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二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把城区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城乡一体化水平”这一全年工作目标,把握重点,求真务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围绕城区建设重点,加快规划编制步伐。
(一)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基本顺利完成。大学城建设首期工程,征地5550亩,拆迁33万平方米,我局按计划于3月份完成了面积为78公顷的拆迁安置区规划设计工作;湖塘河整治工程,全长7.8公里,我局在4月底完成了概念性规划,并结合花园街和城中公园规划,深化形成了详细规划方案;花园街综合改造工程,长1450米,改造成商业步行街,我局委托南京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概念性规划及各详细规划,并提交区政府讨论通过;南田公园一期工程,项目总占地780亩,我局委托苏州园林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概念性规划方案,并通过区政府组织评审,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化,形成了详细规划方案。此外,我局还组织编制完成了高新区南区、城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详规、高新区南区扩大规划及其绿化系统规划,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及其拆迁安置规划、鸣凰工业园区规划、丰乐公寓二期规划、淹城拆迁安置规划、湖塘村工业园区和公寓房布点规划方案、大学城周边管线规划、横林—洛阳—遥观片区工业园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
(二)修编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早在99年3月开始,于2000年6月完成,并报常州市人民政府审查。随着近两年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高新区南区、大学城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增加,迫使已修编的城区总体规划急需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今年以来,我局花大力气,严抓这项工作,现已将高新区南区、城东工业园区及大学城等重点项目的规划纳入城区总体规划。目前,已与常州市规划局衔接,在常州市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将我区新增加的规划内容纳入常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
(三)完善深化了淹城保护规划。淹城规划总占地3800亩,我局于今年1月份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概念性规划,区政府于4月底讨论通过。目前,我局以“城内立足保护,城外合理开发”为规划原则,在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淹城入口与古文化街详细规划的编制、论证工作。
(四)圆满完成了2002城镇建设和服务业招商会的各项工作。在本次招商活动中,我局主要承担了武进规划模型馆的布馆工作,严格把好模型项目招标关、资料收集关和展馆整体布局关,统筹考虑,合理安排,使整个模型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客商了解武进,为武进吸引投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规范审批工作程序,优化规划服务水平。
(一)提高了规划审批效率。报建项目在窗口录入以后,为保证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科学性,我局推行了办公例会制度和建设项目联办会审制度,加强了协调沟通,形成了合力,共组织联办会审30余次,审议通过建设项目近200项。
(二)严把“一书两证”发放关。我局坚决执行《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申报材料,确定无误后才予办理“一书两证”,截止到11月上旬,我局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99份,面积约17827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89份,面积达7359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2份。
(三)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我局积极选派业务能力强、精神面貌好、服务态度优的业务骨干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为来访群众提供了文明热情和快捷高效的服务,所有承诺件均在承诺期内办结,真正做到审批公开、公正、透明,杜绝一切违法、违规审批。
三、加强批前批后管理,维护规划法律效应。
(一)严格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随着我区城乡建设的快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的水平对提高城市建设品位和档次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我局要求主要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先由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科初审,如有意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经修改完善,提交办公例会复审。重点项目邀请专家讨论,报市领导审定通过后,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加强批后监督管理工作。对已批建项目,我局能做好跟踪管理,通过定期现场踏勘,严格督促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建设,并通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证换正证,做好建设项目的竣工测量验收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意见进行整改。今年以来全区建设项目副证换正证69份,建筑面积57.5万平方米。
(三)严肃查处违法违章建设。今年,违法违章建筑数量呈上升趋势,我局针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违章建设,对照规划做出相应处理意见,并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至9月底累计查处违法违章建设549起,共计建筑面积80950平方米,其中申请法院强制拆除443起,计40553平方米。
四、推行项目负责人制,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一)逐步推行项目负责人制。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影响着规划设计工作的进度与质量,为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局以下属城乡规划设计院为试点,逐步试行了项目负责人制,将规划设计人员的收入与其完成的业务量直接挂钩,明确规划设计人员的职、责、利。这一制度的推行,有效增强了规划设计服务的主动性,加快了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进程,同时也提高了规划设计水平。
(二)努力完成各项规划设计任务。我局下属城乡规划设计院今年以来完成了78项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7项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其中,为配合市政府今年重点工程的建设,我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相继完成了大学城拆迁安置区详规、湖塘河综合整治概念性规划、高新区南区与东区管线综合规划及景观规划、高新区南区扩大规划方案等项目。
五、及时完成测绘任务,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
测量工作是全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类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今年以来,我局主要完成了城区及20个镇的采点测图及补图8.5平方公里(城区1.9平方公里,村镇6.6平方公里);进行了大学城拆迁安置区道路、高新区南区东西干道、花园南路、星火路、东方路、淹城步行街等道路中心放样,以及供电线路中心放样16公里;对8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定位放样;完成了12家企事业单位楼体的沉降观测。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规划法制观念。
(一)开展规划法律法规宣传。4月份,我局利用《城市规划法》颁布十二周年契机,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体,开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真正把法规和规划交给群众,有效提高全市人民的规划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规划法治意识。5月份,我局参加了市统一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村镇有关知识,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重点项目规划宣传力度。通过《武进日报》、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大学城建设、高新区南区工程、花园街综合改造、湖塘河整治、淹城保护开发等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连续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对城区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努力营造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规划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充分发挥规划展馆的宣传作用。今年,我局在组织市民参观、吸引公众参与上做文章,组织展示了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参与、支持和自觉服从城乡规划管理。同时,积极邀请外商参观规划展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七、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严抓思想作风建设。
(一)积极组织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我局按武发(2002)4号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区级机关“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全体职工思想作风有了较大转变,组织纪律观念有了较大提高,工作程序得到较好规范,受到了基层群众和建设单位的好评。
(二)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我局是新成立的机关。因此,我们首先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向局属各科室、各单位下发了学习制度、考勤请假制度等十一项内部管理制度,有效规范了全体职工的日常工作秩序。
(三)严格执行学习日制度。我局积极响应市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号召,重视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脉搏,年初制订了全年理论学习计划,利用周五的学习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同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听了检察院领导作的以反腐败斗争为主题的报告,观看了反腐败教育警示片,促进干部职工树立勤政为民、爱岗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