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洛阳村:学思悟透汲奋进力量 学史力行助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9-03

今年以来,洛阳镇洛阳村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乡村振兴相结合,从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盼愁”,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设聚力赋能。

学习党史有“厚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洛阳村坚持结合本村实际,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突出特色,组织党员群众深学细悟,让党的理论知识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作用,打造贴近一线、贴近党员群众身边的学习“新阵地”,充实“四史”相关书籍,依托学习阵地,组织“书记党课”、党史专题学习会、专题读书会等活动,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

组织红色文艺下乡,自发筹备举办“百年华诞·丹心向党”文艺演出,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等1200余人欢聚一堂,舞蹈、快板、歌曲、武术、戏曲等12个节目接连上演,唱出对祖国的热爱,跳出对幸福生活的喜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红色文化盛宴。

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组织为期两天的学党史、强体魄、促发展——“洛阳社区杯”乒乓球比赛,来自全区的10余支代表队参赛,比赛间隙现场组织观众进行党史知识问答。最终,洛阳村代表队以优异表现获得团体冠军。比赛即“乒”出了干劲,又搏出了精彩,增强了党员群众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

感悟思想有“深度”

学党史悟思想,基础在学、关键在悟。洛阳村以“实践参观学党史,学思共进悟思想”为主题,先后组织党员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重温誓词、实地参观、聆听讲解等多种形式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同志纷纷表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弘扬这种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的革命精神,立足自身岗位,亮出党员身份,通过实干实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总支全体党员依次作交流发言,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围绕“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结合个人本职工作,深入进行党性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深度、有辣味,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平时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到位,但是通过同志们的批评指正,发现工作还是有很多疏漏,今后可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位青年党员感慨地说道。

为民办事有“力度”

为民办事永无止境,洛阳村党员干部紧盯民生重点,践行为民承诺,强化服务举措,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

打造精品示范路,让群众出行更加平坦、畅通、安全,洛阳村投入60余万元,将总长350米的洛阳路至新马路沥青砼路面升级改造,届时路面将从4米拓宽至5米,并配套建设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场地至姚家头村道“白改黑”工程,道路沿线将实施局部拓宽,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环境。

充分发挥集镇村优势,全力打造村卫生站暨居养站精品亮点民生工程,加快补齐补强村域基层公共服务短板。该项目总投入800万元,其中,村卫生服务站将按照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建设,面积约300平方米,内设诊室、中医阁、处置室、治疗室、留观室、药房等11个功能服务室,并选派区“最美乡村医生”支峰等3名乡村医生定期坐诊。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居养站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针对低收入、失能、高龄、独居、失独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爱、陪医就诊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精准对接。

“今后,村委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学习成效入脑入心,办好惠民实事、纾解民困民忧,努力让基层党建强起来,让群众幸福感‘升’起来” 村党总支书记支俊杰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