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州 市 武 进 区 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文件 常州市武进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武教招(2003) 5 号
关于《武进区2003年招生、自考工作情况汇报》的报告
武进区人民政府: 在各级招委、考委、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一切为了考生”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法治招”的原则,发扬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各类招生、考试工作。 现将2003年招生、自考工作情况汇报呈上,请审阅。
附件:2003年招生、自考工作情况汇报
2003年11月12日
抄报:武进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常州市招生办公室 抄送:有关部、委、办、局、社
2003年招生、自考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招生、考试工作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的情况下,在各级招委、考委、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一切为了考生”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法治考”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落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类招生、考试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各类招生、考试工作完成情况 1、普通高校招生实现新的跨越,再创高考历史新高 今年全区参加普通高考考生5372人,录取高校总数为4932人,总录取率为91.81%,其中本科录取3310人,本科录取率61.62%,本科录取率,首次突破60%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高出省本科录取率(37.99%)达23.63个百分点,再创我区高考历史新高,在全省县(区)处在领先地位。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凸显六大特点: 一是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全区本科上线2148人,本科上线率为40.08%,在全省县(区)中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二是本科万人进线率在全省县(区)中处于领先位置 我区本科万人进线率为23.35(全市为22.26),在全省县(区)中遥遥领先。 三是在高考“宝塔尖”上的人数所占比例在全省有显著地位 全省600分以上高分考生1554人,占考生总数的45/万,全市145人,占考生总数的88/万,我区57人,占考生总数的105/万。 四是我区普通高中整体实力很强,部分学校在全省具有竞争力 我区普通高中10所,本科录取率超过50%的学校有6所,占60%。 省前中本科录取628人,本科录取率为92.2%,600分以上高分考生有50名,录取在清华大学10名,北京大学3名,南京大学44名,东南大学44名。在常州高考普通类前20名中,省前中有8名,一校占全市40%。省前中在全省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五是正确指导考生填报志愿,获得高考大面积丰产丰收 全区各校花大力气正确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大大提高了本科录取率,全区本科上线率为40.08%,而本科录取率达61.66%,使本科录取率比上线率增长53.6%。同市区比,去年差5.98个百分点,今年差1.28个百分点。 尤其是三河口中学本科录取人数首次突破200大关,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本科录取率比上线率又增长138%。 湟里高级中学本科录取人数首次突破200大关,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本科录取率比上线率又增长114%。 4所高考补习学校本科录取率都在60%以上,尤其是求真高考补习学校达73.74%。 六是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省武进高级中学首次录取飞行员10人 今年,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省武进高级中学录取飞行学员10人,全省共3个同类基地,省武高基地在全省创造了第一,为国防建设作出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表彰。 2、成人高校招生工作 全区成人高校招生报名1571人,比去年增加34人。今年报名的特点是职业类学校、技工类学校在校生报名人数明显增加,初中教师报名人数占专升本理工类的98%,小学教师报名人数占专升本教育学类的95%,幼儿园教师报名人数有明显增加。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本应在5月份举行,因全国防治“非典”故推迟到11月举行。在9月份进行了补报名工作,达201人。 3、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取得长足发展 今年中招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合理分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坚持执行教育部对高中择校生的“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政策。制定明确的目标,确保初三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实际比例不低于93%,实际完成95.12%,超额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4月10日全区教育系统召开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会议,副区长张美同志,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蒋亚诚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教育局对各级学校的招生行为、执行纪律作出规定,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管理、严肃招生纪律的通知》、《关于重申普通高中招生有关规定的通知》,招生学校校长同教育局签订招生工作责任状,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分组包片进行监督,对以往竞争比较激烈的四所省重点高中,4位正、副局长亲自督查。 