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建设局2005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年度整体工作目标任务,团结拼搏、克难求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力组织实施中心区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中心区是全区城镇体系的核心。面临宏观环境继续偏紧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坚持加快推进中心区城市建设不动摇,今年仍然延续了近年来高强度投入、大力度推进的发展态势。建设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承担了中心区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及安置房的建设工作和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经过系统上下近一年来的艰苦奋战,各项目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推进中心区城市功能迅速增强,城市环境和形象明显改善提升。年内经由建设局直接组织实施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亿元,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安置房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
(一)以市政道路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1、市政道路建设顺利进展。今年由建设局负责实施的中心区市政道路共有20项(其中13项列入区政府蓝皮书),总里程27.6公里,总投资9.3亿元。年内淹城路、鸣新东路、夏城南路等14项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其中滆湖东路、金鸡中路、虹北路(常武路-降子路)、降子路(延政路-永胜路)、永胜东路(常武路-降子路)、径一路(滆湖路-延政路)、府北路(广电路-里底路)、鸣凰桥及其引道、人民路东庄转盘改造等9项工程竣工投用,全年完成道路建设投资3.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5亿元。聚湖路、定安东路等6项工程由于前期拆迁不到位等原因,暂时不具备开工条件,区政府已调整进入下年建设计划,拆迁到位后建设局将加快组织实施。
2、绿化建设加快推进。今年是园林绿化事企分开的首年,中心区绿化建设和管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年新增绿地面积99.8公顷,其中新增公共绿地7.5公顷,新增单位绿地达到70公顷。建设局年内高标准完成了夏城北路、广电东路、金鸡中路等9条已建和新建道路的绿化配套建设,同时为配合区政府举办好“三大盛会”,积极牵头实施了常武路综合整治,在短短二个月时间内,与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合力推进,精心采取密植、添景、改造、提升等多种举措,推进常武路沿线绿化和景观品位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在“三会”期间,以崭新的面貌对外较好地展示了中心城区的良好形象。
3、路灯亮化和管道燃气工程较快拓展。今年中心区路灯配建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新建和改建完成金鸡中路、滆湖东路、延政中路等10条道路的路灯工程,总长近12公里,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管道燃气加快拓展,年内新敷设天然气高、中压管道67公里,建成LNG卸气站一座,管网覆盖武进大部分区域。
(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以来,建设局继续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精心打造中心区城市建设品牌,取得了积极成效。淹城入口区建设进入新一轮建设发展期,入口广场各项设施配建到位,气势恢宏,逐步形成为游客的集散地;古文化街区成片开发,餐饮文化街基本建成,街内旺阁渔村酒楼顺利开张,春秋茶楼、早茶楼、驿馆等建筑正在开展招商洽谈和装饰,不久也将开张营业。民俗文化街建设进展顺利,年内主体基本建成,传统文化街部分商业用房进入主体施工,加快进展;城市酒店、国际会所等配套功能建筑设施抓紧进展。淹城森林公园在去年完成一期1000亩绿化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开展野生动物园筹建的各项工作,争取明年10月1日开园迎客。年末整个淹城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近3.8亿元。南田公园一期启动实施,年内完成了园内地形调整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及景点建设将于明年7月基本建成。湖塘河整治工程正在开展污水提升泵站和截流管线建设,明年将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学城中央商业街一期竣工交付投运,形成为大学城区域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风景线和中心区新的商贸亮点。铜锣湾购物中心、五星级国宾馆、天豪商务大厦等重点工程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明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对于迅速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较快提升城市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拆迁安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5年中心区共完成房屋拆迁150万平方米,拆除民房5900户、企业81家。其中由建设局完成近2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按期完成了运河南移、常宁高速、淹城路、淹城入口区、730地块、湖塘纺织城、南田公园、中心区安置地块等重点部位的年度拆迁任务,确保了重大区域性交通设施、中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及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中心区安置房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包括上年结转的4个安置小区,年内有11个安置小区在建,其中大学城二期、聚湖、淹西等8个安置小区由建设局组织实施。安置房全年在建面积121.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9万平方米,年内竣工面积90.5万平方米。上年结转的大学城二期、府北、南河一期、南苑二期4个安置小区相继建成或交付使用,其中大学城二期、府北小区由建设局负责完成1559套安置房的分房工作。
(四)开发建设持续推进
2005年,中心区商品房在建施工面积9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70 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完成开发投资额13亿元,实现销售额16亿元。新城南都、锦湖公寓、中天名苑、阳湖名城等大盘、精盘加快进展或相继推出,其中新城南都一期基本建成,建成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中心区住宅小区普遍向“提高高度、降低密度”方向集聚、集约发展,总体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等现代家居特色。同时,湖塘纺织产业交易中心、阳湖广场等大体量商业设施基本建成,大学城中央商业街建成投运,功能配套齐全,富有现代感,大大增强了中心城区商业气息。单位开发建设也较快进展,大学城实训基地全面开工建设等等。上述项目的实施,较好改善了城区的空间结构,增强了集聚功能,大大提升了中心区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
