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基本思路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
今年以来,区水利局围绕市水利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动员和组织全区水利系统各级各部门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三个年”工程的要求,以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为契机,立足两个“率先”的要求,调动和发挥全区水利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层层分解指标,人人明确责任,扎实开展工作,为加快全区水利建设步伐,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环境质量,积极发展城乡给排水事业,深化水利产业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促进水利行业健康发展,为武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2006年水利工作基本回顾
(一)水利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去冬今春,全区各地围绕圩堤加固、疏浚河道、站房翻建、节水灌溉等重点,继续掀起以防洪保安全、抗旱保灌溉为中心的水利建设热潮,全区现已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500万元(不包括区重点工程),完成水利土石方650万立方米,已全部完成年度计划。
——区重点水利工程。
1、湖塘地区防洪除涝工程正进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预计12月中旬可开工建设。
2、武南河整治工程由于方案调整,先实施永安河与武南河交汇处至武进港约9.8公里的拓浚工程。工程已于10月16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预计明年5月30日完工。
3、孟津河整治工程,按照6月5日沈书记提出的“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多方筹资,注重实效”的整治要求,做好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即开工。
——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67条计68公里;对373个行政村2432处村庄河塘进行了清淤整治,整治河塘水面积7557亩,清理淤泥近470万立方米。
——圩堤加固工程。加固加高圩堤70公里,完成圩堤块石护岸(包括防洪墙)30.5公里。
——闸站建设。新(改)建骨干防洪闸4座;新建、改造各类排涝站12座,其中:20寸以上排涝站7座,新增排涝流量6.2立方米/秒,新建各类灌溉站52座,站房翻建36座计1642平方米。
——节水灌溉工程。新建防渗渠182.6公里,其中地下渠40.2公里。
——镇村河道长效管护。今年以来,结合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并出台了河道长效保洁管护意见和考核细则,明确了以奖代补的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1453公里的镇村河道实行了长效管护。
(二)水政管理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区水利局从加强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着手,不断强化依法行政,继续围绕宣传、执法、管理、收费等四个工作重点,结合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开创水政执法、依法管水、依法治水的新局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水法制深入人心。通过电视、流动字幕、报刊文章及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体手段,积极开展以“改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世界水日”、第十九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使全民水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区共张贴各类宣传标语5400多条,大型横幅43条。
二是加大水政执法力度。1-10月,区水政监察大队共接到各类举报电话50个,其中处非法偷凿深井38起,水事违章案件12起,已全部处理完毕。
三是强化水资源收费工作,严格实施取水计量,对地表水水实施“四个一”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积极征收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
(三)防汛工作抓早抓实,确保全区安全度汛。一是抓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全民水患意识。5月17日,区政府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号召全区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及早组织全区干群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一丝不苟做好汛前准备,迎战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洪涝灾害,确保全区安全度汛。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为加强防汛防旱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区防指于今年2月28日分别下发了武防指[2006]2号、3号、4号文件通知,要求各镇成立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和做好2006年度防汛物资储备计划工作;区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由水利、电信、供电、建设、供销总社、公安、交通、民政等18个部门组成,并由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统一领导,协同工作;将鬲湖良种场圩、合作圩、芙蓉大圩、宋剑湖圩、寨桥四大联圩、草塘浜圩等19个面积在3000亩以上重点圩区实行部门挂钩负责联系制度,分别由19个区级机关负责包大圩,协同做好防汛工作。三是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做好防汛防旱准备工作。修订完善防汛防旱预案,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在认真总结前几年防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今年防汛工作实际情况,抓紧修订和完善了全区防汛防旱预案和抢险方案。另外,为使防汛管理规范化,我们还完成了《武进区防汛防旱指挥网络》手册的编印,用于防汛指导。四是开展防汛抢险物资大检查。5月24日、25日,我们从区水利局、发展和改革局抽调人员分成三组,对牛塘、湖塘、嘉泽、农发区、横林、横山桥、芙蓉、焦溪等镇的2006年防汛抢险物资储存情况进行了抽查,经查实际储存铁丝5050公斤、毛竹3720根、编织袋24.14万只,另外牛塘、湖塘、嘉泽、横林、焦溪等8个镇自行储存钢管107吨,土工布9400平方米,元钉1090公斤,木材29.77立方米。五是加强汛期值班制度。从5月1日开始,各镇防汛领导机构和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都恢复了汛期值班制度,做到24小时连续值班不脱人,遇重大险情时要及时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上报区防汛指挥部,保障防汛信息畅通和政令畅通。六是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全区成立各类抢险队伍137个,总人数4963名,并以镇为单位,组织了抢险、防洪知识的培训学习,确保汛期随时拉得出、打得响。
