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四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区2004年经济和社会事业重点目标及常州市局“三推进,一强化”工作重点,结合武进实际情况,全力抓好规划的研究、编制、管理和执法工作,求真务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切实强化规划研究工作,不断增强规划工作的前瞻性。 把握规划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加强对当前规划工作形势、趋势和思路的研究工作,是不断开拓规划管理的思路,有效推动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我局针对武进的规划研究工作较为薄弱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研究力度,为提升规划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初,我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常州市局下达的规划工作调研课题,结合今年我局工作实际,精心筛选,合理确定了今年我局规划研究重点为近期建设、城区特色和城市经营三方面内容,并组成了各课题调研小组,有效加强了规划研究工作的可行性、规范性。4月19日,我局组织召开了2004年规划研究课题座谈会,邀请南京大学课题调研小组对我局规划研究课题进行了专门调研,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分别向国土局、建设局、文化局、旅游局、教育局、财政局等区有关部门征求了意见,目前三项调研课题初步成果已顺利完成。此外,我局还组织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关于“武进中心城区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思考”课题研究论文。 二、继续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增强规划工作的科学性。 1、重点抓好了《武进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区概念性规划》的深化完善工作。《武进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区概念性规划》经过多次专家评审与论证后,已委托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对该两项规划进行了深化完善,现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武进发展战略规划》在4月1日武进规划展开展之际正式向社会公示,进一步听取了社会、群众对武进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于6月10日、6月30日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其先进的规划理念、科学的规划内容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7月6日,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武进发展战略规划》。6月25日,我们局组织开展了《中心区概念性规划》的汇报工作,征求了区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意见,并进行了公示。 2、加快重点项目、重要地块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常州市局下达的各项重点项目、重点地段规划编制任务,我局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确保责任到位、组织有序。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几项重点规划任务:一是组织完成了南田公园概念规划国际咨询,于今年5月听取了南田公园规划设计成果汇报,并形成了最终确定方案;二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拆迁力度、合理整合城区用地,对全城居民房和各私厂房进行了统一规划安置,在去年推出四块安置启动区的基础上,我局又于今年推出了大学城安置区二期、小留安置区二期、十里大巷安置区二期、淹西安置区、运河安置区、采菱新村二期、金鸡路地块、纺织工业园二期安置区、牛塘河西安置区、高新区龚家居民安置地块、贺北安置小区等十一个安置地块,拟定了每个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并办理了部分项目的选址意见书;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划定京杭大运河、312国道主线工程红线图和线外工程及代征用地红线;四是组织参加了各类规划方案的评审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3、组织开展了中心区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以来,我局主要承担了中心区排水工程、道路路网等十多项专项规划编制任务,主要有:一是委托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区道路路网、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初步规划成果已完成;二是配合区教育局完成了教育设施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7月份完成委托设计工作;三是通过协调,区水利局负责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的委托设计工作,于 7月份提交了初步规划成果。 4、继续抓好区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重要社会公共事业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以来,主要完成了青洋路、淹城路、星火路、鸣新东路、滆湖东路、延政东路、聚湖路等道路部分路段的道路规划;完成了武宜运河及运河管理处的选址;参与了西绕城高速选址、西绕城高速与联三告诉互通方案及其于其他各相交道路相交方案的讨论;完成了京杭运河武进段桥梁方案的讨论与选址完成了220 KV输变电站武进变与白荡变的选址;完成了东花园景观工程、110KV马杭变建设工程的审批;完成了管线普查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和招标准备工作。
三、努力完善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增强规划工作的服务性。 1、严把“一书两证”发放关。在做好“一书两证”的日常核发工作基础上,注重加快服务手段的创新,加强与其它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建立协调工作的机制,重点解决好规划的统一管理和高效有序运作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广泛性、及时性,虚心接受群众提出的好的建议,改良操作程序,加大规划管理工作透明度。今年以来,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88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7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1份、建筑面积164.5万平方米,涉及各类管线长度35.397千米,办理各类路线工程选址手续5份,办理配电间、路灯箱式变等市政建筑选址手续18份,配合国土局划定其他红线图54份。 2、做好重点项目规划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城区各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积极做好相关规划工作。一是完成武进全城区拆迁安置规划工作;二是进行京杭大运河、312国道南移改建工程;三是组织审查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安置区等规划方案;四是确定居住安置区、长虹村中心村、高新区龚家居民安置区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五是配合做好政法广场南地块住宅小区、金鸡安置区、淹西安置区、十里安置区二期等重点方案的评审工作;六是对武进区信用联社办公大楼、淹城中学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方案论证;七是对区政府、区国土局拍卖地块做了大量的配合协调工作。 3、积极推进“阳光规划”,做好规划公示和规划宣传工作。年初,我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开展讨论的基础上,拟订了《常州市武进区城市规划公示实施意见》,对规划公示的内容、方式、时间及组织实施提出了更为可行的操作办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有关单位实施。目前,《武进发展战略规划》和新城南都、四季新城、锦湖公寓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等规划均参照该意见面向社会开展了公示,特别是对热控小区商住楼进行规划批前公示后,及时开展效果跟踪,多次召开业主代表听证会、座谈会,及时地协调、解决该项目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4、加强批后监督管理工作。