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街道办事处,文旅产业办,机关各部门(国有公司):
经研究,现将《2021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环保网格化监管检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确保监管成效。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1年1月1日
2021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环保网格化监管检查方案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结合网格化集成管理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园区“花都水城、科教新城、健康乐城”的战略部署,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减少环境隐患,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产业园区加快向滨湖新城转型。
二、目标任务
对照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复查评估意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网格化集成管理和环境应急管理的相关要求,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前移,实现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防止和杜绝较大以上的环境污染事件,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可控,全年环保工作位列全区、全市前列。
三、监管方案
1. 独立网格动态管理。为巩固2020年网格化检查成果,由经济发展局组织,各社区(村)、板块管理部门配合,定期对独立网格(见附件)企业进行复查。动态更新企业清单和环保档案,督促企业及时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发现严重环保违法行为的,报上级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2. 环评预审现场复查。由一级网格管理员组织,二级网格管理员配合,对网格内预审的环评项目开展现场审核。改扩建项目开展原有项目复查,租赁项目开展地块已建项目审查。现场复查须签署审核意见,严控“散乱污”项目补办手续。
3. 重点企业环保服务。对照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清单,积极开展环保服务工作,采用现场调研、技术研讨等方式,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存在的环保管理不足和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促使企业及时跟上最新的环保管理要求。
4. 重点区域质量提升。针对靠近国家、省、市各级环境质量监控点的污染物排放源,通过网格化监管,加密巡查频率。在保证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以查代训促提高,引导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5. 信访投诉长效管理。对被举报投诉的企业,查证属实的,定期开展“回头看”,关注信访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是否举报点有同类型环境问题导致重复信访。
四、监管内容
1. 项目环保手续情况。企业建设项目是否通过环评审批,实际生产是否与环评审批一致,建成项目是否通过环保“三同时”自主验收,生产项目是否办理排污许可证,环保设施是否通过安全评估。
2. 水污染防治情况。排查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接管工作,是否存在雨污混流或雨污分流不彻底等情况,是否办理排水许可证。存在工业废水的,生产废水预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尾水是否达标排放,设备运行台账是否完整齐全。
3. 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排查有工业废气产生的企业,是否废气产生工段都配套建有废气处理设施,已建废气处理设施的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尾气是否达标排放,设施处理效率是否达到减排要求,设备运行台账是否完整齐全。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情况。排查企业是否建有独立的危险固废和一般固废收集储存场所,是否建有危险固废规范化管理台账。危险固废是否及时委外处置,是否符合减量存储要求。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由园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牵头,认真研究部署,制订工作方案,各社区(村)和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加强沟通协作,及时上报信息,加强环保宣传,形成工作合力。
2. 完善联动机制。经济发展局牵头建立环保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方案;协调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经济发展局联合环境执法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对联合执法行动进行统一行动和调度;对移交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协调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3. 完善成果应用。完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对所有检查的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将企业基本信息、建设项目情况、污染防治设施情况、现场检查情况、违法行为处理情况等记录在案,有据可查、长效监管。
附件: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环保独立网格清单
附件
常州西太湖产业园环保独立网格清单
复查计划 |
独立网格 |
配合单位 |
二月 |
北部标准厂房 |
伟驰集团 |
三月 |
原民营工业园 |
伟驰集团 |
四月 |
礼河老街 |
蠡河社区 |
五月 |
医疗产业孵化园 |
伟驰集团 |
六月 |
石墨烯科技园 |
伟驰集团 |
七月 |
智慧园 |
伟驰集团 |
八月 |
长汀村 |
长汀村 |
九月 |
聚新家园社区 |
聚新家园社区 |
十月 |
仕尚村 |
仕尚村 |
十一月 |
交大科技园、常大科技园 |
科技园公司 |
十二月 |
河头村 |
河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