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武进区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的报告
索 引 号: 014133082/2006-00029
主题分类: 教育 体裁分类: 报告 组配分类: 教育、科技
文件编号: 武教招〔2006〕4号 发布机构: 教育局  
产生日期: 2006-12-18 发布日期: 2008-05-1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高考工作严密组织,成绩辉煌;中考中招工作完善政策;自考、成考工作创新思路;分析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

关于《武进区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的报告
武教招〔2006〕4号
 

常州市武进区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文件
常州市武进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武教招(2006) 4 号

关于《武进区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的报告

武进区人民政府:
  在区委区政府、区招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一切为了考生”为宗旨,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区“两个率先”,强化“依法治招”,发扬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安全、优质、圆满完成了各类招生、考试工作。
  现将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呈上,请审阅。

附件: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

2006年12月18日

抄报:武进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常州市招生办公室
抄送:有关部、委、办、局、社

武进区2006年招考工作总结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招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区招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所有招考工作万无一失,紧紧依靠区招委会、教育局行政、上级招考部门,依靠招办全体同志,切实做好高考、中考、成考、自考工作,在保卫、保密、考务质量、优质高效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提高招考工作质量,顺利实现“安全、优质、圆满、丰收”的招考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高考工作严密组织,成绩辉煌
  2006年我区高考报名人数为7914人,与2005年基本持平,参考人数为7863人,比2005年多28人。全区共设置5个考点,比2005年缩减一个,考场数为293个。同时,高考、高招有了新变化,除所有学科在考试时采用答题卡,阅卷时采取网上阅卷;高考填报志愿采用平行志愿,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等政策措施外,首次采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带入试场的物品进行探测,针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招办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帮助各高中、高补学校消化新规定、新政策,认真做好解释、培训工作,把对考生造成的心理影响降到最低点。整个高考工作做到培训细致、组织严密,因此,从报名、体检到考试,没有出现一例责任事故。考务组织再次全面培训,重点提示,排除疏漏,整个考试过程中没有一个考生因为某个环节组织不善而受影响。
  2006年我区是高中扩招第二个高峰年,在此情况下,我区高考仍取得优异成绩,取得大面积丰收,呈现出以下新亮点:
  一是本科达线人数进一步增加。根据省划定的普通类本科分数线(本一572分,本二542分),我区达线人数为2322人(含飞行员、保送生、西藏班),比2005年增加184人(全省本科达线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增长了8.61%;按常州市统一口径统计,我区体育、艺术类本科达线人数为789人,比2005年增加181人,增长29.77%。两项综合统计,我区本科达线人数为3111人,本科达线率为39.57%,比上年增长14.52个百分点,总人数比上年增加365人,增长13.29%。
  二是普通类本一、本二万人进线率保持领先。我区本一、本二万人进线率为24.4,比上年增加了0.77。
  三是总万人进线率(含体育、艺术类)居上游。我区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总达线人数为3111人,按此计算,我区本科总万人进线率为32.75,比上年增加了3.38。
  四是尖子学生人数显著增加。2006年我区600分以上高分尖子学生达465人,比上年增加191人,增加69.71%。
  五是省前中保持领先地位。2006年省前中参考人数为914人,普通类本一、本二达线人数为842人,达线率为92.12%,体育、艺术类达线人数为3人,两项合并计算,本科达线人数845人,本科达线率为92.45%。省前中、省前中分校两校本科达线人数为1047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另录取保送生4名尚未统计在内。
  六是录取情况喜人。提前本科录取99人,体艺本科录取309人,保送生、西藏生、飞行员、单招生本科录取30人,本一录取939人,本二录取1257人,本三(民办)录取1921人,本科共录取4555人,本科录取率达57.93%,与2005年相比,各类本科录取人数增加239人,本科录取率增2.84个百分点。至专科段,全区共录取7042人,高考总录取率达89.56%。
  二、中考中招工作完善政策
  中考、中招工作历来是我区的一项热点、难点工作,也是事关武进教育形象的晴雨表。2006年全区中考报考人数为14516人,共设置26个考点。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工作经验,做好对基层学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情况,做到招考政策早谋划,面向社会早宣传,各项工作抓主动。研究、出台实施的新政策主要有:①根据常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试直升高中试点工作。整个工作政策透明、组织严密。至该项工作结束,社会反响平稳,无一例暗箱操作和上访事件发生。②在继续加强中考考务培训、管理的基础上,拟订了《中招工作评估细则》(试行),对各校中招全过程,从报名、体检、考试组织、保卫保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进一步完善中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机制。③引入高考考试过程“时间段”做法,对中考各关键时间段列表提示,使考试过程有序、严密进行。④首创给每位考生发放《考生填报志愿须知》,从计划、收费、录取办法、注意事项、近二年录取分数线等方面给每位考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受到学校、考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2006年,中招录取总人数为14024人,其中高中录取6636人(含免试直升省常中40人,省前中101人),高职录取1836人,中专录取574人,职高录取2712人,技工学校录取2266人,总录取率为96.61%,完成了区政府的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目标。
  三、自考、成考工作创新思路