汛期未出现大的洪涝旱台等自然灾害现象,全区安全度汛未出险。
(四)水利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工业企业提速增效。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8.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45%,有7家企业增幅超过25%,武进不锈钢管厂有限公司和常州液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50%。二是建筑业稳中有进。1-10月份完成建筑业产值7300万元。三是流通企业1-10月份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
(五)加快推进城乡给排水事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2006年全区农村改水工作。3月15日,专门召开全区农村改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镇自来水厂厂长、水利站站长和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会上对2006年的全区农村改水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会上下发了2006年各镇农村改水任务计划表。
二是加大镇域联网供水工程的建设力度。1-10月,共铺设管道250公里,共完成投资7000万元。
三是湖滨工业水厂投入运营。经过近一年多的建设,我区分质供水工程——湖滨工业水厂于今年7月12日投入运营。
四是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今年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目前正进行调试工作。
五是加快推进武进区域供水二期工程。已铺设清水管道11公里,6月26、27日进行扩初设计评审,目前正组织水厂施工图评审,累计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
六是镇级污水处理工程稳步推进。1-10月,横山桥、横林、漕桥、牛塘、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等5座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投资1.04亿元,其中牛塘镇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
七是武南污水处理厂完成招商引资工作。5月17日,由武进供水总公司与新加坡凯发公用事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常州市武进凯发新泉水务有限公司,负责武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程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2万吨,概算总投资2500万美元,其中一期为4万吨/日,投资850万美元,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08年6月建成投运。
八是完成中心城区五河整治工程。完成湖塘河、大通河、里底河、长沟河和龚巷河等五条河道的整治工程,清淤河道20.48公里,土方64.4万立方米,新建四座闸站,建成污水提升泵站5座,铺设污水收集管道约33公里,共完成投资6700万元。
(六)认真组织,强化推进,“机关服务效能建设年”活动有条不紊。我局按照区委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机关的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后,我局于2月7日召开了局党委委员、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主要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区水利局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2月10日又召开了全局机关工作人员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区领导的讲话精神及有关效能建设的文件要求。同时,根据区委组织“让党徽在效能建设中闪耀”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我局在制订了实施方案和计划的同时,明确要求各科室和每名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工作内容和最终达到的标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公开作出承诺,并签订了重点工程党员包干区责任状、党员承诺书等。通过一系列宣传发动和组织措施的落实,全局上下形成了合力,营造出了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氛围,为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基础。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把效能建设落到实处。为了切实提高全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我局重视教育先行、宣传开道,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自2006年2月10日至3月4日每周五的下午集中组织了学习,重点学习了《行政许可法》、《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公务员法》、《防洪法》、《武进区行政效能建设手册》、武政发[2005]65号、武政发[2005]66号等学习材料,通过学习使机关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服务能力都有了普遍提高。组织了机关干部、乡镇水利站长等四个层次的座谈会,向全区88个部门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查找不足。共回收征求意见表82份。三是规范管理、落实制度、强化措施。制度的完善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保证,春节后的第一天,我局继续开展实行了各科室集中学习讨论修改制度的活动。集中学习了科室目标管理责任制,讨论并制订了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考核责任制和实施办法,重新修改完善了请假制度、报销制度、留用车辆管理制度三项八条,并根据效能建设要求增加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绩效考评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七项四十一条的新制度。