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化学作业 实现破“减”成蝶

2024-03-13

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交融点,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及时作业有利于学生及时梳理所学内容、促进知识迁移,也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双减”政策下,优化作业设计、 规范作业实施、加强作业的批阅分析,成为新时期作业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

优化作业的设计

优化作业类型的设计

按照教学内容设计课后开放性的作业。针对不确定的结论、探索性过程和模拟情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测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学习能力。

设计趣味性作业。设计富有趣味的实践性活动,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生活有机链接,用实践活动替代传统的纸笔作业,解救学生于题海,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价值观。

设计基于学科观念构建的作业。指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建立知识体系,再引导学生寻找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结,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提炼出学科观念和思想,形成“专家型思维”,实现知识在新情境中迁移应用。

设计学生可自主选择、自主设计的作业。学生可以完成老师提供的统一练习,也可以自编原创题,附上答案,在班级中开展小型学术研讨,在交流评价中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优化作业内容的设计

优化预习作业的设计。以文本阅读为主,针对教学重难点,编制适量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考题,特殊的教学内容,如定量计算,每一类计算设计一个尝试练习,以检测学生预习效果,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思维的突破点。

优化当堂检测的设计。每节课设计10分钟当堂检测,当堂检测重在检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控制难度,体现梯度,提高效度,分层设计。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的作业;整体规划作业设计,丰富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创新问题设计,多角度多题型考查重点知识,形成高通路迁移;全面建立“基础作业+弹性作业”的分层作业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

优化特殊阶段的作业设计。在期末考前一个月和新课结束考试后一周内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全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扎实基础,厘清综合性问题的关键思路,在关键阶段快速成长。

规范作业的实施

统筹作业总量。以完成时间为度量,当堂检测8分钟的量,课前预习15分钟,课后巩固练习15分钟,周末练习30分钟的量。杜绝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合理布置作业。以周为单位,作业布置讲求计划性。因材施教,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体现作业的差异性,倡导老师指导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确定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调整,发挥作业反馈、评价、激励的功效。采用限时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作业效率。

加强作业指导。采用整体教育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指导。在教学中加强对全体学生作业习惯、态度、规范等引导,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备课质量,关注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培养,改善作业效果。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课后时间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加强监督与管理。学科部统一作业内容,统一评价标准,公开网络扫描结果。不布置额外作业,不让学生购买任何教辅资料。

优化作业批改。在全收全批的基础上做到全班50%面批。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用画圈、划下划线等符号代替“×”,留下激励性或指导性的评价。研究学生答题情况,发挥作业的激励、反馈、调整、改进功能,把握学生知识盲点、能力弱点,及时开展精准的补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