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州 市 武 进 区 招 生 委 员 会 办公室 文件 常州市武进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武教招(2007) 5 号
关于《武进区2007年招考工作总结》的报告
武进区人民政府: 在区委区政府、区招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一切为了考生”为宗旨,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区“两个率先”,强化“依法治招”,发扬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安全、优质、圆满完成了各类招生、考试工作。 现将2007年招考工作总结呈上,请审阅。
附件:2007年招考工作总结
2007年12月18日
抄报:武进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常州市招生办公室 抄送:有关部、委、办、局、社
武进区2007年招考工作总结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上级招考部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招委会的统一部署,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区招办以及学校密切配合,克服困难,强化素质增本领,提升能力促效能,遵循“一切为了考生”的宗旨,强化管理,脚踏实地,圆满完成了各项招生任务,确保“安全、优质、圆满、丰收”招考目标的实现,取得了社会满意、家长满意、考生满意的可喜成绩。 一、高考工作严密组织,再创辉煌。 2007年,我区高考报名人数为7735人,参考人数为7654人。全区共设置高考考点5个,考场数为281个。 今年,由于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有较大基建任务,且校门口又有常州市重点项目——武进大桥施工,因此不宜再做考点。经过局领导和招办反复商讨,上报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决定武进职教中心为2007年高考新考点。紧接着针对新考点的建设,局领导、招办和武进职教中心的几番协调,按照高考考务的各项严格规定,逐项对照,细致培训,制定紧急预案,充分准备,武进职教中心顺利地完成高考考试任务。在去年基础上,高考所有学科考试仍采用答题卡;阅卷时采取网上阅卷;高考填报志愿采用平行志愿,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继续采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及带入试场物品进行探测。根据高考的新形势、新变化,招办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指导、帮助各高中、高补学校掌握这些变化,十分认真地做好解释、培训工作,把对考生造成的心理影响降到最低点。整个高考工作,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依靠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娴熟的业务能力,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环环相扣,狠抓考试环境、考务质量和安全系数三大要素,确保了整个高考工作无一疏漏,顺利结束。 2007年是我区高中扩招后的第三个年头,在全区各级领导的热情关心下,高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不断创新,克难求进,再次取得了高考的辉煌业绩: 1、勇摘省文科状元,高分人数大幅度增加。 省前中考生翁梅梅同学以662分勇摘省文科状元。今年我区600分以上高分尖子学生达802人,比去年增加337人,增长率达72.47%。 2、本科达线人数大幅度增长。 根据省划定的普通类本科分数线(本一588分,本二559分),我区达线人数为2583人(含飞行员5人,保送生7人,西藏班15人),比2006年增加261人,增长了11.24%;普通类本科达线率为33.75%,比去年增长4.55%。另外,我区体育、艺术类本科达线人数1000人。上述两项综合统计,我区本科总达线人数将达3500人,比去年增加400人。 3、本科万人进线率名列全省前茅。 今年我区普通类本一、本二万人进线率为27.19,比去年增加了2.79。 4、录取情况令人振奋。 提前本科录取290人,体艺本科录取676人,保送生、西藏生、飞行员、单招生本科录取27人,本一录取896人,本二录取1228人,本三(民办)录取1833人,本科共录取4923人,本科录取率达64.32%,与2006年相比,各类本科录取人数增加369人,本科录取率增6.4个百分点。至专科段,全区共录取7197人,高考总录取率达94.03%。 二、组织学业水平测试,公平规范。 学业水平测试是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月8日、9日我区组织了高二年级200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区参考人数7246人,设5个考点,共255个考场。由于这次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各科目间隔的时间短,考务工作紧张、繁重,招办全力以赴,认真部署,精心培训,注重细节,严格监考挑选,按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要求,高校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这次测试。参考学生中达4A的有702人,达9.69%,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三、中考中招完善政策,不断创新。 2007年,全区中考报名人数为13165人,共设置27个考点。今年的中考中招工作,我们遵循“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这一指导思想,使中招工作确保社会稳定,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初中阶段后的合理分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使中招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与2006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考点:中考考点由2006年26个考点增加到27个考点,新增考点为前黄实验学校。 2、考试内容:中考考试科目由2006年政治改为政史合卷,满分为100分,其中政治80分,历史20分,政史实行开卷考试。 3、提前录取:2007年中考提前录取学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面向武进招收40人),而2006年为免试直升,不参加中考。 