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网融合”构建社会全域治理“湖塘样板”

发布日期:2022-01-17

自2018年成为网格化集成管理的试点镇以来,湖塘镇始终坚持把网格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三网融合”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综治网格、城管网格、警格”三支队伍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切实提高精密预防、精细管理、精微服务、精准治理的能力水平。

细分区域“精密预防”定人定岗职责明晰

按照“属地管理、规模适度、界定清晰、方便服务”的要求,经过对全镇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网格科学合理划分。目前全镇45个社区,共划分综合网格273个、专属网格63个。同时,以道路中心线为边界,进一步绘制完善网格电子地图,切实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

人员分配主要利用社区现有工作力量,同时加强对各部门条线协辅人员的整合分流配置网格人员。由社区书记担任本社区的总网格长,共45人;每个综合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共273人(其中包括由专职网格员兼任的社区网格联络员45人);每个专属网格明确一名网格联系人(由专职网格员兼任);在市长效管理考评区域内的综合网格再配备一名兼职网格员,共215人;每个城管网格配备一支中队,共分6支中队160人;确保每个网格工作有人落实、责任有人认领。全镇配备“全要素网格通”291台,便于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及时高效地开展入户采集信息、上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等巡查工作。

另外,还新设置了多重人员角色。除原有“总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外,新增“党政领导、部门副职、综合管理中队、中队巡查员、找茬团”等,让全镇各部门全面参与到社会治理、长效管理、城市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有效拓展了网格管理的覆盖范围。

多方联勤“精细管理” 盘活资源共治“顽疾”

长期以来,鸣南片区存在较多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等“顽疾”。今年11月,鸣南社区网格牵头,联合城管部门、鸣凰派出所警务人员连同本社区全体网格员对鸣南社区开展“三网融合”综合整治行动。在发放温馨告知书沟通协调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划分成三组:网格员清理辖区内的乱堆放、毁绿种菜,修复被破坏的绿化带,运走积存垃圾;城管执法人员劝导商铺经营者室内经营,将严重占道的杂物搬走,并将居民私加的地锁、水泥墩逐一拆除;交警部门对兴隆街主干道乱停车进行整治,并划好交通标志线以及停车位。“马路宽敞了,环境也整洁了,给我们的出行增添了很多便利。”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这次行动充分展现了“社区综治网格、城管网格、警格”三支队伍联动协作的网格质效。湖塘镇还成立了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在广告破损、公交站台信息杆等争议问题出现时,经领导集体研究商讨后流转处置。镇建设、环保、安全、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也充分利用网格员队伍,联合开展业务工作,不断提升网格集成工作质效。2020年以来,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司法局以及湖塘镇“四方共建”,整合法官29人、检察官13人、警官39人、律师44人等精干力量,“三官一律”进网格模式基本形成。今年10月底,区检察院也与湖塘镇签订了检察官下沉网格共建协议,完善网格治理的新格局。

数据互联“精微服务”  响应迅速高效流转

为更好地融入“大数据”管理模式,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重新整合开发网格通App。除原有“专职网格员版”外,新增“领导网格版、部门网格版、城管巡查员版”App。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网格员可以及时拍照上传至“三网融合”App,由网格中心接单员接收后,第一时间安排给相关部门、社区网格进行解决,实现高效精准流转。“在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居民发现乱晾晒、乱张贴、广告破损、违章充电等问题时可以通过扫码在App里上报。经过App派单后,网格员在App内看到居民反映的问题,根据线索去解决。”湖塘镇大学新村二社区第七网格网格员纪小芸说道。

为了让更多居民知晓,湖塘镇北庙桥社区的网格员们时常带着“百宝书”《三网融合网格工作手册》走街串巷。同时,普及防诈骗相关知识及垃圾分类细则、发放食品安全调查问卷等。网格员们还为各自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微信网格群,不仅提高了宣传效率,还让社情沟通更为便捷。

同时,网格中心鼓励各社区采取“微修复”等手段,通过简单快速的修复方式,对问题小的井盖、道板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将工作做到细微处、落实在实效中,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截至目前,全镇网格累计上报服务管理事项29030件,办结28667件,按时办结率达100%。通过增设上报人员及渠道,全方位反映湖塘镇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文明城市及长效管理等工作方面,事项抽查质量相对以往明显得到大幅度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吸取现阶段的工作经验,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加强专业培训,优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网格各项工作制度,推动三网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常态化运行。”湖塘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王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