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集约建设 共享治污 全市首个汽修“绿岛”在我区建成投用

发布日期:2021-11-24

6个密闭式喷漆房,14个打磨工位,工人作业时需要戴上特制的供气面罩……日前,全市首个汽修“绿岛”——城际钣喷中心在湖塘镇东华村正式建成投用,努力走出汽修行业生态发展新路径。

所谓“绿岛”,就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建设的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武进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的“绿岛”建设试点工作,率先瞄准了汽车喷涂行业。“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汽修店(厂)呈井喷式发展。在日常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汽修店(厂)缺乏专业的环保技术人员,个别喷漆房存在未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的现象,有的甚至使用质量较差的油漆进行露天喷漆,导致废气无序排放,异味重、废气扰民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不少经营主体有心无力,希望联手平摊治理成本的诉求也比较强烈。”武进生态环境局生态文明建设科副科长丁鸣达表示,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大背景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武进生态环境局积极通过环境质量、走航、热点网格等大数据进行综合研判、科学选址,从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与排放监测等方面着手,逐步关停取缔周边“散乱污”汽修店(厂),并与三金在线车辆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携手,高标准打造了这个汽修“绿岛”。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汽修“绿岛”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安装4台套专业设施设备,使用活性炭吸附浓缩+CO催化燃烧技术,运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再生的处理工艺,对汽车在喷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脱附处理。

城际钣喷中心现场负责人虞欢介绍,有机废气首先被高效收集至设备内部,通过前处理箱过滤后进入碳箱,有机成分被吸引到活性炭微孔中并浓集保留其中,其它气体穿过活性炭后经风机排空。废气收集率超过90%,处理率超过95%。当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降低甚至失去吸附能力后,该台套设备可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重新恢复吸附功能。此外,“绿岛”项目从前端作业到末端治理均为规范化操作,工人进入密闭式喷漆房进行作业时,要佩戴专业供气面罩,穿着专业防护服,确保安全健康。

运行以来,城际钣喷中心日最高吞吐量达30车次,市场反应良好,已有10余家汽修店、维修厂与平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武进生态环境局充分运用摄像头、人工智能AI技术和平台,测试活性炭吸附饱和度,实时掌握废气设施运行状况,使环境监管更加高效集中,推动被动监管向精准化监管转变。下一步,武进生态环境局还将在我区汽修行业广泛宣传该项目,进一步提高项目知名度,引导各经营主体合法生产、规范营业,串起一条产业绿色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