4、填报志愿:2007年考生填报志愿时,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学校的择校志愿必须填报(有填报意向的),而2006年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学校的择校计划进入招生市场。 5、分配计划:我区部分三星级以上高中(省前中、省奔中、省武高、横林中学)实行统招名额的5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分配比例由2006年的35%提高到50%。录取分数控制由2006年的统招线下20分增加到25分(含25分)以内。分配名额的完成情况将纳入武进区中招工作管理评估细则的考核内容。从分配计划录取情况看,四校一次性投档,省前中90.97%,省奔中94.52%,省武高90.72%,横林中学91.37%。 6、取消高中借读:根据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取消高中借读的意见,经区招委会、教育局研究决定,省前中(含省前中分校)、省奔中(含中新班)、省武高、横林中学四所高中,采用选择性计划解决部分考生入学问题。具体录取办法是:录取学校录取该类考生名额原则上每班2人;考生必须填报该校志愿;录取学校可在该校择校分数线下20分内进行选择录取;考生必须未被四所高中的任何一所录取(统招、择校)。该类考生经审批后直接录取,收费标准略高于该校择校生收费标准,并报区物价局备案。该类考生录取由录取学校负责解释。 今年的中考中招政策变化大,在各级领导关心、重视下,在各高中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社会反响平稳,群众反应良好,这一突破性的改革既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又避免了校际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也给操作层面减了压,大大缩短了整个录取时间,真正体现了为民的民本精神。 今年共录取高一考生7023人,600分以上考生4447人有97.61%被录取在我区高中就读,新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完成中招招生计划。 四、自考、成考拓宽思路,再上台阶。 为进一步推进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省考办继续在全省实施自学考试目标责任管理。就近两年来自考报考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我们没有气绥,而是积极应对,想方设法,沉下去找生源,将考试的人群定位在高职学生,在常州科教城学生中、在全区各职业类学校中积极引导,07年自学考试报名人数实际达6238人。 成人高校招生报考人数07年达1056人,是近几年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成考今年改革了招生办法,按脱产和非脱产划定省录取控制分数线,并且首次实行网上征求平行志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区共录取新生776人(其中本科419人,专科357人)。 自考、成考工作思路的拓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了贡献。 回顾2007年各项招考工作,我们同舟共济,全力拼搏,创下了我区招考史上的又一个辉煌,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我们感到成绩的取得主要体现在: 1、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招考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招生、考试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同时又是社会的聚焦点。区委、区政府领导、教育局领导对这项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与否的招生考试工作非常关心,非常重视,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为了确保高考考试安全,区政府成立了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张美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招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的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5个职能办公室。各有关部委办局、考点所在镇政府、各考点均成立高考领导小组。区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各考点建立了三级指挥网络,对高考工作实施强有力的指挥。高考中考前夕,区招委会专门召开高考、中考协调会议,全面部署今年高考、中考工作,并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各级领导小组及有关地区、部门的工作职责,招委会主任同教育局长签订了责任书,教育局长同各考点、送考学校签订了责任书,考点主任同考点各个职能小组长签订责任书。全区上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明确职责,各自做出承诺,一级对一级负责。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也分别与市招考办主任签订了《关于做好2007年成人高考工作的目标责任状》、《关于做好2007年自学考试工作的目标责任状》,目的就是要使我区各类考试工作成为安全区和考务工作规范区,努力为考生营造一个宽松、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 高考、中考期间,张美副区长带领招委会成员单位同志对各考点逐一检查,商量研究加强招生考试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协调工作中的矛盾及处理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领导的重视,为我们做好各级各类考试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工作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在高考、中考中向每个考点派出督查员和考务员,各镇领导亦给予高度重视,全过程关注高考、中考工作,确保了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抓住工作重点,增强做好招考工作的责任感。 面对07年全区各类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多,工作要求高的新形势,以及招考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全体招办同志达成共识,大家要有清醒的头脑,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优质的服务态度。