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民警等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此外还有一群来自南京大学的可爱学子们,用初心践行使命与担当,用坚守与奉献为武进构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史小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梅树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因参加南大“励学计划”,他们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基层党政机关挂职锻炼。何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级硕士研究生,因疫情加剧,申请8月转岗到疫情防控指挥部与史小双、梅树栋继续实习。
7月中旬,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突发新冠疫情,次日,湖塘新天地电视塔、马杭卫生院和鸣凰卫生院三个疫苗接种点迎来接种高峰。为缓解接种点压力,湖塘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紧急增加武进社区学校临时接种点,以推进接种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7月19日至25日,史小双和梅树栋与指挥部全体人员坚守接种点一线,用爱心和担当凝聚战“疫”力量。
7月27日,湖塘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招募令,面向社会招募疫苗接种服务志愿者。史小双组建并管理新天地、鸣凰、马杭志愿者群及志愿者储备总群,撰写志愿者服务手册和须知,统计每日志愿者服务时长,负责协调志愿者工作餐和免费停车。截至8月15日,共计招募储备志愿者500余名,完成志愿服务超400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镇每日接种针次达到1.1万针。
8月,省疾控中心出台“苏康码黄码赋码与转码”文件,要求关注南京、扬州返常人员动向,落实转码要求,实现黄码人员逐渐清零。这段时间,三位实习生经常在湖塘镇人民政府与镇领导、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到深夜,核查自7月21日起有扬州旅居史的居民出行情况,详细记录与核实,以便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谈及来一线的防控工作,史小双这样说:“来到武进之初,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陌生感。但是吴恬老师和周力老师的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快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湖塘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挂职的经历,让我和梅树栋同学受益匪浅。在深入接触基层群众,处理群众事务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一线比较辛苦,但疫情防控工作有意义又值得,我也为能服务人民而感到自豪和开心。”
说到在指挥部的日子,梅树栋说:“初到指挥部,负责统计湖塘镇各企业单位未接种人员名单,进行疫苗分配,对咨询疫情防控的居民进行答疑解惑。我还负责苏康码黄码转绿、隔离人员统计,核查南京、扬州来常人员等工作。工作期间,我在湖塘镇社区学院疫苗临时接种点进行了一周的志愿服务。在现场,我积极帮助接种者答疑解惑、处理突发事件、维持现场秩序。虽然经常加班到很晚,但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充实且有意义,也增强了我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何英申请转岗到指挥部继续实习。何英说:“担任志愿者时最有感触的是,当我们面带微笑,真诚地为群众解决问题时,就能得到群众的肯定;只有与群众心连着心,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在指挥部,我协助招募志愿者和统计志愿者停车名单,在接种点,我负责维持秩序,协助老年人申领健康码,帮助群众快速完成信息登记,顺利接种疫苗,共同守护湖塘‘健康绿’,为湖塘镇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指挥部的生活,让我们更加确信基层是青年人丰富阅历、锻炼本领的最好的课堂。在基层才能深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望,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更加坚定了我们同所有人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念,相信我们终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硬仗。”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以青年之名,为生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