  2006年,招办自加压力,自定我区的自考学历考试目标任务为6000人次。针对当前自考新形势,我们将学历考试的人群定位在高职学生,在常州大学城学生中大力挖掘生源,对区内各职业类学校积极引导,因此,报名人数大幅上升,全年自考学历考试报名人数实际达6216人。
  2006年成考报名人数为827人。
  2006年,我区各类招生、考试坚持以高考、高招工作为范本,认真分析各项招考工作实际,并结合各自特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真正使武进成为招考的“丰产丰收区”和“平安优质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建立高效务实的指挥网络。
  在高考、高招工作中,区政府成立了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张美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陶小伟、教育局局长朱建康、副局长郝建成任副组长。招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的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5个职能办公室。各有关部委办局、考点所在镇政府、各考点均成立高考领导小组。区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各考点建立了三级指挥网络,对高考工作实施强有力的指挥。5月底,区招委会专门召开高考协调会议,全面部署了2006年全区高考工作,并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详细研讨了有关具体工作。明确了各级领导小组及有关地区、部门的工作职责。招委会主任同教育局局长签订了责任书,教育局局长同各考点主任、送考学校校长签订了责任书,考点主任同考点各个职能小组组长签订责任书。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责任体系。各领导小组认真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高考前夕,张美副区长带领招委会成员单位同志对所有考点逐一检查,督促各考点排漏查缺,并当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高考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又亲临各考点巡视;区教育局向每个考点派出督查员和考务员,全过程关注高考实施。
  中考前夕,区招委会又专门召集各镇分管领导召开中考协调会,明确职责,落实任务,进一步激发、调动各镇各部门关心中考、支持中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中考期间,区教育局也向各考点派出督查员,监督各考点的考务工作,许多镇政府领导也到考点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从人、财、物各方面支持中考。全年两次自学考试和一次成考,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监察室主任都坚守在考点上,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2、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在区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公安、供电、卫生、交通、建设、环保、城管、供水、新闻媒体、考点所在镇等有关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做好高考工作。 
  公安部门对5个考点均派民警护送试卷,对交通拥挤的地段实施局部交通管制,对贴有“高考专用车”标记的接送试卷和考生的车辆保证一路畅通。对接送考生的车辆免费检测,确保安全。考点派民警维持治安,校门口禁鸣喇叭。委派专人对试答卷全程值守,协助招办做好试答卷的保密保卫工作。
供电部门在用电较紧张的情况下,考前对用电设备、电源线路进行检修,在考场、考生增多的情况下,保证考点用电负荷容量。
  卫生、防疫部门对5个考点做到考前认真查,考试期间天天查,一日三餐顿顿查,确保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并备有5辆救护车,应对5个考点可能出现的突发病人。
  交通部门,确保高考考生用车安全,及时把考生送到目的地。供水部门,保证各考点用水质量和数量,不发生停水现象。建设部门,对考点附近的建筑施工场所实行监管,该停的停,保证不发出大的噪声干扰考试。
  环保部门严格控制考点附近的噪音污染源,确保有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保障考生中午和夜间能安静地休息。
  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围绕“一切为了考生”,正面引导,正面宣传高考组织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考点所在镇政府,组织本镇有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高考工作。如湖塘镇有2个考点,工作量很大,当地政府合理划分责任区域,克服众多困难,解决各类问题,确保2个考点工作正常运作。奔牛镇继续对省奔中南面的京杭大运河里航行的船舶采取限速,降低噪音等措施,确保安静的考试环境。横林镇党委、政府同样做了大量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他们还对考点进行精神鼓励、物质支持,大大激发了考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个环节工作到位。
  面对2006年高考、中考人数多且相对集中、情况复杂的形势,我们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是招办同志熟悉考务工作,然后分别专门召开了高考、中考考务会议,对各考点的考务工作详细、具体的指导。就高考而言,一是根据省《高考考务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精心布置考点、考场,营造良好考试环境。既体现考试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严肃性,又洋溢着温馨、祥和、自然、和谐的“以人为本”的考试氛围。各类考试所需用具、物品一应俱全,全部落实到位。二是精心挑选和严格培训监考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坚持用人标准,执行回避制。挑选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工作认真、纪律性强、身体健康的同志参加高考考务工作,并进行严格培训,做到业务熟悉,操作熟练,考试合格方能上岗,确保考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条理化。三是要求送考学校加强对考生进行思想教育,包括树立信心教育、健康心理教育、诚信考试教育、安全教育、卫生防疫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使考生能沉着考试,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考出应有的成绩。
  组织中考过程中,我们除了按《中考考务细则》做好相应的工作外,还专门对各考点抽调的监考教师进行了集中统一编排,避免了本校教师监考本校学生的现象。
  四、招办内部加强建设
  招办内部凡有重大事项都能做到集体商量、慎重决策。每项工作部署前,首先由分管的同志汇报设想,其他同志积极参谋,特别是涉及某些政策性强的问题,都能从最坏处、最极端的方面提出不同意见,使各项招考政策的出台更科学、更严密。招办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和各种考试报名时,坚持做到笑脸相迎,有问必答,久问不烦,正确引导。
  2007年是现行高考模式施行的最后一年,同时,我区又面临着部分考点重新设置的问题,以及为2008年实施新高考方案作必要准备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及早谋划,争抓主动,使招考工作实现更大、更新的突破。


武进区招生办公室
2006年12月18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