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两单一响应” 为基层善治赋能

发布日期:2021-11-14

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我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建立“12345”工作法,让“社区点单、镇街下单、部门响应”的“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真正落地生根,为基层善治赋能,使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加高效。

百姓出卷 疫情防控下的民生情怀

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深化“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的“快进键”,也成为检验武进创新基层治理的现实考卷。

“我肚子疼了,要现在去医院吗?”11月5日晚上8点36分,家住湖塘御城小区的孕妇李珂在“武进封控区孕妈妈群”内,向区妇计中心的工作人员李黎求助。

得知情况后,李黎第一时间与御城应急医疗救助服务队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在安抚好孕妇情绪的同时,与疫情防控孕产妇定点医疗机构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对接,打通绿色就诊通道。晚上9点24分,李珂由专用120救护车转运至医院;11月6日凌晨3点多,顺利生产。

大到生产急救,小到物资需求,像这样“居民吹哨,部门报到”的例子,每天都在封控小区里发生。基层点单,区、镇各部门第一时间“接单”,迅速明确定位、强化责任、主动履职。

按照“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启动快速响应预案,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并紧急下拨10万元党费支援一线抗疫;湖塘镇领导干部全员出征,挂帅11支党员突击队,深入社区一线靠前工作;区卫健局紧急集结医护力量,11月3日—11日,共为封控区、管控区以及隔离点90余位居民提供了及时的紧急医疗服务,并协调医务人员进驻封控区提供医疗保障,完成电话咨询1212人次、就诊522人次;武进公安分局连夜成立应急指挥部,80余名机关民警第一时间奔赴御城小区,全天候保障安全,及时抽调500多名警力,落实开展数据核查、面上封控和隔离点执勤等工作;区商务局建立米面油等物品市场监测制度,召集13家商超农贸市场、生活物资保障重点单位召开保供会议,每天组织货源供应涉疫小区,确保群众生活无忧……

基层答卷 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答好基层治理这张时代“考卷”,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这道“附加题”,更要解好创新治理这道“必答题”。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老百姓遇到难处往往不知道找谁反映,遇到的问题也往往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但在西湖街道,市民如果发现井盖破损、高空坠物隐患、社会噪音等问题,不用再为向谁反映这些问题而发愁苦恼。这得益于街道打造的“智慧社区”平台,通过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等举措,搭建起社区与街道各职能部门、驻区单位的沟通桥梁,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今年以来,西湖街道紧紧围绕“两单一响应”工作要求,在各村(社区)科学设置成立36个网格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网格长或网格员担任,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以及2~3名兼职党员网格员,同时“双推双选”出135名“党员中心户”。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员中心户—楼道党员”的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第一手“情报”。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服务项目600余项,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智慧社区’平台在‘云’上汇聚多元共治的力量,出现了‘三个提高’的可喜局面:一是部门参与热度提高了,二是街道“吹哨”热情提高了,三是问题解决效率提高了。”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铁梅介绍。

党建引领 扛起多元共治的组织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已经成为共识。我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高度融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探索建立“12345”工作法。

以“一个核心”凝聚共识。坚持“基层治理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持续优化党建融入方式,推动基层组织有效嵌入,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通过“两级循环”密切联系,搭建社区与镇级各职能部门、驻区单位的沟通桥梁。通过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反馈、双向考核评价工作等形式,推动职能部门力量在社区聚合,实现一招破题、满盘皆活。

依托“三项机制”厘清脉络。建立健全区、镇、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互联互通机制,成员单位共同建设治理体系、共同实施治理活动、共同分享治理成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走访联系群众机制,提升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的见面率、交流率和熟知率;建立健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机制,通过亮身份、明承诺、作表率、出主意及担任楼道长等方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设立“四张清单”整合资源。以“需求、资源、项目、评价”四张清单为抓手,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驻区单位等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破条块分割的僵局、各自为战的困局,加强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建设。

“五体联动”高效运转。建立起“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员中心户—楼道党员”为架构的“五体联动”新模式,为基层管理、民生保障、工作决策提供第一手“情报”,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受理、转办、办理、反馈。

党建引领,民生为先。武进正逐步打造出“两单一响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愈加灵敏,让社会治理的效率与温度日益释放,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