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进区洛阳镇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结合基层发展实际,深入实施本土红色品牌三“亮”工程,立足百年党史、讲好本土故事、聚力为民办事、开拓发展新局,打通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入脑入心、落地落细、走深走实的样板。
把红色资源挖掘出来,红色名片更“闪亮”
洛阳镇厚植红色土壤、深耕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开国中将王诤将军故居、新四军“江抗总指挥部”旧址、胡发坚烈士墓等红色地标的深厚底蕴,擦亮本土红色名片。目前,省党史教育基地王诤故居两座主题展馆正式投用,形成“1+2”的布展格局;新四军“江抗总指挥部”旧址着手启动修缮,讲述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奋斗历史的外景阵地“江抗”长廊更新投用;胡发坚烈士墓前竖起讲述英雄事迹的党史学习宣传长廊,成为全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重要载体。坚持用起来和推出去相结合,以上率下做好学习文章,多措并举打响红色品牌。承接区委中心组“实境课堂”,邀请王诤将军长子王苏民将军讲述传奇故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王诤故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镇各级党组织将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基层宣讲搬进红色阵地,本地学校分批次组织青少年学生实地参观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王诤故居共接待参观超20000人次,2300多名党员、群众、学生赴胡发坚烈士墓缅怀祭奠,“江抗”长廊接待参观近300人次,洛阳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路线中的重要支点。
把红色基因传承下来,红色印记更“鲜亮”
依托红色阵地、用好史料资源、强化宣教实效,洛阳镇以多种载体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守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神瑰宝,不断扩大影响力,挖掘其中的精神价值。以王诤故居内的桂花树命名,启动“桂花树下小课堂”党史宣讲工程,组建“星火”党史宣讲队,精心编排宣讲内容,围绕王诤故事、胡发坚事迹、江抗历史等主要素材,深入村(社区)、“两新”党组织、学校等开展基层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开展超280场次;《王诤精神 “星火”相传》微党课登录常州市委党校道德讲堂,面向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公务员(正科)任职培训班等主体班次进行宣讲。配合拍摄王诤将军微纪录片《红色电波 预见未来》,该片收录于百集党史微纪录片《记忆100》,将于省台播出;与常州机电学院合作,开发王诤故居VR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切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在“龙城洛阳”公众号开辟“学党史”专栏,积极利用本地和上级媒体平台宣介洛阳的红色人物和历史印记,截至目前,市级媒体报道8篇,省级媒体报道9篇。
把红色精神践行开来,红色号角更“嘹亮”
洛阳镇以红色故事观照现实,以红色精神指引前行,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悟初心、在回首光辉历程中守初心、在追寻先烈足迹中践初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动力、为民服务热情。党政班子带头,深入村(社区)、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围绕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富民增收、农村长效管理等基层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梳理出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惠民实事清单、志愿服务清单等多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进会4次,集中听取承办部门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限定时间节点,挂图作战,逐一销项,确保重点民生项目和惠民实事有力有序推进、见行见效落地。聚力赓续红色精神,推出“我是党员我承诺”项目品牌、“洛事通”政务服务品牌,亮党员身份做表率,向群众、企业发放“党员承诺卡”,设党员示范岗,带头参加为民服务,以党心聚民心;亮志愿者身份树形象,依托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10支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广泛提供便民服务;亮责任人身份当先锋,围绕民生项目“由谁来干”,厘清职责、落实到人,确保项目推进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