二、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村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建设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统筹全区城乡协调发展。年内全面完成了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批。宋剑湖、西太湖和太湖三大水域保护开发概念性规划全面展开,全区镇、村布局规划工作按期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建设厅的验收,横山桥省庄村等首批6个现代化试点村规划基本完成编制。村镇详细规划覆盖率和编制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淹城杯”城镇单项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全年各镇共组织编制重点建设地段、重要开发地块、拆迁安置地块及绿化、广场等建设项目的各类详细规划720公顷,产生了一批优秀设计项目。规划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核发“一书两证”1055份,并推行了村镇建设工程放验线制度,进一步加大规划监察执法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对“两违”建设的查处力度。
在村镇建设方面,建设局围绕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推进“两个率先”的工作目标,积极引导各镇依据规划,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三集中”建设,促进村镇集聚集约发展、特色发展,创优村镇人居和创业环境。各镇以创建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创建标准,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和功能性公建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加快公寓式居住小区和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村镇全年完成房屋拆迁50万平方米,在建工程422 个、面积26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商品房49万平方米、安置房3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洛阳镇创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年内通过省级验收,遥观商业街、横山桥阳光山城居住小区、雪堰镇雪西标准厂房等项目被评为村镇建设示范工程。
三、全面加强建设市场管理,推动建设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建筑市场经济秩序日趋规范,建筑业发展再攀新高。2005年,全区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全区建筑业预计完成累计施工产值可望达到85.2亿元,比去年增长11.7%,累计施工面积1143 万平方米,增长36.6 %,其中新开工面积684 万平方米,增长31.7 %,竣工面积483 万平方米,增长10.7 %。今年建设局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联动,加快职能转变,在加强事前审批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事后监管和长效管理,注重行业服务,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审图中心积极采取人才引进和制度配套建设等举措,在提高审图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缩减了审图时间。招标办不断增加工作透明度,抓住完善评标规则、加强动态监管等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不良因素存在的空间。建工、建管、质监、安监等部门不断提高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的实际成效,在加大执法检查和查处力度的同时,通过发挥失信惩戒机制作用、加强条块联动等积极举措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和各方主体行为,并大力开展“双创”活动等载体建设,切实提升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文明管理水平。由于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今年全区建筑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房地产开发业持续发展,市场经营行为不断规范。2005年,全区房地产业累计完成开发投资额24亿元,商品房在建施工面积19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19万平方米,年内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20亿元。今年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以稳定房价为中心的房地产各项调控政策,主要抓住资质管理、预售管理、开发项目手册备案等关键环节,积极指导和引导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切实改善房屋供应结构,努力提升项目建设品质,在稳定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中获取合理的利润。并通过增强政策透明度、加强舆论引导等方式,积极稳定市场心理预期,促进市场需求理性发展。同时为增强对市场的监测和调控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着力推进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房地产业预警预报信息系统。
三是促进燃气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供用气的安全稳定。今年建设局燃气管理部门以宣传贯彻新出台的《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为契机,努力提高全民燃气安全防范意识,并加强对管道输送和储配灌装的分类指导和长效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强化整改,确保了全区燃气运行的安全稳定,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特别是管道燃气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年新敷设天然气高、中压管道67公里,燃气管网总长累计达385 公里,年内新发展用户1万户,用户累计达到2.5余户,全年安全供应天然气1950万立方米。
四是房屋拆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推行了拆迁项目的全程招标和机械化拆房,进一步加强了对拆房、评估等机构的监管,加大对拆迁政策和拆迁“六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协调解决好有关拆迁纠纷和争议,认真做好行政裁决工作,切实规范拆迁市场秩序和各方主体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国家、集体和动迁群众的合法利益。今年并协助区政府出台了新的征地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为下阶段更快更好地推进拆迁安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房产管理不断深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今年以来,住房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重点开展了区教育局直属学校教职工及企业离休干部住房补贴的审批工作,同时全区乡镇公务员及教职工住房补贴基本发放到位。全年共审批住房补贴1034人次,面积6.9万平方米,补贴金额1883万元。并根据上级精神,协同民政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调查工作,确定低保住户1098户。房产交易、权属登记一站式服务成效明显,全年共办理房屋产权登记7746宗,面积579万平方米,其中交易登记5344宗,面积128万平方米;房产抵押登记3584宗,面积395万平方米;受理房屋安全鉴定项目490个,鉴定面积105万平方米,完成白蚁防治面积14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不断规范,建立了企业退出机制,开展了“诚信物管”评比活动。全年收缴两项基金1563万元,累积余额达到5325万元。
