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014133058/2006-00043
主题分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体裁分类: 意见 组配分类: 政府文件
文件编号: 武政发(2006)17号 发布机构: 政府办  
产生日期: 2006-03-07 发布日期: 2008-04-2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意见就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作出要求

相关阅读:

关于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武政发(2006)17号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文件

武政发〔2006〕17号

关于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推进绿色武进、生态武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为确保生态示范区创建任务顺利完成,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武进区生态区建设规划》为依据,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协调,构建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总体思路
  1、加快发展,统筹兼顾。围绕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加快有效投入年、城镇环境建设年和机关服务效能建设年”三大活动,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牢固确立环保优先理念,在发展中优化环境,努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2、依靠科技,夯实基础。加快科技创新、技术引进和应用步伐,努力提高生态教育水平,为生态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成本机制、价格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环境与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4、突出示范,整体推进。着力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
  5、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综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投入,强化监管,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各项活动。
  (三)总体目标 
  在巩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区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六大类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确保2006年完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并通过考核验收,为生态区建设夯实基础。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突出抓好重点流域、区域、农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着力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步伐,提高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
  (三)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把改善人居环境和加快生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推进,实现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意识普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工程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协同作战,切实把生态示范区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今年必须完成以下重点工程和项目:
  1、生态型农业建设示范工程。完成嘉泽、夏溪、湖塘、潘家、洛阳等镇10个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示范项目;完成太运河入湖口湿地二期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农用薄膜回收利用和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生态型工业建设示范工程。完成武进港、太运河流域2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30家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快推进农发区、武进纺织工业园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继续对污染重、安全隐患大、资源能源消耗高的企业(项目)实施关停、淘汰;完成钢铁、化工、酸洗、粮食加工等行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
  3、环境质量达标工程。继续开展污染源整治,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健全污染源自动化监控,实行水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继续开展河道疏浚,巩固全面达标成果;实施除尘脱硫装置改造,按禁燃区要求推广使用天然气;加强对工业、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
  4、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运城区二期、横山桥、牛塘、横林、漕桥、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和前黄污水处理工程,年内形成2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年内开工建设高新区南区、洛阳、遥观、邹区、郑陆污水处理工程;加快生活垃圾发电厂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区域环境规划、工业集中区环评编制;完成工业集中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5、资源保护示范工程。完成新增节水灌溉干支渠道180公里的农业节水项目和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的工业节水项目;积极开展土地复耕整理;完成雪堰、潘家宕口复绿工程。
  6、美化绿化工程。完成“五路一河”、“八纵八横”和“八路三口”交通主干道建设;建成淹城森林公园、南田公园;建立“三清”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南片、西片每镇各1个村开展“六清六建”试点项目。
  7、生态文化示范工程。完成环境优美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企业创建任务,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宣传报道活动。
  四、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步骤
  1、发动阶段(2006年1月-2006年2月)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制定实施意见,确定重点工程,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并组织宣传。
  2、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2月-006年6月)
  分解落实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建设,编写生态示范区验收资料和台账,制作多媒体宣传片。
  3、预验收阶段(2006年7月-2006年8月)
  邀请省环保厅和有关专家对生态示范区建设进行调研,并进行完善、整改和提高,确定验收线路,迎接国家正式验收。
  4、正式验收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
  加强验收现场和沿途线路的环境管理。
  五、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区政府成立生态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政府办、宣传部、发改、经贸、财政、农林、水利、城管、建设、公安、卫生、计生、环保、统计、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工程落实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协商和决策。
  成立生态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具体负责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技术指导、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验收台账资料汇编。
  各职能部门、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指定创建联络员。具体负责牵头的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组织推进和实施。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建立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定期研究解决创建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建立创建工作例会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实施定责定量考核。严格奖惩,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3、完善投资机制,切实落实建设资金
  生态示范区建设所需资金较大,除了保证国家规定的环保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立足自力更生,辅以争取外援,多渠道增加对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投入,确保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
  4、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创建进程
  加强与科研院校技术合作,加快推进有利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的示范工程,确保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5、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层面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大力宣传报道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建立生态环境长效宣传教育制度,从而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增强全区人民建设生态示范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附表:1、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
     2、2006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重点建设项目


二〇〇六年三月七日

主题词:环保  创建  实施意见
抄送:区委各部委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3月7日印发
共印200份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