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对照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在后续工作中,区卫健局也将围绕推动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全力谋划,完善全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传播工作,加强中医药专项人才的引入、挖掘、培育工作,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新模式,中医药文化融合家庭医生签约,并通过建设中医馆、中医特色科室、中医阁,将中医药元素延伸到最基层。
|
白羊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我区基层中医药工作情况如何?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如何凸显中医药优势或创新发展?
|
答:目前武进有1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即武进中医医院。目前,全区有8家基层医疗机构与武进中医医院建成医联体,有力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了武进区三级中医医疗保健网的“龙头”作用。
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100%,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针灸、推拿等中医临床科室,配备中药饮片柜、调剂台等中药设备以及300种以上中药饮片。近年来,1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省级标准中医馆建设工作,在走廊、中医诊区显著位置悬挂中医人物画像,张贴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宣传氛围;免费向群众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中医科普知识讲座;定期组织乡镇中医药人员到中医医院和上级中医医院学习、进修和培训,同时利用每月乡村医生例会传授中医理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及防病治病知识,定期深入村卫生室指导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网络的作用。
全区145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了针灸针、火罐、刮痧板、TDP神灯等中医基本诊疗设备,配有中成药50余种,配备100种以上中药饮片或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配送,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基本和必要条件。近年来,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村医、驻村护士”上岗前均需在武进中医医院培训10个月等措施,使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同时,通过下发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举办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组织中医药理论知识考试等活动,使乡村医生能熟练运用中医药开展医疗保健,熟练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上达到能防能治、能中会西的要求,基本适应了农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我区正积极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有一家建有中医阁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
初心:目前在各种领域消费,老百姓都习惯了手机支付,我知道在武进医院、武进中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可以做到,但在有的乡镇还不能实现移动支付,想问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解决?
|
答:2019年7月,区卫健局与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共建智慧医疗项目,拟利用5年时间,分步实现我区医疗卫生单位银医通、自助医疗服务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建设,核心就在于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为患者就医、医生问诊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至今年6月底,武进智慧医疗项目在我区相关医疗机构已投放自助机130台。目前在武进第四人民医院开展项目建设试点,预计8月底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成自助医疗服务、银医通对接上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开项目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二级医疗机构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明年年底完成武进区区属所有医疗机构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完成与“就诊一卡通”“医疗一账通”平台对接,实现支付宝、微信、银联、居民健康卡多种线上支付方式,实现自助预约挂号、报告查询、自助打印等功能,并可以实现与市级医疗机构互通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