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匠风采张凯:用钻研技术的“厚脸皮”解决行业痛点

发布日期:2021-05-25


全球每三台电梯,就有一台电梯导轨来自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作为马拉兹技术研发部主管,张凯从未把自己当做行政人员,每天频繁来往于车间和办公室,只为让导轨生产更加“顺畅”。


每天上午,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张凯都会前往车间,查看正在试生产的龙门刨床对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 张凯:对中系统是由我们整个马拉兹研发团队,历时一年时间,反复试验数百次后,再经五次修正,最终才有了当下的试生产系统。

在电梯导轨行业中,由于刨床的使用性价比更高,很多企业都会使用龙门刨床进行导轨生产,但刨床无法自动对中,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人凭经验进行操作,降低了生产效率,如果改用铣床则会导致导轨变形。基于上述原因,张凯带领马拉兹研发团队,对刨床自动对中系统进行了研发。

 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 张凯:对刨床的刀盒和刀杆进行了改装,同时对刨床的生产程序进行了调试,在经过了前后三次的不成功后,最终在第四次改进试验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试验过程中,从办公室到车间不足500米的距离,张凯每天都要走上近2万步,不断修改图纸、改进系统,才有了当下的试生产。按照一台龙门刨床的生产能力,经过改进的刨床,只有原材料的装卸、开机等需要人工操作,每天可以多产3根导轨,按当前价格,一年可增加销售450万元。
 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储备干部 张琳玉:张凯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每次我们的团队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然后带我们去现场,实地的解决这些问题。

 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 张凯:我心里面想如果将公司所有刨床全部改装,我们公司的产量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毕业后就扎根电梯导轨行业的张凯,始终在技术的海洋中遨游。依托多年积累、聚焦生产问题,张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善,主导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3项,效率提升16%以上,共计减人59人,降本874万元。同时,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专利10项,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杂志上发表技术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