目前,局机关新的管理制度修订稿完成。四是转变作风、突出重点,严格目标管理考核。我们从转变工作作风、转变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方法入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前两次行政审批事项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对申报取水许可、浅层凿井许可、河道专用、农灌专用、水体排污、水利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排水许可等项目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办结时间都实行社会化公开,并深入乡镇街道开展家庭节水宣传,强化服务意识。同时按照区政府下达的2006年工作任务,结合我局的实际,制订了十个职能科室,四个事业单位职责工作考核内容,把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落实到每一人,使各项工作任务定性、定量,并进行量化考核。五是落实措施、强化监督,确保效能建设落到实处。开展“机关服务效能建设活动”的关键是要有成效,为了不使各项制度形同虚设,效能建设活动不走过场,我们突出抓了监督机制的建立。局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和检查落实情况的同时,我局充分发挥举报电话、信箱的作用,对发现存在的问题,由职能部门专职人员立即进行查处,并督促整改。
综观今年以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在水利建设、水政管理、水利改革、城乡供水事业、水利行业经济、机关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城市化建设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水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水利相对滞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圩区排涝能力目前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但与圩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近年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河道进行了清理整治,但总体看河道淤积现象依然存在,区域性河道整治步伐相对滞后;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但水质污染现象尚未有根本好转。种种情况说明,水利事业的推进成效将直接影响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建好水工程,管好水资源,保证水供给,优化水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2007年工作基本思路
做好今年水利(务)的各项工作,明确和落实明年水利各项任务,是水利事业良性、有序发展的不断延续。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除害与兴利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同举,开发与保护兼顾,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与配置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农村水利服务体系以及水务管理服务体系等五大现代化水务保障体系,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2007年度全区水利(务)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水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在建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工程;积极探索现代化水利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河道长效管护制度和措施,为创建全国生态区作出新贡献。
(一)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坚持以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方针,重点抓好防洪工程建设,加大淤浅河道疏浚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全区计划投入10800万元(不包括区重点工程),完成水利土石方750万立方米。具体目标任务是:
1、强势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完成武南河拓浚工程,总投资3.86亿元,全长约9.8公里,完成土方129万立方米,桥梁18座,主体工程预计明年5月30日前完工,汛期发挥效益;二是实施大通河西枢纽工程,计划投资3500万元,近期组织开工,明年竣工投运;三是实施孟津河整治工程。
2、集中精力抓好圩区治理。一是加固加高圩堤。今冬明春主要加固洛阳阳湖大圩和东尖圩、牛塘建设圩、寨桥联圩等圩堤共37处计43公里,新建石驳、护坡、防洪墙25.7公里;二是提高引排动力,改造病险闸站。针对近年来部分圩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对防洪排涝标准要求提高的现状,计划新(改)建牛塘庄桥站、横林顺庄站、芙蓉大圩采菱沟等排涝泵站22座,新增排涝流量25.6立方米/秒,新(改)建焦溪粮庄站、东安湖上老闸等圩口防洪闸17座。
3、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改造病危站房及塘坝工程。今冬明春计划建设防渗渠道207公里,其中:地下渠道39.6公里。
4、落实河道长效管护措施。河道长效管护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是确保河道整治效果的关键,今年全区已有107条计500公里河道实行了河道长效管护。明年我区力争实现900条1490公里河道实行长效管护。
(二)水行政执法方面:加快组建水务执法大队,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继续完善执法网络,强化执法力度,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水行政执法体系的良好运转;继续严厉打击非法取用水资源行为;加大收费力度。
(三)给排水管理方面:一是加快推进武进区域供水二期工程,包括取水、输水管道、净水厂、配水管道四个工程,总投资3.7768亿元,2007年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二是武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建进水泵站、沉沙池、选择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池等土建工程,总投资6800万元,2007年计划完成投资4900万元。三是镇域联网供水工程,新增用水户6万人,铺设DN100以上管道300公里。四是镇级污水处理厂,督促邹区、焦溪和郑陆在2007年底前完成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投运。
二○○六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