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长效综合管理是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不仅有助于提升城镇“颜值”和“气质”,还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何长效保持城镇之美?湖塘镇系统谋划,分步实施,聚焦测评体系要求,加快薄弱环节改善;及时查漏补缺,织密基层治理网;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新模式。
锁定问题清单打好集中治理“攻坚战”
干净、整洁、有序……昔日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的周家巷菜场如今焕发出新的面貌:非机动车停放有序,菜场环境安全舒心,摊位菜品新鲜卫生。今年以来,湖塘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城镇长效综合管理为抓手,对标先进城镇标杆,积极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通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解决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针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市容市貌等问题,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以老百姓最重视、最亟待解决的市容“五乱”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扫街行动”,道路逐条过,问题逐个查,力争让城市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提升。6月上旬,“扫街行动”在湖塘城区范围内全面铺开,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辖区特点,做好“加减乘除法”:“加”强措施,狠抓主干道环境;“减”少盲点,严防背街小巷“五乱”;“乘”风借力,强化市容整治力度;“除”去隐患,防范潜在违章行为,保证行动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共“扫街”118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4224辆,增划非机动车停车位线3120米,清理乱张贴、乱涂写894 处,清理乱堆放739处,规范占道经营385处,清理违规接坡12处,上报道板、井盖、护栏等各类设施破损51处。发放温馨告知书216份,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95份,清理地锁、地桩、锥形桶438个,督促店家清理地面油污16处。
接下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对前期“扫街行动”成效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扫街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从“细、微、小”处入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管态势,力争达到“一日一小变,一周一中变,一月一大变”的效果,切实让市民感受到市容环境的变化和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现在已经很少有占道经营的商贩了,出入这些街道再也不堵了。”家住星河社区的王女士说,“执法队员每天都会巡逻,看见路边有摆摊的就劝说他们离开,周边环境好了,出行方便了,住得也更舒心了。”
落实“三网融合” 打好巩固成效“持久战”
城镇长效综合管理需要“内外兼修”,既要打好集中治理的“攻坚战”,更要打好巩固成效的“持久战”。
织好网,优化网格设置。10月起,湖塘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三网融合”试运行工作,构建起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科学合理划分综合网格273个、专属网格63个,实现“社区综治网格、城管网格、警格”三支队伍联动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每个网格工作有人落实、责任有人认领。同时,将辖区内的人、地、事、物划入网格,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原则,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目标,推动基层治理网格覆盖从“有形”到“无形”的拓展。
撒好网,强化巡查采集。湖塘镇网格员履行“巡、采、宣、办”职责,针对环境治理、城市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分类采集,能及时办理的现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事项,将采集的问题以照片、文字描述的形式上报后,进行问题统一受理、案件统一分派。
收好网,开展全面整治。湖塘镇各社区、单位着重围绕对标达标,全面自查公益广告、文明实践类各项指标,特别是针对农贸市场及周边停车秩序、飞线充电、犬只管理、小区楼道、文明出行,以及科教城片区等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开展高密度、多轮次检查,举一反三、不留死角、不留盲点、逐项整治。
强化宣传氛围打好全民参与“主动仗”
“现在规划了停车位,车子再也不乱停放了。”“菜场环境好了很多,周边的流动摊位基本没有了。”如今,走进湖塘镇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令人舒心的景致,“街在景中、景在街中”的美丽城镇形象在眼前徐徐展现。
为动员全员参与城镇长效综合治理,共建美丽和谐幸福家园,湖塘镇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典范性文明城市创建与长效管理工作要求和成果,印发了《湖塘镇三网融合网格工作手册》,明确文明城市测评指标、规范标准、应知应会知识;组织网格员、物业、志愿者等在各小区、沿街商铺、农贸市场走访,并发放《2021市民文明宣传册》,大力普及文明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前期整治、后期维护,城镇长效综合管理没有休止符。下一步,湖塘镇将加大力度对主次干道、商业街、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路段区域突出问题进行整治,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同时,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工作,实现工作向细落实,有效提高网格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奋力推动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