、“星级科室”评比、“亮点工作争创”等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努力把人事部门建成“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机关部门。
2、着力抓好干部能力建设。一是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围绕“五大年”活动,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推动人事人才工作新发展。二是提升开拓创新能力。围绕当前人事人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在机制体制和方法上有创新、有突破;三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落实《武进区人事局2008——2010年在职学习实施计划》,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成为人事人才工作的专家。
3、切实加强“三基二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基本制度、基础信息、基本功达标”建设,夯实人事部门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人事人才工作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