五、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系统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建设局党委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以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为主线,以“率先在武进,党员当先锋”为主题,以“思想素质领先、工作效能争先、服务群众优先、发展业绩当先”为标准,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高质量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工作,建设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机关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明显改善,机关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为优化我区经济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今年建设局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例如中心城区现代化气息不浓、集聚功能不强、现代服务业水平需要大力提升。受土地、资金、拆迁等的影响,中心区市政道路和部分重点工程的总体推进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够,村镇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缺乏建设示范、典型,缺乏特色。村镇执行规划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违法建设时有发生。建设市场长效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村镇建设市场、劳务分包市场等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存在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切实加以改善和解决。
2006年城镇建设的工作思路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我区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在“十五”临近结束、即将启动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际,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对全区城镇建设响亮地提出了“一年全面展开,三年再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的总体要求,并确定了近三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目标,即重点加快“三城三区一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培育重点示范镇、村建设,以大气魄和大手笔推进全区城镇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阶段,为全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局作为城镇建设主管部门,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新的一年里,建设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强烈的机遇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提高建设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打造坚实的载体和平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中心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精做美重点核心区
中心区建设事关武进的对外形象,事关武进集聚发展能力的增强,事关全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区委、区政府将中心区建设提到了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决定举全区之力,集中力量建设14.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5.6平方公里的重点建设区,同时排出和确定了今后三年着力推进的商贸服务、功能性、房地产三大类、30个重大项目。这些重大决策的确定,充分展示了区委、区政府全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的魄力和决心。因此,建设局明年首要的工作是组织中心区建设,做精做美重点核心区这个中心区内核。力争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集聚人气,凸显中心区城市形象,打响武进新城品牌。
1、以骨架道路建设为基础,着力完善中心区城市路网体系
今后几年中,我局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按照“构筑骨架、加密路网、改善环境、提升水平”的思路,重点建设城市“八纵八横”主干道,加强与市区和对外联系干道的对接,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水平,加快融入常州市一体化建设。建设局将着力加快以淹城路、夏城路等纵向道路为重点的市政路网建设,尽快突破南北交通瓶颈;同时对武宜路、武南路、人民路等该拓宽的进行拓宽,对广电路、延政路等该贯通的进行贯通,对常武路、武宜路等沿线两侧景观该提升的进行提升,加快形成完善、完美的“八纵八横”路网骨架。同时组织续建和新建淹城路、聚湖路等总里程31公里、总投资规模10.6亿元的15条中心城区道路,进一步加密和完善城区路网体系,积极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提供配套。在上述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局将积极当好主角,抓紧做好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初能够如期启动建设,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早竣工。在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上,将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各种管线、路灯、绿化等道路设施同步配套建设,同时组建精干的工程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统筹协调、科学安排、严格监管,确保各项市政道路高标准、高质量顺利推进。
2、以“两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水平
按照区委、区政府 “营造生态环境、打造绿色武进”的要求,我局在今后几年中将加快实施环境绿化工程,积极实施绿色通道和景观工程建设,大力造绿建景,营造中心城区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增强中心城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一是精心打造淹城森林公园环境项目。强力推进淹城周边的房屋拆迁,加快建设进程,用一年多的时间建成开放淹城森林动物园,加快人工湖等绿化景点建设,尽快形成特色古文化街区,集聚人气。利用申遗做足做好春秋淹城文章,建成中心城区最大的“绿肺”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提升武进城市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二是全力推进南田公园环境项目。南田公园占地729亩,总投资2亿元,周边相临多个大型居住小区,明年建设局将集中力量,全力组织推进,确保年内基本建成,具备开放条件,给周边居民提供风景优美、自然生态的休闲娱乐环境。三是积极推进“五路一河”景观绿化工程。加快推进淹城路、武宜路、常武路、广电路、延政路两侧及湖塘河两岸绿化建设和改造,增绿造景,精心打造贯通中心城区的“四纵二横”景观轴。同时大力推进里底河、长沟河整治,形成清新自然的“绿带”景象。通过绿化环境的大投入、大建设,使我们中心城区所到之处均是宽阔的景观大道,成片的休闲绿地,清澈的河水,满眼的绿色,营造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
3、以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为抓手,做精做美重点核心区