全区中考设25个考点,501个试场。英语听力测试首次使用广播设备。克服时间紧,工作量大等困难,对25个考点的广播设备的安装、全面测试、试听进行验收。各考点备有两套设备,两套电源,确保英语听力测试万无一失。为此,局补贴各考点共25万元。 今年中考考生档案首次实行无纸化、信息化、电子化。这项工作要求高,时间紧,工作量大,难度大。常州市招办组织赴南通市招办学习取经,我们结合本区情况花大力气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调试,对各初中微机员进行严格培训。克服重重困难,一次取得成功。 中考填报志愿使用信息卡,招生政策变化大,尤其是高中择校生严格实行“三限”政策,改变了传统的高中一小部分计划市场招生的做法。为使考生、考生家长、全社会更加明了今年中招工作的特点,全区召开了由中学校长、初三班主任(历史上属首次)参加的中考填报志愿会议,向每位考生发了一份《告家长书》,教育局派46位同志到46所初中督查志愿填报工作。 今年中考6门文化课有4门首次实行标准化考试,考生适应时间短,为此专门组织中学校长、教导进行培训,各中学组织考生多次练习,直至弄懂为止。中考期间,局派出25个督查组到各考点督查中考考试全过程。阅卷前组织教研室同志攻克标准化答卷的阅卷难题,统一标准,规范、公平阅卷。阅卷期间,派出纪检监察组到每门学科阅卷组监督阅卷全过程,确保公平、公正。 全区中考报名14652人,共录取13937人,总录取率达95.12%,超额完成区政府年初下达的初中升学率93%的指标,创中招历史最好成绩。(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生源比去年减少2608人。) 其中普高录取7853人(含录取省常中40人),师范155人,高职1370人,中专725人,职校1706人,技工校2128人。普高占录取总数的56.35%,职业类占43.65%,普职比合理,做到了普职教协调发展。 职业类学校招生工作在生源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居安思危,自加压力,开拓进取,奋发搏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省电大武进学院招生603人,比去年增加82人,增长17.74%。武进职高招收776人,比去年增加136人,增长21.25%。西林职高招收748人,比去年增加213人,增长39.81%。剑湖职高招收377人,比去年增加103人,增长37.59%。育才职高招生490人,比去年增加238人,增长94.44%,技工学校招收905人,比去年增加187人,增长26.04%。湖塘成校招收166人(去年未招)。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上半年2072人,下半年1757人,本、专科毕业147人。教师自学考试已融入大自考,做好接收、接轨工作。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为满足技术人才终身教育、更新知识、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开辟自学考试工作新的增长点,省电大武进学院拓宽思路、挖掘潜力、克服困难,把非学历考试作为自学考试工作新的增长点来抓,在与苏州大学联合开办“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分考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做省考办的工作,在2000年申请、争取到开班辅导、开设考点的资格。今年上半年参考1042人,下半年参考1268人。为自学考试拓宽生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做好今年特殊年份的高考工作主要做法 今年高考是在全国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举行的一次非常高考,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充分认识今年高考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普通高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是全国普通高考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考试时间由3天调整为4天,考前准备时间不足20天;二是参加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全省报名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万多人,我区今年的考生数、考点数、考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三是首次推行“3+2”科目设置改革,开考科目达9门,科目组有15种,品种繁杂;四是全国防治“非典”形势严峻,学生已在学校封闭管理了一个多月,高考期间考生突然大规模同时、同地聚集成百上千人,人员流动骤然增加,全区考生5397人,考试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近2000人,对防治“非典”和组织高考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要充分认识今年高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不可掉以轻心,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摆在面前的严峻形势、艰巨任务,是对各级领导水平、驾驭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既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也是全方位的检验,更是一次多方位的集中展示。 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家抱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职业使命感,一手抓高考常规工作,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两手都要硬。