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的身份证、户口簿给我,我来填写信息,然后你签个字确认,就办好了啊。”日前,江苏常州武进区西湖街道聚新社区党员、网格员王翔来到居民邹卫娣家中,现场为其办理尊老金相关手续。
办好相关手续后,年满80周岁的邹卫娣可享受每月50元的尊老金补贴。考虑到老人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网格员王翔便上门为其服务。“现在你们都上门服务、帮忙办理,太周到了,要‘点赞’的呀!” 邹卫娣热络地挽着王翔的手,竖起大拇指。邹卫娣还清楚记得,3年前老伴儿办尊老金的时候,儿子专程请假到社区去办理。
如今,在西湖街道,网格员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流动办事窗口”。据了解,今年5月,西湖街道发布“西心办”政务服务品牌。为丰富“悉(西)心服务,护(湖)航民生”的品牌内涵理念,街道创新出台“网格+审批”便民服务实施方案,通过“建立一支审批便民服务队伍、公布一批审批便民服务事项、公开一个审批便民服务热线、形成一套审批便民服务标准、树立一个审批便民服务品牌”“五个一”举措,打造“网格+审批”便民服务新模式。目前,聚新家园社区和蠡河社区已首批开展试点。
涉及民生、高频类事项审批服务“下沉”到社区,网格员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将所需的材料收集、预审,并直接送至街道行政审批局窗口办理。“帮办代办特别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社区10名网格员提供上门服务,充分发挥了网格全面覆盖、精准帮扶的优势,让居民办事更加省心。”王翔说。
从“固定窗”到“流动窗”,西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行政审批局局长恽晨雁介绍:“‘网格+审批’是我们推出的便民服务2.0版,预计在试点基础上,8月底前实现街道所有社区(村)全覆盖,让每个网格员都成为一个‘流动的办事窗口’。”
据了解,早在去年9月,街道就定期把审批服务直通车开进各村(社区)。截至目前,共开展8期流动审批,已为312人次的居民在“家门口”办理了各类事项。
“下一步,街道将围绕‘西心办’政务服务品牌内涵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网格+审批’为抓手,探索党建网格+社会治理+审批服务‘三网融合’便民服务新路径,将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恽晨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