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洛阳镇岑村村:产业花开富乡邻

发布日期:2022-03-22

乡村名片

岑村村位于洛阳镇东南,2020年实现销售产值17亿元,村级集体收入超19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35万元。岑村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妇女健身示范站点、国家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健康村、江苏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各级各类荣誉足有100多项,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村”。

小康故事

金秋时分,岑村村集体工业园内一片繁忙,一边是设施齐全、马力全开的现代标准化车间,另一边,一座14000平方米的新厂房即将建成投用。

然而,曾几何时,这里却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2007年,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才100多万元,经济发展、民生事业在全镇处于中下游水平。

穷则思变。那一年,经全体党员大会选举,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蒋健当上了岑村村党总支书记。

“做村书记也一样要懂经营、善管理。”企业家出身的蒋健,深知集体经济的最大来源是工业经济,要牢牢把握“产业兴旺”这个关键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动力和基础。

岑村原有的工业园区,不仅环境脏乱差,而且土地利用率低。2013年,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对工业园区进行停产整改、统一规划、提档升级。拆除旧厂房,统一建成标准厂房,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筛选优质企业进驻,建成标准化车间2.4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占地近50亩的岑村村集体工业园。

如今,全村有大小企业46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家、超千万元企业11家。这些企业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更为整个村庄的繁荣加重了筹码。

一业兴,百业旺。得益于村集体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岑村村积极利用工业反哺农业、夯实农业产业根基,不仅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更实现了一、二、三产齐头并进。

近年来,岑村村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旅游农业,建设休闲旅游生态园。

为提升土地流转集聚水平,放活土地经营权,岑村村积极转变土地经营方式,以申报开展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改革试点为契机,成立了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2018年,针对部分村民小组土地闲置、收益不高等问题,村里组织村民将零散出租的闲置土地统一集中起来,集体流转550亩地,其中320亩种植水稻(小麦),150亩种植苗木,30亩种植蔬菜,50亩规模养殖水产。采取村集体、村民小组、岑村农业有限公司入股经营模式,以村委为主体,开展种养结合生产经营,当年实现水稻亩产950斤、蔬菜亩产4000斤。

入股村民当起了“甩手掌柜”。村民金梅英告诉记者,自家的农田流转给了合作社种植水稻,“农忙时,我们就等着合作社的收割机把稻子收上来,统一烘干后分米。”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了村民1000元/亩的保底收益,部分收成作为福利直接发放,部分销售后用作年终分红和来年生产再投入。

从产业兴旺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的岑村村民,正齐心协力谋发展、当先锋,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岑村的村民们,都习惯叫村党总支书记蒋健为“老大哥”,一声“老大哥”,是村民对这位企业家书记的认可和钦佩。从企业家到村书记,蒋健把角色转换得很好;从出了名的落后村到有口皆碑的“明星村”,蒋健用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村庄,让岑村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