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0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加快有限投入为着手,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2002年以来服务业投资特点 投资总量不断扩大。从总量看,我区服务业投资随着我区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稳步增加,2007年服务业投入总量将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亿元。2003-2007年的五年,我区服务业共完成投资348.7亿元,年均增长35.0%。特别近两年在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中,2006年、2007年的年服务业投入总量分别接近或超过2000-2003年四年服务业投入总量之和。 服务业投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投资资本结构不断多元化和投资领域更加广泛。1、资本结构趋于多元化。随着服务业投资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宽,个私、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纷纷涉足服务业,促进了服务业的资本结构不断多元化, 2003年我区服务业投资中,国有集体经济投入比重为44.3%,外资、个私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投入占55.7%。 2007年我区服务业投资中,国有集体经济投入比重为19.7%,外资、个私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投入比重将达到80.3%,2003-2007年,国有集体经济服务业投入比重下降了24.6个百分点,相应地外资、个私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投入比重年均增加6.2个百分点。2、投资领域更加广泛。从服务业投入的行业分布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服务业投资形成以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为支撑,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体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等协调有序的有效投入格局。在2007年105亿元服务业投资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将完成投资85亿元,占整个服务业投资的81.0%,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占到48.6%;其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13.3%。与此同时,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体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有效投入力度不断稳步提高,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体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完成投资20亿元,比2002年增长4倍多。 投资项目规模化程度提高。2007年,全区服务业投资项目将达160个(不含房地产项目,本段下同),项目总规模(计划总投资)将达60亿元,平均规模3700万元,比2003年服务业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增长1.3倍。2007年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将达35个,比2003年增加27个,增长3.4倍,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投资总规模将达35亿元,分别占服务业项目个数的21.9%,投资总规模的58.3%。在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中,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服务业项目相继在我区建成或开工,常州大学城、中国湖塘纺织城、常州横林地板城、邹区灯具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凌家塘市场整体迁建、江苏亚邦医药物流中心、太湖湾旅游渡假区、淹城森林公园对做强做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档次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开发区服务业投资快速扩张,地区服务业投资各有特色。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两个开发区资源相对富裕、政策相对优惠的比较优势狠抓开发区有效投入,着力提升开发区档次。几年间,开发区的服务业投资总量从2002年的8000万元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12亿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71.9%,超过全区服务业投资年均增幅的一倍以上,开发区服务业投资占全区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从2002年的3.4%迅速提升到2007年的11.4%,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一些乡镇的传统产业优势,加大为这些传统产业配套的服务业投资力度,如湖塘镇的中国湖塘纺织城,横林镇的横林地板城,邹区镇的邹区灯具城等,其中湖塘镇的中国湖塘纺织城对于提高和扩大我区纺织品贸易市场的格调及规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市场之一。 房地产开发快速扩张,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近几年在我区大拆迁、大开发的建设武进新城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建设热潮中,作为提升城市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的房地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五年间,我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从2002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1亿元,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33.6%。商品房施工、销售面积分别从2002年的173万平方米、76万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599万平方米、15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了2.5倍、98.7%,位于我区南田公园内的南甸苑、新城南都花海、锦湖公寓三期、新城公馆、新城蓝钻、人民家园二期、莱蒙城、御城等楼盘相继建成或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中。从商品房价格看,尽管新商品房价格也相应地从2002年的1606元/平方米攀升至2006年的3971元/平方米,增长了1.5倍,但从2003-2007年这五年的房价增幅看,2005年的增幅为42.7%,达到最高点,2006年大幅回落到17.8%,2007年房价增幅为5.2%,将进一步回落。可预见地,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和房地产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出台,我区房地产市场运作将更加透明规范,房地产市场将更趋理性和成熟。 二、服务业投资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服务业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促进GDP的增长
2002-2007年服务业投入与GDP增长关系表
单位:亿元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服务业投资
23.4
38.1
56.5
57.5
91.6
105.0
服务业增加值
87.0
97.2
112.4
128.5
144.4
182.0
GDP
265.6
316.2
388.8
465.1
572.0
705.0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服务业投资与服务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98%,说明我区2002-2007年服务业投资和服务业增加值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投资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82亿元,是2002年的2倍多,2007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25.8%。(2)2002-2007年,我区服务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从GDP和就业构成看,非农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94.5%上升到2007年的96.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74.3%上升到2006年的86.4%。 推动城市化进程,缓解交通运输压力。200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抓住拆市建区及常州打造“南北两翼”的契机,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应对由于私家车的猛增给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区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2002-2007年,我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36.1%,2007年将达到10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1.8%,交通建设的投入年均增长48.4%,2007年交通建设投资为28亿元,占服务业投资的26.7 %,比2002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投资兴建了G312国道武进段、武进大道、湖滨大道、朝阳路、新常漕路、常武路及黑色路面改造、淹城路、青洋路、八路三口绿色通道、武宜运河改道、中心区五路五河景观绿化工程等重点项目。到2006年底拥有公路总里程2597公里,比2002年增加688公里,增长36.0%。2007年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94630万吨公里,比2002年增加50202万吨公里,增长1.1倍。 推动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提高城乡居住质量。2002年以来,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不断增加,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03—2007年我区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将达到29亿元,先后新建、扩建了常州大学城及一些中小学校、卫生院、文体娱乐设施,到2007年末全区拥有130所中小学,区属医疗卫生机构37家,并在2006年成功举办了“BDO男子曲棍球世界杯预选赛”,对提高我区城乡居民的教育卫生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2002年房地产开发热潮以来,房地产投资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成为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热点。2003-2007年几年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7亿元,平均每年以37.2%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底,我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46.2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了19.1平方米,年均增长14.3%。房地产的大开发提高了我区城乡居住环境和水平,同时也对钢铁、水泥、建材、装修材料、家具、家用电器等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区服务业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但从我区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对照基本现代化的标准来看,我区服务业发展仍相对偏慢,与我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相比,存在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资的力度,着力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服务业投入的增速、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看,2007年分别为48.1%、33.3%,分别比2003年下降了14.5个和0.3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8%,比2003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2个百分点。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投资规模,积极推进投资向服务业的集聚。政府发挥积极的“无形的手”的作用,更多地调动和吸引外资、民资向服务业倾斜,确保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为全面实现基本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多年以来我区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批发零贸易、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教科文卫、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虽然投入及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所占份额仍显不足。从我区服务业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看,2007年现代服务业投资为15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14.3%;从我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看, 2007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28.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7%,比重仍然较低。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服务业结构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整体、区域服务功能。加强对现代服务业投资的政策引导与扶持,支持和鼓励旅游、中介、教育科技、文体卫生、金融等行业投资。 (注:2007年统计数据均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