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个人中心
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英文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首页
政务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政民互动
走进武进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 内容
科学发展稳健增长
——2007年武进经济发展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 2008-02-25 来源:中国武进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2007年,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我区上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目标和“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的发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优经济结构、加大有效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使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趋向合理。2007年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26.2%,增幅均为“十五”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发展瓶颈有所缓解,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8:71.0:25.2调整为3.3:70.9:25.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下滑的势头首次得到遏制,发展后劲开始显现。
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均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4.6%。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634.3亿元,同比增长27.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77.8%,比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888.5亿元,占总产值比重为42.3%,比去年提高2.8个百分点;重点工业实现产值616.7亿元,占总产值的29.4%,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二是行业拉动效果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化学、冶金、金属制品、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讯设备等7大行业共实现产值1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冶金、金属制品和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达到30.8%、34.6%和29.0%,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为49.5%;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05.4亿元,同比增长29.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0%,高于去年0.3个百分点;四是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全区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也有所提高,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总产值比重97.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11.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4次,同比提高0.1次。
三大需求有效拉动。2007年,我区投资、消费、出口三轮驱动,有效保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是投资保持理性增长。今年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我区继续加强投资结构的调整。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1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工业投资230.5亿元,同比增长22.9%,房地产开发投资47.1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分别比去年下降29.2、21.8个百分点和18.7个百分点,投资更加趋于理性。同时服务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比重,近几年来,我区一直注重对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服务业投资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大批服务业项目的立项、开工和投运,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环境和品位,为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硬环境;二是消费不断趋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共同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1亿元, 同比增长25.0%。从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0.1亿元,增速最快达到56.3%,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75.9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最大,达47.7%;从行业看,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38.2亿元,比重最大,增速最快,分别达到86.9%和27.9%。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61.8万平方米,增长14.0%,商品房销售额68.1亿元,增长21.0%,销售均价由去年的3968元/平方米提高到4209元/平方米,增长6.1%,房价正在逐渐趋缓。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活跃,成交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20.2亿元,极大方便和丰富了居民的消费环境;三是出口增势明显下降。据海关统计,2007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增幅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增幅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进口6.95亿美元,增长11.1%。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区新签外商投资项目103个,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4个,协议注册外资9.0亿美元,占全部协议注册外资的85.0%,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2个,协议注册外资5.9亿元,占全部协议注册外资的56.2%。一些国际著名大公司纷纷来我区投资,到目前为止,我区已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全年外资到帐企业共计156家,到帐注册外资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5%,到帐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2家,到帐额达3.4亿美元,占到帐总额的62.6%,其中天安数码城、瑞声精密科技、凯旋数字文化等项目外资到帐额分别达到3334万美元、1612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
财政形势喜人,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总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38.3%,预算内财政支出65.2亿元,增长49.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0.6亿元,同比增长34.1%; 2007年,全区金融机构克服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呈现出速度、效益同步提高,结构、质量持续改善,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至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80.3亿元,比年初增加54.8亿元,增长12.9%。从贷款投向看,中长期贷款137.4亿元,比年初增加36.2亿元;短期贷款310.9亿元,比年初增加24.8亿元。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45.8亿元,比年初增加80.9亿元,增长14.3%,其中企业存款达168.2亿元,增长24.0%;而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则受股市、基金影响,使致存款分流,年末余额为298.9亿元,仅增长8.2%。
收入较快增长,物价明显趋升。2007年以来,国家、地方不断出台增加职工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同时区委、区政府强力落实农民征地补偿和扩大社保范围,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07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9911元,比去年增加1078元,增长12.2%,农民人均消费支出7979元,同比增长16.8%;根据常州市城调队调查数据显示,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1,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居住、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分别上升12.7%、7.6%、3.6%、1.8%、0.9%、0.7%;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3.5%、1.9%。
与周边地区相比压力不减。2007年我区各项主要指标虽然发展迅猛,但与周边地区(常熟、张家港、昆山、江阴、萧山)相比,增幅优势明显,但总量差距较大,压力仍然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幅(按可比价计算)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增幅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2位,财政总收入及增幅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1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及增幅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幅分别处于第2位和第1位,实际到帐外资及增幅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2位;而在常州七辖市(区)中,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处于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仅高于天宁区处于第6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戚墅堰区处于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处于第7位。
总体看来,2007年全区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平稳、健康态势,但内外环境变化加快,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压力不减,将会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克服困难、缓和矛盾、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仍是今后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