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我镇的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到2007年6月为止,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个体工商服务业3393家。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各种性质类型企业的大量增加,使原先的统计机构、基层统计网络、统计报表制度和申报方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针对这一统计工作的现状,根据《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的法律规定,经镇政府研究,就加强全镇统计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镇各级干部、各企业、事业单位领导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和省、市有关统计法实施的有关法律文件,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把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依法统计,依法行政,使我镇的统计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全镇全社会的发展状况,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镇的统计工作覆盖了全镇所有行业,牵连着国计民生,因此,建设和完善我们全镇的统计网络,加强各行业统计管理,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主要采取以下五方面措施: (一)、建立以镇统计站为中心,以经管站、农林站配合,以各行政村为基础的第一产业统计网络,加强以农业、农民、农村为对象的统计管理,建立健全“三农”为基础的统计台账资料。 (二)、建立以镇统计站为中心,镇企管站配合,各村统计机构、所有规模企业统计机构为基础的工业统计网络。凡被列入规模以上企业的单位和各行政村必须设立专职统计机构,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并上报镇统计站备案。镇企管站、各行政村要加强对所属企业的管理。 (三)、建立以镇统计站为中心,镇三产办配合,以各行政村为单位起报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统计网络。要完善第三产业单位名录,建立健全抽样调查制度,各行政村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镇政府将把第三产业增加值列入各行政村的考核体系。 (四)、建立以镇统计站为中心,全镇抽样9个村90户为基础的农村住户调查网络,在满足上级调查需要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我镇的小康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五)、建立以镇统计站为中心,以全镇有关事业单位为基础的社会统计网络,准确、全面、及时反映财政、劳动就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固定资产投资、人口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等重要指标。 三、做好全镇的统计工作离不开统计队伍的建设,全镇各级各部门要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和兼任统计工作,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各镇属事业单位要指定一名同志兼任统计工作,各金融单位的统计人员可以由主办会计兼任。 (二)、各行政村的村会计是村级统计负责人,牵头负责全村的统计工作,有条件的行政村要设专职统计,或指定人员负责统计工作。 (三)、所有工业企业必须设专(兼)职的统计人员,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必须设专职统计人员,各企业必须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所有专(兼)职统计人员必须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有单位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尚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及时与镇统计站联系,参加国家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予以颁发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要加强统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根据武进区统计局的要求,所有规模企业都必须配置电脑,并从网上直报工业产值报表、销售收入报表、投资报表、能源消耗报表、劳动情况报表等。网上申报是统计现代化的关键,凡规模企业、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商业法人单位、各村委都是网上直报的对象,都要按上级要求从网上申报各类报表。要不断强化对投资、能源消耗和第三产业的统计管理,尽快满足现行统计制度的要求。 五、全体统计人员要以《统计法》为准则,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以为国家、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性来对待统计工作,准确、全面、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镇统计站要制订各种行业统计的考核办法,尤其是对规模企业的考核,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基层统计逐步完善,逐步正规,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嘉泽镇人民政府 2007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