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二00八度全区科技工作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33090/2008-00001
主题分类: 科技、知识产权 体裁分类: 意见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武科发〔2008〕2号 发布机构: 科技局  
产生日期: 2008-01-11 发布日期: 2008-03-2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对2008年度全区科技工作进行了布置

相关阅读:

关于印发《二00八度全区科技工作意见》的通知
武科发〔2008〕2号
 

常州市武进区科学技术局文件

武科发〔2008〕2号

关于印发《二OO八年度全区科技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印发《二○○八年度全区科技工作意见》,请结合实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元月十一日

 

二○○八年度全区科技工作意见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全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创新型武进”建设核心,紧抓省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契机,启动实施科技创新“558工程”,即以大力扶持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突出抓好 “产学研活动组织,创新创业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五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瞄准一批产业、扶持一批企业、建设一批中心、打造一批平台、开展一批活动、挂职一批干部、跟踪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人才”等八个一批,努力提高科技综合实力,为武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008年度重点科技工作目标是:

  1、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39%;

  2、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

  3、培育科技创新平台10个;

  4、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项;

  5、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0项、国家级新产品和省高新技术产品80只;

  6、组织申报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

  7、R&D投入占GDP比重达1.7%;

  8、专利申请量1400件,专利授权700件;

  9、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施农业及社会发展科技项目50项;

  10、组织科技经济对接活动2-3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

  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扶持五大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800亿元,到2010年力争实现产值1300亿元。

  一是加强产业纵深部署。重点发展五大高新产业中数字化视听及网络设备、轨道交通装备、中高档数控机床、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功能高分子材料、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15个左右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加快推进以整机产品的研发制造为牵引,以核心另部件、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为路径,不断构筑高新技术产业的价值链,推动其不断向高端攀升。

  二是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大力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进行集中集成支持、扶持,力争在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控制技术、高效太阳能光伏技术、加工中心数控技术、高分子阻燃材料制备技术、生物分子及纳米材料分离技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兆瓦级风力发电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

  三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要着力扶持高新区高新产业的集群发展,使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全区的50%,成为武进区和常州市最具活力的高新产业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重点培育50家左右科技含量高、企业家素质好、发展势头足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实行资产组合,实现裂变式发展。面向中小企业,以武进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纺织、地板、灯具、模具等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二)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1、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

  一是进一步落实产学研签约项目跟踪负责制。实行跟踪服务和项目月汇报机制,积极发挥作用,解决院企双方实际问题,促进项目早日正式签约实施;二是进一步拓展产学研活动形式。继续组织开展9.28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分行业分院校的科技对接活动;依据企业个性化需求,为其寻求技术合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常州科教城的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利用科教城引进的研发机构,组织企业进行化工医药、信息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对接活动。四是进一步密切与各院校的合作关系。通过政府与院校双方互派挂职人员、聘请院校老师为兼职联络员、聘请专家教授兼任企业总经理助理及区产学研服务中心的运作等方式,充分使院校资源为我区企业所用。

  2、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型企业

  一是要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方式组织科技计划,加强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推进院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使其拥有一批核心技术,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占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企业的创新优势。鼓励企业面向市场,开发前瞻性技术和产品,通过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着力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在相关领域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科技产业集团和一批拥有技术专长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三是要进一步落实科技税收的优惠政策。加强科技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会同税务部门加大落实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部门工作集成,对企业创新的各个阶段给予引导、服务和支持。四是要积极组织实施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程。推广采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3、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院校的科研力量,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重点要培育常发集团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格特等2家企业创建省级中心,华日升等5家企业创建市级中心。二是加快特色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湖塘纺织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有效依托,加快传统纺织行业的升级换代;以新型装饰板材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推进装饰板材行业发展;以模具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提高模具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加快创业平台建设。推动创业服务中心、津通国际工业园、长三角模具城、湖塘科创园等科技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合作机制,进行资源整合,扩展企业孵化器面积至10多万平方米;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手段,使其真正成为创新者的乐园,新兴产业、产品的发源地,高新企业的孵化器。

  4、鼓励和促进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科技经费支持。二是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要鼓励企业加大对工业科技的投入,激励企业增加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入;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不少于其销售额的5%;重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要积极创建区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其研发投入不低于3%。三是要加大对科技投入的考核力度。在对各镇(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考核中要明确对科技投入的要求,把镇(开发区)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到2010年全区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

  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要围绕科技项目实施,抓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创造。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科技项目申请立项时,首先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凡是获得科技政策扶持的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知识产权产出目标,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促进知识产权持续产出。二是要围绕创新企业培育,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是引导企业建立以一奖两酬为主的专利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规划、战略,从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形成一批专利申请量超100件、50件的专利大户。三是要围绕创新区域建设,抓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加快专利代理、信息利用、法律援助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工作者队伍。重点是推进佰腾科技、维益专利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帮助企业建立专利专题数据库。2008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要超过1400件,授权专利要超过700件。四是要围绕改善市场竞争秩序,抓区域专利发展战略。要协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加大专利纠纷的调解调处、对假冒专利、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我区优势产业要加大保护力度,打击不法侵权行为,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扎实推进“八个一批”

  1、瞄准一批产业。围绕提升五大产业的科技竞争力,积极运用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促进技术研发、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推动五大产业挺进中高端、抢占制高点、营造新优势。

  2、扶持一批企业。重点扶持50家左右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的行业领头羊,带动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品群。

  3、建设一批中心。大力鼓励和促进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面向重点和优势行业,以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为目标,有重点地支持建设一批科技水平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4、打造一批平台。加快提升国家级武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津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创业平台,充分利用常州科教城产业孵化基地,加快完善信息交流、产权交易、技术推广等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创造条件。

  5、开展一批活动。组织各类企业与大院大所开展经常性科技对接,不断完善“分工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各镇(开发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对基层的科技进步考核,筹备召开全区科技大会。

  6、挂职一批干部。排出一批与我区重点产业发展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以及行业专家,积极建立良好关系,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产业动向。一方面向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大院大所派驻一批优秀干部,另一方面邀请一批大院大所的科技骨干挂职区镇科技副职领导或重点企业科技副总,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

  7、跟踪一批项目。对历次大型产学研活动中签订的科技项目合作意向,实行由局机关人员、各镇(开发区)联合分工落实和跟踪制度,促使项目正式签约、实施。加强对区级科技计划立项后的跟踪服务、实施情况调查和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利用区级科技计划管理系统,记录和跟踪每一个项目的最新动态,提高管理效率。

  8、引进一批人才。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提升和使用工程,不断完善高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成果奖励机制。加快人才引进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以更优的创业环境吸引一批科研领军型人才,明年要引进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10名以上。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