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8月10日召开的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到七个“坚持”、七个“勇当”,切实扛起“在全市挑大梁”的首位担当。
坚持拥湖发展 勇当“两湖”建设领跑者
要做好谋篇布局“大写意”。聚焦“1358”战略框架,一体谋划生产布局、生活环境、生态空间“三生融合”,一体推进交通、水利、公共配套、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要描绘精致细腻“工笔画”。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楼宇经济集聚高地,紧盯常州南站枢纽、腾龙大道、“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市健康驿站、南医大常州校区等项目,实现“两湖”地区形象大变化、功能大提升、潜力大释放。要打造青年双创“首选地”。抢抓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机遇,打响“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人才工作品牌,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标杆区、天下英才干事创业首选地”。
坚持改革开放 勇当创新发展急先锋
要激活创新引擎。实施“科技创新燎原计划”,探索与科教城融合发展的“大创新”格局,加快中以数字谷、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冲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壮大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龙城金谷(南区)建设,引导更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要释放改革动能。深入落实《武进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以营商环境的“进无止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发挥开发园区对外开放主窗口作用,稳外资稳外贸,实施更高质量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坚持产业强区 勇当转型升级排头兵
要着力攻坚产业项目。引进一批总部型、基地型、平台型高端产业项目,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科创类项目,支持本土企业推进技改催生项目、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深化合作嫁接项目。推进“危污乱散低”企业出清提升行动,打造具有武进特色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要着力壮大产业规模。紧扣全区“95X”产业体系,落实区领导挂钩联系特色优势产业链机制,创新实施智电汽车、机器人、医疗健康等产业专项政策,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着力推进产业转型。以“智改数转”为关键抓手,加快传统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建设和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聚力现代服务业复苏,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民生为本 勇当共同富裕新典范
要以更大力度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深化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打响“创富武进”品牌。聚力“一老一小”,推进30项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享受更优质、更均衡的公共服务。要以更高标准打造文旅融合高地。推进武进图书馆总馆、西太湖国家体育公园、长沟河体育公园等重点项目布局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打造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西太湖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文旅组团,加快实施春秋淹城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办好“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打造更多文旅新“IP”。
坚持协调发展 勇当城乡融合样板区
要交通网络再升级。推动常泰铁路、苏锡常城际、花海大道等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大力开展精品示范路整治提升。要城市更新再提速。系统推进街区形象塑造和基础改造,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和精品街道建设。要乡村振兴再加力。锚定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发展目标,切实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要文明创建再深化。推进文明城市、城镇长效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融合,争创文明城市的区域典范,不断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 勇当绿色低碳先行军
要开拓低碳发展新路径。贯彻落实全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重点领域专项方案,大力实施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土壤固废治理,加速完成土壤污染地块情况调查。要打造生态绿色示范区。深化生态绿城建设,规划建设百里环湖绿道、西太湖中央公园、沿滆湖新孟河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守护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
坚持治理提效 勇当和谐稳定护航员
要全面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加快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要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职,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扎实推进依法治区。要全面激发数字治理活力。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控全链、一网掌全城”,打造“一镇一品”网格化创新社会治理亮点。要全面筑牢平安稳定防线。深入开展“四查一帮扶”走访,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深化扫黑除恶斗争,做好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化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