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武政办发〔2006〕62号
关于印发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现将《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九月七日
主题词:环保 整治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9月7日印发 共印200份
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2006年江苏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2006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和区委、区政府《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06年区内主要河道消除黑臭现象,全面完成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十一五”全区环境保护规划中的污水综合整治项目和生态保护工程;2007年武进港、太运河、漕桥河、武宜运河水质不超过水环境功能的Ⅴ、Ⅳ、Ⅳ、Ⅳ类要求;2008年全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并逐年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2010年全区地表水水质达到水域功能区划要求,水质控制主要指标为COD、TP、氨氮。 二、工作任务 (一)科学编制全区环境保护各项规划。围绕“两个率先”和生态区建设目标,制定全区环境保护三年行动方案。组织《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武进中心区环境保护规划》专家审查;年内编制完成《西太湖保护与建设规划》、《全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2006年全区各镇、开发区完成镇(区)域环境规划和工业集中区环评编制。 (二)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1、2006年9月完成前黄污水处理工程、农发区污水接入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成漕桥、横山桥、横林、牛塘、城区二期、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并投入运行;2006年年内开工建设高新区南区、洛阳、遥观、郑陆、邹区污水处理工程,其它各镇、开发区开展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论证。 2、2006年10月完成中心城区湖塘河、大通河、长沟河、里底河、龚巷河等5条河流的整治;研究探索中心区尾水出路,近期拟排新运河,远期纳入常州市尾水外排总体规划,减轻尾水对采菱港的污染。 3、提高污泥集中处理率,推进污泥处置无害化、资源化,防治二次污染,2006年完成印染、电镀污泥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建设。 (三)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整治 1、继续对未完成整治任务的企业开展污染全面达标整治,整治工作必须在2006年9月底前完成,重点整治中天钢铁、铁本钢铁、新亚化工等老污染源,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影响10个小康监测断面的污染企业采取限、停产措施,确保达到小康指标要求。 2、在巩固污染源达标整治成果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排放总量,对达标印染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安装加氯脱色装置,进一步降低排放废水的色度;冶金、化工等行业实施冷却水循环利用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对重点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安装COD在线监测仪、流量计等自动监控设备,并与区环保局联网,2006年新增20个自动监控设备。 4、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2006年冶金、化工、电镀、印染、后整理等行业和2吨以上锅炉必须申领排污许可证,其它企业按要求分步实施,所有企业不得逾越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 (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贯标工作。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督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行污染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制定重点污染源清洁生产审核年度计划,并督促有关企业组织实施,2006完成2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指导和推动ISO14000的贯标工作,从总体上提高企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预防和减少污染,2006年完成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武进纺织工业园和20家企业ISO14000认证贯标工作。 2、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促进全区循环经济发展。坚持集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引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制定循环经济试点年度工作计划,2006年完成化工、冶金、畜禽养殖等10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五)开展环保模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和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制定今后五年“环保五创”工作计划,为生态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06年创建成1个国家级(横山桥)、1个省级(洛阳)、3个市级(湟里、夏溪、邹区)、4个区级(横林、潘家、雪堰、嘉泽)环境优美镇;各镇、开发区均创建成2个区级生态村;全区创建成2个区级绿色社区,2所省级、8所市级、20所区级绿色学校,2家省级、6家市级、30家区级环境友好企业。 (六)积极开展工业结构调整专项整治,严格控制新污染源。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执行《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苏环控[2005]50号),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和“三同时”管理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建设,不符合“三同时”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生产。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制定工业结构调整实施计划,2006年完成300个污染重、能源消耗大的企业或项目的关停,启动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引导企业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七)加大监管监测力度,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创新监管思路,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化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天候监管,同时强化现场监管,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对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污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整顿,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强化河流水质监测,对各镇、开发区主要河流交界断面进行监测,并纳入环保责任状考核;加强上游河流的来水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八)继续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1、积极实施河道清淤,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对未完成清淤河道特别是断头河浜、内浜继续实施清淤,对已清淤河道建立长效管护制度。 2、开展水上交通污染防治,建立河流航运管理制度。运输船舶和水上加油站配备污染防治设施,禁止使用未安装废油收集和生活垃圾收集装置的船舶,严肃查处船舶污染行为,建立河道航运污染事故预警机制和管理制度。 3、继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农田种植和渔业养殖污染。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化肥使用量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2006年年底测土配方施肥受益用户达到一万户,测土施肥农田达到45万亩;继续开展湖围网养殖整治,合理控制渔业养殖面积,调整和优化渔业养殖结构。 4、推行和建设节水型农业,提高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2006年完成节水灌溉干支渠道180公里改造。 (九)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太运河——竺山湖生态湿地一期工程管养,2006年完成太运河——竺山湖生态湿地二期工程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是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指挥下开展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到实处。各部门不仅要加强本部门负责的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还要指导各镇、开发区开展整治工作,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做到上下联动,共同促进。 (二)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对整治工作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活动,使各级确立环保优先理念,把整治工作摆上位置,扎扎实实开展整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监督作用,对整治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和镇、开发区进行曝光,大力宣传整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制定整治工作计划和方案,各司其职,狠抓落实,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整治指挥部定期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各级各部门的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区级河道清淤由水利局实施;镇级河道清淤由水利局牵头,镇政府负责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屠宰场污染整治由经贸局负责;污染源监督管理、河流水质监控、ISO14000认证贯标由环保局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由农林局负责。水上交通污染防治由交通局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整治工作的监察,对执法不力、监管不力、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镇、开发区追究相应责任。 附件:武进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