区委、区政府确定的3大类、30个重大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区重点核心区内,且均为大体量群体建筑或标志性高层建筑,计划总投资约183.6亿元,2006年计划投入60.5亿元。这些项目的加快实施,必将迅速改观中心区的城市空间景观,营造浓郁现代都市气息,增强重点核心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外展示武进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还将迅速集聚人气,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武进经济的繁荣。在核心区和30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重点配合做好项目建设的推进工作,做好项目序时进度的督促工作,确保各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确保重点核心区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态势。并全力协调项目进程中的相关难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方提供优质高效的工程建设服务,提升建设项目的品位和档次。同时建设局将负责实施好其中的天豪大厦、铜锣湾购物广场、淹城国宾馆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重点组织好29层天豪大厦的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确保按时建成,争当中心城区建设的表率和标志性建筑的领头军,为做精做美重点核心区作出积极的努力。
4、以快速高效的拆迁安置为驱动,确保中心区建设全面纵深推进
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取决于快速高效的拆迁安置工作。根据初步测算,明年需安排近300万平方米的拆迁总量,开工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交付安置房必须达到60万平方米。建设局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区城市建设重点和建设时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拆迁管理与服务,加快转变拆迁方式,突出重点核心区、重点急需工程的拆迁,告别零星拆迁,通过成片拆迁来实现成片开发,确保拆一片、建一片、成一片,确保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拆迁要推进,安置是基础。明年,建设局将把安置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实抓好。重点抓好大学城三期、大巷、小留、金鸡、淹西、聚湖等新建、续建安置小区的加快建设和顺利推进,确保按时竣工交付,缩短拆迁户的过渡时间,保障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围绕重点,更快、更好地促进全区村镇建设
当前,我区镇、村布局规划和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市、区二级正在积极推进南北一体化现代都市格局和武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标志着我区村镇建设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建设局将根据两个“一体化”要求和我区近三年城镇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突出规划龙头作用,强化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通过示范带动、重点发展、特色发展等有效途径,着力推进村镇规划建设跨上新的台阶。
一是重点建设“5镇3村”。区委、区政府初步确定了横山桥、洛阳镇、邹区镇、横林镇、湟里镇等5个镇和焦溪镇牟家村、卜弋镇殷村村、横林中天小区等3个村为全区第一批重点建设示范镇、村。建设局将加大对“5镇3村”规划建设的指导力度,力争通过三年建设,使之成为全区城镇现代化示范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起到带动周边镇、村发展,促进全区城镇化的作用。
二是加快建设5个特色镇和12个特色村。积极推进焦溪古镇、横山桥生态镇、夏溪花木等5个特色镇建设,明年基本完成杨桥古村、太滆渔村等12个特色村保护建设规划,力争三年内特色镇、村初步形成特色形象。
三是抓紧规划建设5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和2个物流园区。明年上半年编制完成武西(武进西区及牛塘)、武东(横林、遥观、洛阳)、武南(湟里及东安)、武澄(焦溪与江阴之间)和武宜(漕桥与宜兴之间)5个重点工业集中区的控规。规划好横山物流园区,高标准启动实施奔牛物流园区。
四是整合提升7个专业市场和规划新建2个国内大型专业市场。力争用2年时间全面整合邹区灯具市场、夏溪花木市场、横林地板市场等7个传统专业市场,使之上规模、上水平;规划新建邹区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横林家具办公用品市场,使之形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专业市场。
三、严格规范建设市场管理,推进行业全面长足发展
明年建设市场管理将紧紧围绕城镇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为全区经济社会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是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条块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工程及责任主体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违规工程的处罚力度,确保全区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并重点针对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加强治本之策和长效管理的研究,全面实施建筑企业信用管理、担保履约等制度。并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重点加大对房地产开发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资质管理,切实落实项目手册备案制度、项目资本金制度、公建配套管理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预售关和交付使用关。并针对宏观调控,积极引导企业理性开发、良性开发,加大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房屋供应结构,更好地规避房地产开发风险。并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加强市场监测,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预见性和调控能力。
三是大力整治燃气市场。坚持“安全第一,防消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天然气管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重点加大对镇域范围管道及设施的安全巡检和属地协防力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规范液化气市场的经营行为,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切实加强对燃气经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消除在储存、运输、灌装、销售等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安全事故隐患,切实维护好广大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
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里,建设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准目标,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把我区早日建成“两个率先”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OO五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