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重点环节着手。第一,及时将政策和要求向各级领导汇报,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招考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第二,通过相关会议、新闻媒体、教育网向社会和学校及考生宣传发动,及时提供信息,使他们详细了解各类招生、考试的政策,为考生着想,随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第三,各类考试信息采集,反复核对,一丝不苟,确保上传及各类上报统计信息、数据不出丝毫差错。第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考务工作,抱着对考试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召开考务工作会议(熟悉考务全过程,具体指导各考点)到监考人员的挑选、编排及培训,最终形成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条理化,做到业务熟悉,操作熟练,以确保整个考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第五,考试过程的实施与监督。一是试答卷的安全保密工作,这是我们招生考试的生命线,从试答卷的运送、分发、回收等方面规范履行交接手续和责任。二是各级督考、巡考、监考履行各自职责,同时接受考生和社会的举报,考试过程管理公开透明。第六,重视填报志愿的宣传指导,提高各段录取率。一年来,正是紧紧抓住了各类招考工作的重点环节,一心一意谋工作,确保实现了万无一失的工作管理目标,得到了社会、家长、考生的普遍认同。 3、全力以赴,做好保卫保密、考风考纪和安全保障工作。 招考工作历来把强化保卫保定、严肃考风考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认为保卫保密、考风考纪是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圆满进行的关键,是国家公正选拔高质量人才的必须,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也是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体现。任何形式的失职都将造成考试公正性和对考生的极大伤害。区教育局、招办、各考点学校高度重视保卫保密工作,克服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加强与公安、保密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硬件设施到位,管理措施制度到位,人员配备责任到位,确保招考工作中的保卫保密万无一失。针对考试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了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工作预案,做到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反应,有效处置。尤其加强所有保密室的检查,确保达到规定标准。 考风考纪是招生考试工作的关键。大家不掉以轻心,一是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的选聘培训工作。按照“层层推荐,严格把关,选优选强”的要求,选聘作风过硬、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人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二是加强对考生的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守考试纪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考出真实水平。三是加强对各考的检查考核工作。进一步健全考试制度,严明考试纪律,强化管理措施。 安全保障是招生考试工作的基础。在区高考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公安、供电、卫生、交通、建设、环保、城管、供水、新闻媒体、考点所在镇等相关部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根据广大考生集体乘车、集中食宿的情况,及早制定各项应对预案,扎实细致地做好交通运输、食宿安排、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公安部门对各考点进行了试卷护送、交通管制、接送学生车辆检测等大量工作。卫生防疫部门确保考试间饮食卫生,做到每餐必查,防止食物中毒险情发生,同时,配备相应救护车辆,以应对突发事件。供电部门克服夏天用电紧张,保证各考点用电负荷容量。交通部门做好司乘人员安全教育,确保高考考生用车安全。建设部门加强了考点周围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管,保证考点周围的宁静环境。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组织强有力的宣传报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着力建设一支高度诚信的招考队伍。 招生考试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千变万化的招考任务的完成。一年来,积极投身区委区政府“提升干部能力,提高机关效能”活动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招办注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学习实践的能力。乐于在繁重的岗位学习、实践,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二是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检验一个招考工作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发展,招办工作任务多压力重,人员少条件差,我们融入发展、服务发展、积极投身“有效投入推进年”,“生态环境创造年”、“机关效能提高年”、“民心工程实施年”、“平安法治建设年”五大活动中去。三是提升真抓实干的能力。我们对待每一项工作,精于把关,细于操作,严于律己,以诚待人,造就了一支高度诚信的招考队伍。 2007年就要走过,2008年面临实施新高考方案,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实现武进招考工作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武进区招生办公室 200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