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文件 武教研(2005)3号
印发“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实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机制,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确定前黄中心小学等15所学校为我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名单附后),并印发《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实验工作的意见》,请有关学校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05年3月30日
附:1.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实验工作的意见 2.武进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名单
附1:
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实验工作的意见
为扎实有效地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的实施,促进基层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机制,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革新的能力,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设立一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名单附后)。现就基地学校的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在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对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通过行政推动,引导学校和教师确立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理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在全区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能力。 确立一批基地学校,旨在落实重点研发、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分层提高的工作策略,在全面发动、整体推进的同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和攻关,以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成果,更好地指导全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 二、实验目标 根据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通过研究和实验,力求达到如下基本目标: 1.建立起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校本教研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2.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开展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行动策略。 3.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学校文化,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引领广大教师养成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职业生活状态,促使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4.积累经验、创出特色,能够在全区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 三、实验内容 围绕上述目标,各基地学校必须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1.分析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学校教研工作现状。研究思考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调查分析本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和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在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反思现行教学研究运行机制和本校教研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在这基础上制定教师培养目标,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研究和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解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校本教研目标和内容体系。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深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内涵、规律和原则,正确把握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认真分析本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正确把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研究确定校本教研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3.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实施策略。根据校本教研的目标、内容和教师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教师个体学习研究、教师同伴合作研究、学校集体学习研究、校际合作交流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和保障措施,努力提高各项教研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要突出重点,积极尝试,在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实施策略上创出特色、形成传统。要鼓励和支持各学科教研组革新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努力创建若干个具有教学特色、教研工作特色的教研组或备课组。 4.研究和改革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各校要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努力创建切实可行、卓有实效的运行机制。学校的业务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研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估制度等,既要善于继承优良传统,又要积极开拓创新;既要有刚性的管理措施,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有利于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 5.研究发展教研内涵、培育学校文化的目标和策略。既要引领教师从一般理论的解读走向教育教学的细节研究和技术革新,又要从技术层面的研究走向学校文化的建造。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视野营造教研氛围,扩展教研内容,创新教研方式,观察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创建校本教研制度过程中提炼学校精神,孕育学校文化。 四、推进措施 1、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基地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管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和实施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和实验工作。要选择一些骨干教师,成立专业指导小组,对校本教研进行专业引领,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要围绕上述实验内容,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学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深入实际,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真正成为校本教研、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2.认真制定校本教研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各基地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培训与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或校本研修)规划,确定具体的研训内容、研训方式和工作措施。同时在各个学期要制定具体的培训和教研计划。 3.努力创设校本教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物质条件。各基地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校本教研的有关文件和理论文献,帮助教师确立以校为本的基本理念,增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要积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有效经验。要增加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增添图书资料、完善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装备,努力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创造良好条件。 4.积极参与本项目组织开展的研究活动。各基地学校要积极承担本项目安排的研究和实验任务,积极向教研室提供有关活动信息、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各基地学校每学期必须上报一篇工作总结,一篇专题研究文章,若干篇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和教育教学论文等材料。 5.建立校本教研档案。各基地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各学科教研组,要重视各类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重视研究过程性资料的采集,并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态度和实绩的检查、督促和评价。 6.教育局相关行政科室和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部门,要积极为基地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建设学校文化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专业服务。基地学校参与本项目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以及有关的协作交流活动,由教研室负责联系和召集。教研室要指定教研员作为联系人,及时了解基地学校教研工作情况,加强教研室与基地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7.项目工作小组要经常组织基地学校交流校本教研工作情况,研究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研修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加强对基地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评价,广泛听取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共商改进对策。 8.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为基地学校的教师优先提供参加省、市、区有关培训和研讨活动的机会。要积极帮助基地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校本教研专业引领教师,充分发挥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在全区教科研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 9.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总结基地学校校本教研的先进经验和教科研成果,并通过网上发布、报刊杂志刊载等多种形式,在区内宣传及对外推介。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05年3月20日
附2: 武进区首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名单
前黄中心小学 湖塘实验小学 湖塘中心小学 横林实验小学 焦溪中心小学 奔牛实验小学 星辰实验学校 礼河实验学校 前黄初级中学 湖塘实验初中 湖塘桥初级中学 横林中学初中部 郑陆初级中学 省前黄高级中学 横山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