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明确目标;要确保不因高考引发“非典”传播;确保试、答卷的绝对安全;确保每场考试顺利进行;确保每个符合考试条件的考生都能安全地参加考试;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二)迅速成立相应的组织指挥体系和工作机构,全身心投入高考各项工作。 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人民极端负责、对社会极端负责,对考生和每个家庭极端负责的态度,以更加严密的组织,更加完善的措施,更加周密的安排,努力夺取高校招生和防治“非典”两大战役的全面胜利。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成立了区高考工作指挥部,由区政府副区长张美同志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高考考务办公室、卫生防疫办公室、安全保卫办公室、后勤保障办公室、新闻宣传办公室等5个工作机构,并制订了7项相关职责。 为了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区高考工作指挥部召开了由区指挥部成员,5个办公室负责同志,9个考点主任,考点所在镇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张总指挥作了重要讲话,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向9个考点主任发了聘书,同教育局局长王才中同志签订了责任书。王局长同9个考点主任签订了责任书。5个办公室分别召开了会议,制订工作计划和“非典”防治工作应急预案。9个考点及所在镇政府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报送区指挥部。教育局王局长同16所送考学校校长签订了责任书。 公安局副局长陶行泽同志对高考的安全保卫工作极为重视,进行周密部署。对9个考点大门两侧及交通要道实行局部交通管制,设置警鸣标志。车管所为接送考生、试卷的车辆免费进行检测,对前黄、奔牛、横林、横山4个考点派警车每天早、晚接送试、答卷,招办试卷保密室确保有2名警察24小时值班,夜间配有辅警巡逻,“110”随时提供优质服务。 卫生防疫办公室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对考点、考场的消毒工作、对考生的饮食卫生、考生的住宿地的卫生防疫等工作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区中医院为各考点的预备考场准备了手套、白大褂等有关“防非”物资。 交通局对考生用车、车辆安全、消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供电局、环保局、建设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为考点供电、供水,为考点营造安静、适应的环境作了不懈的努力。自来水公司为湖塘地区5个考点每个考场每天免费赠送纯净水。 新闻媒体记者深入考点采访,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工具,为社会了解高考组织工作和“防非”工作,为社会稳定,为考生、考生家长放心,作了许多相关报导。 各送考学校积极做好考生思想工作,积极宣传:各级非常重视高考,各项准备工作充分,请考生放心;全国重视“防非”,全国疫情等到有效控制,我区是“防非”安全区,使考生消除恐慌心理;让学生熟悉了解健康知识,每天测量体温不要紧张,即使发热也不要着急,发热不等于“非典”,只要及时诊断,治疗。即使到备用考场考试也不要紧张,考场里考生少,服务更周到。使考生做到自觉、自然、自信、自强,保持平和心理,考出好的成绩。 (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面对严峻的考验,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促使我们激发斗志,磨炼意志,砥砺精神,凝聚人心,我们开展各种设想活动,把困难估计得足一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密点,把各项措施准备得更充分点,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点。按照区高考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方方面面立即行动起来,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充分准备,狠抓落实。 1、精心安排考点、考场,做到每个考点、考场都符合高考要求。 今年高考,我区报名5397人,原安排考点5个,考场208个。由于省规定每个考场的考生人数由30人减少到20人,我区考点增加到9个,考场增加到358个(含各考点备用考场24个,备用考点考场21个),考生人数、考点数、考场数同比增加11.4%、80%、93.5%。挑选条件较好的省前中分校、横山桥中学、湖塘实验中学为新设考点,教师进修学校为备用考点。要求各考点要营造温馨、祥和、安全、安静、自然、适应的考试环境。 2、严格挑选考务人员,严格组织培训,严肃考风考纪。 按照省招办提出的6项必备条件精心挑选各类考务人员。招办对考点主任、考务员、送考学校校长培训2次。各考点对全体考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考点主任同考点6个办公室主任签订了责任书。实行考点主任责任制,各岗位责任制,各项工作监督制。使大家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明确纪律。因而,全区保持了良好的考风考纪。 3、确保英语听力测试万无一失。 为了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确保万无一失,要求各考点备有2套设备、2条线路、2套电源,2台备用收录机。组织各考点主任、播音员、技术员、英语老师、考生代表在考前进行3次检查验收。因而确保英语听力测试效果较好。 4、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为确保不因高考引发“非典”疫情和其他群体性疾病的发生,按照省防治“非典”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每个考点配专业医生、护士、卫生防疫人员、校医共6人,并制订应急预案,做好各类消毒工作。各考点、送考学校备好体温计,考生在考前15天每天测量体温,考试期间每场考前测量体温,考务人员考前3天及考试期间每天测量体温。各考点备有3个备用考场。招办、各考点配备预备队,作好充分准备,一旦需要,队伍能拉得出,工作能用得上。各送考学校在考前对考生进行预防“非典”的适应性训练2次,由监考老师戴上口罩、手套,穿上防护服,帮助考生增加“防非”知识,消除紧张心理。考试期间住宾馆的考生,每个房间不超过3个人,就餐严格执行分餐制,对每顿饭菜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考生安全、健康,高考期间全区没有一个发热病人。 