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一手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一手抓审计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共开展审计项目116个,其中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安排的审计项目5个,常州市审计局下达的审计项目14个,区定审计项目97个。通过审计,查出违规行为金额25736万元,增加财政收入15390万元,直接收缴入库750万元,要求有关单位和企业自行申报补税1045万元,向上级机关部门和新闻单位提交报送审计工作报告、信息69篇,被领导批示和录用31篇。审计工作为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力争“两个率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从规范财政财务管理、防止财政风险出发,着力抓好预算执行审计 在区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我局按照区人大和区政府领导的要求,加大审前调查力度,制定了审计实施方案。审计中,围绕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大对交通、建设、国土等部门资金的审计力度,围绕地税局收入组织、征收管理、规费收缴等,抽查审计了部分纳税企业。另外还就区镇两级债务、城区建设资金筹集、规费收缴使用、新型农村医保等六个专题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总的来说,区级预算执行情况逐年趋于规范,各部门内部控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审计结束后,审计结果分别向区政府主要领导、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得到区人大和政府的肯定,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区人大领导分别对审计结果作了批示,促进了审计建议的落实。 (二)从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出发,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 按照区政府提出的要求,我局与财政、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了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共组织对30多个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或决算审计,核减资金9810万元,发现并移交案件线索1件。在对武进中医院、规划展览馆装饰及布馆工程、郑陆消防队等重点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核减1399万元,核减率达23.88%。在对夏城路、武进大道、湖滨大道、森林公园、淹城入口、常武路景观绿化、青洋路、武宜运河、淹城初级中学扩建等重点项目跟踪审计中,根据项目进度,已完成送审金额59643万元,核减2964万元。在对312国道改道、大运河南移、南田公园、730地块、行政中心南地块、污染企业搬迁等拆迁项目跟踪审计中,已核减各类费用5447万元,其中特别是对城区污染企业拆迁跟踪审计中,面对13586万元的评估价,审计核减3740万元。审计后向区领导反映了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为区领导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规范了实施单位和部门的操作程序,降低了拆迁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在搞好审计的同时,我们对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探索,向上级审计部门上报跟踪审计案例8个,为全省跟踪审计现场交流会在常州顺利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出发,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去年,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共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7个,其中届中审计11个。通过审计,核实了单位的家底和债务情况,揭示了单位在内控制度、内部经济管理和财务收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单位制度建设、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防范意识,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了依据。一是抓好了审计成果转化,促进整改落实。我局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和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通报了2004年度37个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总情况;会同区纪检、组织、审计部门人员到有关单位抽查整改情况,有力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的落实。区政府转发了财政局、经贸局制定的《武进工业集中区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的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试行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了审计监督的透明度。会同区委组织部,先后将东安镇、漕桥镇、邹区镇、农林局、武进人民医院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班子成员中公告,接受班子成员监督。三是创新审计方法,做到“四个结合”,即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决算审计、绩效审计、内部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九月,常州市审计工作座谈会在我区召开,我局专题介绍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四)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强化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是继续加强对农村五件实事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对农村改水专项资金、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经过审计,肯定了成绩,同时也指出存在问题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引起了水利局、卫生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分别出台了相关制度,加强了管理。 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2005年对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审计了部分区机关、学校、医院等17个单位,查出违规行为金额1800多万元,审计中发现一件个人违法案件,并移交主管部门进行处理。通过审计,进一步规范了部门内部财务管理。 三是尝试了审计公告制度。农村改水资金审计和新型农村医保基金审计于去年上半年首次实行了审计公告,刊登在武进日报和审计网站上,公布了两项工作实施和完成情况、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等,同时将被审计单位对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也一并进行了公告,增加了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反映良好。 (五)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增强纳税意识出发,深化了企业审计 面对我区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的现状,我局及时调整企业审计思路和方法,以抽查为主,从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促使企业健康发展出发,与国税局、地税局密切联系,抽查审计了各类企业60多个,查补企业漏缴税款200多万元,要求企业自行申报补税1045万元。 (六)从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水平出发,认真做好内部审计指导工作 一是进行了总结表彰;二是下发了《2005年全区内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要求和任务;三是根据区纪委要求,配合“勤廉为百姓,清风暖万家”主题活动,与区农工办一起,组织乡镇审计所人员开展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目前该活动正在全面开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区内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或单位1236个,查出损失浪费579万元,纠正违规金额627万元,有577条审计建议被采纳,发现案件线索3件,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件,有关人员受到相应处理。全区内审人员中,湖塘镇审计所等4个单位和陈群一等9位同志受到常州市审计局表彰奖励。 (七)从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出发,全面推进“人、法、技”建设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全局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包括内审人员参加的培训300余人次。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力,组织部分业务骨干赴泰州市审计局进行了考察学习和调研,并邀请常州市审计局的专家来上课。去年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的项目达到了10个,向省、市审计机关上报审计软件应用实例1件,并受到国家审计署的表彰。 2.加强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一是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多下基层,深入审计现场,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指导。二是警钟长鸣,明确审计“八不准”纪律,加强对执行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同时聘请特邀审计员进行外部监督。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共进小康”活动,全局共与13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全局党员、干部踊跃捐款,捐款金额达16200元;挤出经费16万元,支持贫困村和联系镇的“三清”工程。 一年来,我局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审计任务繁重和力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层次还较低、力度还不大、深度还不够;三是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OO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