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四院: 筑牢基层卫生服务堡垒 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024-01-12

“以前做核磁共振,要先去大医院预约,经常要跑二三趟,现在在家门口的医院,只需提前一天预约,还有三甲医院专家为我看片子,这才是为老百姓提供的实实在在的便捷啊!”在武进四院放射科,76岁的周婆婆在女儿的搀扶下笑呵呵地说道。

近几年,武进四院对照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和二甲综合医院基本要求,抓紧抓实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重点推动内镜诊疗中心、妇女儿童诊疗中心、中医诊疗中心建设,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硬件+软件 持续完善服务功能

基层卫生是卫生健康事业的根基,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武进四院积极响应“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服务模式,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诊疗环境,在硬件上有了跨越提升。2023年3月,内镜诊疗中心又新添置一台胃肠镜仪器设备,有效缓解患者排队等候的烦恼。目前,医院消化内科作为常州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配备高清电子胃肠镜和麻醉机等设备,能自主开展无痛胃肠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快速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诊疗技术,为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危急患者提供了强力支持,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现代化设备带来的便利。

在武进四院,中医馆作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核心场所,近年来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累计投入35万元的装修改造资金,极大地改善了中医馆的诊疗环境。凭借硬件设施的升级和服务的不断改进,2022年中医馆被评为省级五级中医馆。

如果说硬件设施是基础,那软件实力就是灵魂。多年来,武进四院在软件上狠下功夫,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一是积极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注重人才培养,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开展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每年选派青年骨干人员外出进修。二是有效运用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医院就诊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三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特性化服务,如为老年人提供绿色就诊通道,门诊大厅设置医保一站式服务窗口,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承上+启下 互联共享发挥支点作用

武进四院作为一家致力于服务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近年来与武进人民医院、常州二院建立医共体,在资源整合、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一家人、一盘棋”的格局。上级医院定期选派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专家到基层开设专家门诊,通过查房带教、开展手术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023年,武进四院与武进人民医院建立了神经内科联合病房,通过这一合作模式,适宜的患者被收治到联合病房,由双方共同管理。这一举措明显带动了武进四院专科建设步伐。此外,通过完善落实双向转诊制度,武进四院畅通患者“上转下转”分级诊疗通道,有效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据统计,2023年,共上转门急诊患者127人次,住院患者21人次,下转30人次。

今后,武进四院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医院将进一步探索与上级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