按照“三环节”管理的原则,从项目审批、中间检查、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验收项目,由分管局长带队,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认真核对原始资料和建设情况,并做好台账登记工作。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从严把关。1-9月份共验收项目27个,验收面积62.8万平方米,合格率98.5%。 5、全面开展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查清地下管线现状,建立科学、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档案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今年初,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局将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列入局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中,并拟订了《常州市武进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现该方案已由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有关单位。同时,我局初拟了《常州市武进区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现该办法正在修改完善中。目前地形图打印、管线初查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GPS、二等水准点建设单位招标工作也在开展中。 6、积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认真做好常规执法工作的同时,我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探索规划执法的新领域,并经常与局聘请的长年法律顾问朱红律师就执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规划执法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对规划工作的新要求及其存在的弊端等方面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七篇论文(监察科二篇,监察队五篇),其中监察科的《行政许可法利弊之我见》已投稿《常州法学》杂志。 7、不断加强牛塘镇、高新区南区、农发区规划管理工作。根据武政办发[2004]45号《关于调整牛塘镇、高新区南区、农发区规划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今年4月2日起,牛塘镇、高新区南区、农发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职能统一划归我局。按照文件精神,我局不断加强对以上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其中,为增强了规划工作透明度,我局组织多次现场办公会议,对规划报批资料、手续和程序进行了专门地指导,目前“一书两证”审批办理手续已正常开展;同时,完成了农发区、牛塘镇部分拍卖地块、安置地块的规划选址工作,并拟订了规划设计要点;组织开展了农发区安置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论证工作。 8、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为促进我区各工业园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局进一步加强了对进区企业的规划审批工作。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针对规划审批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局高度重视,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对湖塘镇鸣凰、城西、城东等三个工业园区2001年以来进区企业的规划审批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通过对该三个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析研究,我局提出了相关处理意见,并上报常州市规划局与区政府,为今后的规划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 四、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不断增强规划工作的严肃性。 1、理顺了规划执法队伍工作关系,加强了规划执法队伍建设。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常州市局的要求,积极与区建设局协调,实现了规划执法队伍的统一、集中管理,为城区规划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今年4月,我局聘请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有效加强了规划执法的咨询工作。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我局积极组织规划执法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及培训考试,有效促进了规划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2、建立完善了日常执法巡查制度,加大了城区主干道两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我区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城区拆迁力度明显加大,但与此同时,城区违法建设也不断出现,为及早发现违章苗头,及时查处违法建设,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巡查力度,将城区规划区通过主干道划片包干到人、责任到人,并建立了违章建筑日报、周报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章建筑的蔓延。今年以来,我局共查处违法建筑995起,共计292007.52平方米,其中拆除64939.87万平方米。 3、强化规划执法监察,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我局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办事,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规划监察力量,制定规划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违法建设的日常巡查,落实岗位责任,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对发现和举报的案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制止,依法下达法律文书,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通过规范规划监察工作中的一系列工作环节,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坚持依法行政,防止各类借公济私、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4、深入开展清临拆违工作。在区政府统一组织下开展“两违”清理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掌握违章建设情况。今年以来,共查处违章建筑602起,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章建设376起,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同时,从严办理各项来信来访举报案件。针对违法违章建筑的举报,我局明确办理责任人,及时组织实地踏勘,坚决按照《城市规划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行政,共接待群众上访721批834人次,办理上级批办信、人民群众来信26件,无一错办、漏办。 五、有序开展各项测绘工作,确保各类规划顺利实施。 1、全面推进各镇1/1000数字化地形图覆盖进程。行政区划调整后,武进作为常州特大城市发展的南翼,其城市建设的档次、规模均要求上一个台阶,今年我局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了数字化地形图更新工作。主要有:中心区近200平方公里1:1000数字化地形更新;开发区南区5平方公里1:1000数字化地形更新;中心城区23平方公里1:500数字化地形图更新正在进行中,有望在年底全部完成。 2、积极开展城区重点线路测量工作。完成了淹城路、延政路、凤翔路、凤鸣路等22公里道路断面测量;完成了淹城路、鸣新东路等13条道路共计30公里中心线的线路定位;完成了淹城路、青洋路、滆湖路及南区共5条供电线路近15公里的杆位定点工作。 3、做好各建筑物的红线定位及竣工补图工作。主要完成了新城南都、武南小区、小庙安置区、城东工业园区等建筑及围墙定位共计1600余个;完成了丰乐二期、十里安置区等地形图竣工修补约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