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着力化解雪灾、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土地缺乏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但速度有所放缓,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明显。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92亿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增幅回落4.5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1%,增幅回落9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速度放缓,效益回落。1-6月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241.98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03.5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和24.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0.2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25.2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和26.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5和2.3个百分点,但高于同期全部工业的增长速度。
行业发展差异明显。冶金、金属制品业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1-6月冶金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8.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1%;电子及通讯设备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77.84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同比上升了28.8个百分点;化学、机械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幅回落较大,同比分别下降了17.2、11.7和11.7个百分点。
大中型和区重点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受冶金和电子及通讯设备业高增长的拉动,大中型和区重点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6月,区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0.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86.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0%,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理想。1-6月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值35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增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37.87%,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下跌。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原辅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区工业企业效益增幅已连续4个季度下跌,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原来效益就不高的企业已经不堪重负。1-6月全部工业利税总额69.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3.1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和21.8%,增幅同比下降了15.7和14.8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利润总额44.1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33.7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和22.4%,增幅同比下降了16和17.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增幅下降明显高于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
——内需旺盛,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1-6月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商品交易市场完成成交额181亿元,增长26.0%。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上升。1-6月,全区服务业增加值105.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6.2%,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1-6月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6.8,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衣着分别上升17.5%、7.9%、3.3%、2.5%、2.3%、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交通通讯分别下降1.4%、1.7%。
——投资增幅回落,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增幅大幅回落。1-6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额195.3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2%,增幅下降17.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32.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4%,增幅下降10.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趋优,设备工器具购置增幅超过建安工程增幅,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1-6月设备购置投资71.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6%,高于建安工程投资增幅1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完成额的36.4%,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额34.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6.0%,增幅同比上升13.5个百分点。常州市武进电解铜厂、江苏新瑞机械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常州天安数码城等企业投资额已超亿元。房地产投资趋于理性,平稳增长。1-6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28.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增幅同比下降39.6个百分点。
——外资、外贸形势严峻。受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外需减弱的影响,上半年外资、外贸形势比较严峻。1-6月全区新批外资项目5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6个;批准合同外资金额3.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7%,工商注册外资4.1亿美元;完成实际到帐外资2.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6%。1-6月完成出口总额17.87亿美元,同比增长26.0%。
——财政良好金融趋紧。1-6月全区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66.1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和32.7%。今年以来,央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投放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6月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16.5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48.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5.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508.70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下降5.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278.58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下降7.2个百分点。存款与贷款比率由去年6月末的75.5%下降到71.0%。
——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1-6月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606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住户调查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795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9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与常州辖市、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不很理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用外资、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合同利用外资增幅居辖市、区末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居辖市、区末2位。(见下表,常州市返回数)
1-6月常州市及辖市(区)主要指标增长幅度
单位:%
常州市
武进
金坛
溧阳
新北
天宁
钟楼
戚区
地区生产总值
20.2
20.7
21.5
22.5
26.5
21.0
25.5
23.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27.8
25.8
42.8
32.4
32.7
17.9
33.6
42.1
全社会投资完成额
26.6
31.6
28.7
28.1
34.7
36.6
17.4
其中:工业
25.2
31.7
31.5
29.2
25.6
8.3
-1.4
20.1
合同利用外资
-17.8
-38.9
-20.4
-31.3
9.4
4.5
4.8
实际到帐外资
10.7
176.4
-37.4
80.1
180.7
43.9
-77.5
出口总额
38.3
26.0
55.9
45.3
51.1
11.3
49.3
一般预算收入
26.2
12.2
30.8
32.9
12.0
27.4
-17.2
从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来看,地区生产总值、投资、财政收入占比上升,但幅度不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略有下降、利用外资、出口下降明显。(见下表,常州市返回数)
1-6月武进主要经济指标占常州市的比重
单位
2008年1-6月
2007年1-6月
占比变动(百分点)
常州
武进占比%
亿元
1047.64
402.92
38.46
871.58
333.82
38.30
0.16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558.18
950.25
37.15
2001.71
755.37
37.74
-0.59
全社会投资
681.58
190.1
27.89
538.37
144.45
26.83
1.06
其中:工业投资
406.83
132.72
32.62
324.94
100.77
31.01
1.61
亿美元
18.15
3.53
19.45
22.08
5.78
26.17
-6.72
13.12
2.27
17.30
9.19
2.05
22.32
-5.02
61.76
17.87
28.93
44.66
14.18
31.76
-2.82
96.3
27.33
28.38
76.31
20.60
26.99
1.39
——与有关市、区相比。与昆山、常熟、张家港、江阴和萧山相比,规模以上工业生产速度在六市、区中居第1位,工业利税总额增幅居第2位,工业投入增幅居第1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居第3位。外资、外贸不理想,金融支持力度相对弱化。(见下表)
1-6月有关市、区主要经济指标
常熟
张家港
昆山
江阴
萧山
1072.11
1554.72
2091.21
1982.68
1622.49
增幅
%
16.9
23.7
24.2
21.2
规模以上利税总额
53.17
61.25
138.79
106.77
166.04
89.43
21.8
10.2
21.4
29.8
10.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34.47
48.49
60.38
49.05
39.61
32.8
36.2
35.5
31.3
30.78
46.63
177.13
41.79
46.1
30.3
44.6
实际利用外资
2.7
6.31
4.11
10.38
4.51
3.26
-1.6
-7.8
25.0
39.6
-2.0
工业投资
95.41
100.5
104.71
130.57
79.13
23.4
-7.9
6.5
5.5
0.1
10.9
贷款余额
508.7
644.09
765.44
736.74
948.27
1087.23
8.8
8.4
25.7
9.7
16.0
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偏紧,资金、土地紧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外部需求减弱等各种困难面前,下半年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主旋律,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更大。为此,首先要增强发展信心。面对经济发展出现“拐点”,制约因素难以避免,投资、出口拉动相对减弱的挑战,“信心拉动”至关重要。只有在正视困难的情况下,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跨过发展中的“坎”。其次要组织协调好资金的使用,特别是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产品和企业给予资金上的重点扶持,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支持作用。第三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第四要在不影响财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本文由石兰生同志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