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
发布日期:2024-02-08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简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经发区),位于西太湖(滆湖)北侧核心地带,管辖面积70.5平方千米(含滆湖水域14平方千米),沿江高速、常泰高速、312国道等干线公路,常州城市西高架、延政西路、长虹西路等城市主干道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交通便捷。2006年成立武进经发区,2013年常州市武进生态休闲区更名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与武进经发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15年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拥有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常州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常州西太湖产业学院等产业载体与科创平台,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点平台。园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85亿元,比2022年增长11.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1亿元,增长9.7%;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98.6亿元,增长1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增长19.2%。2023年,园区入选首批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园区,全省唯一;获评中国科协海智国际研发社区;常州石墨烯小镇作为全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正式授牌。

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常州市几何中心,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在此叠加,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平台,是常州“两湖”创新区规划的核心区、“长三角中轴枢纽”的主阵地。内外交通便利,东有城市高架、常泰高速、312国道,南有沿江高速、南沿江高铁武进站,延政大道、金武快速路等城市主干道穿园而过,改造中的腾龙大道将直达常州机场,高铁常州南站中央枢纽正在规划建设,新京杭高铁、苏锡常都市快线和城市轨道交通将在园区十字交汇。

生态环境优美。园区因湖得名、临湖而兴,濒临总面积177平方公里的苏南第二大湖——西太湖(滆湖),拥有14公里黄金水岸线和第八届中国花博园。“两湖”创新区核心区规划了环城公园“十全十美景”,园区生态廊道、城市绿道、景观河道、郊野公园互联互通、错落有致,水域面积、绿化面积分别超30%和40%,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湿地公园。

产业特色鲜明。大力发展“一高四新”产业。高端医疗健康,加快打造“西太湖1号产业”,重点发展高端医疗装备和医疗器械,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健康医美等高端医疗服务和医疗旅游,成功打造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国家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聚了500多家研发制造和服务企业。新材料,发展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碳复合等先进碳材料,以及高端膜材料、节能与防护材料,集聚企业200家。其中,石墨烯战略新兴产业首创全球“14项第一”,建成了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形成了设备制造、原料制备、下游应用的产业链,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常州新型碳材料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新能源,差异化发展氢能产业,规划建设“常州氢湾”,努力打造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同步布局动力电池及核心材料、锂电装备、新型储能设备、新能源车辆项目。新智造,聚焦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服务化,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集聚了海鸥、腾龙、联德电子、嘉轩智能等一批行业龙头、隐形冠军。新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文化旅游和科技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商产业园、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创投示范区。龙城金谷(南区)集聚基金等机构660家、注册资本580亿元。近年来成功打造了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体育IP和西太湖国际音乐节文化IP。

产城融合发展。延政路以南,规划滆湖科学城,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滨湖生态景观和未来城市社区,布局了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南医大常州校区等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国际教育名校威雅实验学校、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西太湖医院、西太湖外国语学校、华师大附校、万丽酒店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中部片区,建设常州高铁南站,培育TOD经济圈、高铁商务区,服务好常州大学整体发展,建设城市邻里中心、科创街区、医疗健康产业社区、创投公园、会展中心。长虹路两侧及北部片区,与嘉泽镇共建联动发展区,推进城镇更新、园区更新、农村更新,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工业邻里中心、城市田园综合体。

进入“两湖”创新发展新时代,园区将牢固确立“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目标愿景,全面聚焦“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的核心定位,加快建成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版权所有:www.w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