5、扎扎实实做好试、答卷的安全、保卫、装订工作。 各考点试、答卷保密室设在2楼;备有电话机,当地派出所和招办电话号码;有试卷交接登记表;配置铁门、铁窗、铁柜、铁锁,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鼠、防磁等功能,确保2人以上不间断值班。每场考试结束,对试、答卷回收装订工作严格执行三次验收,对试卷(一)和草稿纸,配有专人验收。确保试、答卷保管、运送、装订不出任何差错。 (四)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确保高考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高考始终贯彻“一切为了考生”的指导思想,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果断,措施上科学有效,工作上有序有力。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督检查,把高考标准和“防非”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组织高考和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切实加强对高考工作的领导。 我区高考工作指挥部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各尽其责,做到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操作到位,检查到位。 二是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根据省招办对高考的具体规定,制订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相关措施,狠抓人员落实,措施落实,经费落实,物资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考点,每个考场,每个岗位。各级签订的责任书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注重实效。 三是考点所在镇党委、政府对高考非常重视、支持。 横山桥镇党委、政府对在横山桥中学第一次设高考考点极为重视,召开全镇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工作。投入10多万元更新考点设施,考场照明器材,英语听力测试广播设备,对大林寺、白龙观做佛事、做功课的时间作了调整,营造符合标准的考试环境。 湖塘镇党委、政府对本镇设5个高考考点,在压力大,工作量大,人员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奔牛镇党委、政府对经过奔牛中学南面的京杭大运河里航行的船舶采取限速、降低噪音的措施,确保安静的考试环境。 前黄镇、横林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重视本镇考点的高考各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四是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区高考工作指挥部组织督查组到各考点督查考前准备和考试组织的工作落实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培清同志,副区长张美同志和教育局局长王才中同志对高考十分关心,督查了各个考点。 教育局成立9个督查组,每组3人,定到考点,督查高考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和考试工作的全过程。 各考点对各级指挥部、督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立即执行,及时整改,使各项工作件件落到实处。 区四套班子的领导在高考第一天,专门视察了全区各考点。 五是建立相关制度,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区高考工作指挥部建立了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考前“一日一报”制、考试期间“一场三报”制、各职能部门的值班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指挥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规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今年的高考在高考历史上创造了六个第一次:区成立高考工作指挥部是第一次;全社会各层面这样重视、关心、支持高考是第一次;对高考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是第一次;警车接送考点试卷是第一次;考生、考务员每日测量体温是第一次;考前“一日一报”、考试期间“一场三报”是第一次。实现了把我区创建成为防治“非典”的安全区,高考考试工作的示范区,高考丰产丰收区的目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既要看到令人振奋的成绩,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去探讨、研究、解决。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的决策有待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 行政区划调整已一年多,原行政区划内的学生交叉就读,学生家长心态变化,学生求学需求变化,招生政策变化,情况极其复杂,中招决策须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现实。中招工作的决策需及早公布,做到家喻户晓,使学生及学生家长早有思想准备、心理准备,作出理性的选择。 中招录取批次问题,在公布中考成绩后立即举办职业类学校招生市场的做法,弊大于利。普高招生尚未开始,各高中分数线也未公布;5年制大专也未招生,分数线也不明朗;考生及考生家长心理准备不足,思考、酝酿才开始,就决定上三年制中专或职校,盲目性太大,录取后又想上普高或5年制大专,办理退档手续又很费劲。因而这种做法在政策上欠科学性,公平、公正也谈不上,造成部分考生家长思想混乱,埋怨情绪较强烈,对社会稳定也不利。建议要慎重决策。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认真实现向社会的承诺,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把招生、自考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