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阳湖先锋村干部实训基地西线攻略

发布日期:2021-03-05

阳湖先锋村干部实训基地,是由区委组织部指导成立,区委党校、区融媒体中心全面执行的村干部培训平台,也是各镇(街道)展示武进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窗口。村干部实训基地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立足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培训的实际需求,结合武进乡村发展特色,第一批推出了洛阳镇岑村村、嘉泽镇跃进村、湟里镇西墅村、雪堰镇城西回民村、雪堰镇新康村、牛塘镇丫河村6个乡村振兴明星村。

今天小编先带大家看一下

西线三个乡村

湟里镇西墅村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文化振兴是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好蓝图的重要基底。去年9月,湟里镇西墅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揭牌,以“孝爱原乡 醉美西墅”为发展主题,加速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村。

在西墅村委里墅自然村,“一带、一路、一水、一房、一弄、一场”的主题景观风貌带已经成型。生态河道、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米酒广场等十多个富有特色的小景错落有致地排布,“孝爱”文化成为贯穿其间的主题。村口、河边,移步换景间,总能感受到浓浓的“孝老爱亲”氛围。

湟里镇西墅村党总支书记季文斌告诉记者:"我们把文化建设自然地融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因为西墅村是中国古代24孝故事之一,王祥卧冰求鲤的发祥地之一,我们就把孝爱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主题,以及特色文化品牌来进行打造。"

做美“面子”,更要筑牢“底子”。除了建设孝文化广场、设置文化墙、立起标语牌,多年来,西墅村更是致力于在全村范围内传承发扬孝老爱亲的传统,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评选八大孝星等活动,让家家户户“兄友弟恭、邻里和睦”。

湟里镇西墅村党总支书记季文斌对记者说:"每年评比出来的孝老爱亲标兵或十佳最美西墅人,我们都会颁发荣誉证书,或者是一定的奖品、奖金。"

在党建文化引领下,西墅村的孝道文化、乡贤文化、田园文化相互融合,乡风文明滋养着乡村振兴,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等荣誉。以打造村干部实训基地为契机,下一步,湟里镇将把文化建设作为培根铸魂的重大工程,建设更加富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湟里镇党委副书记王乾表示:"湟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好,包括农村小微水体整治也好,包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也好,都是有一些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我们也准备把这些先进经验总结起来,作为我们推广宣传的方面,同时接待大家来学习,大家也可以把他们的先进经验传授给我们,相互促进。"

嘉泽镇跃进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嘉泽镇跃进村围绕花木产业,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队伍。

跃进村有耕地面积130余顷,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2017年,该村组织60多户相对困难农户家庭的大中专毕业子女,参加花木电子商务营销和经纪人创业团队,平均每人创业增收5.5万元,为跃进村实现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产业人才。

嘉泽镇跃进村党总支书记毛建玉告诉记者:"主要是以乡贤为引领,以电商人才加线下的花木销售经纪人,再加上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三个形成了人才+基地+市场的格局。"

依托现有的花木产业,跃进村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挖掘了一批善经营的“金牌花木经纪人”、懂技术的“田秀才”,成立了“花海e站”,打造乡村振兴青年电商人才“集训地”,联合高校资源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目前,全村共有电商企业50余家,花木经纪人200余人。

嘉泽镇跃进村党总支书记毛建玉对记者说:"把电商人才引进来以后,由电商人才再来组织培训一些人才。2020年疫情的原因也促进了网络销售,特别是直播的兴起,在2021年我们更多的是往直播方面延伸。"

跃进村还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常州市和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常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下一步,跃进村将用好人才,筑巢引凤,建设更多规模庞大、结构合理、作用发挥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嘉泽镇党委组织委员诸文洁告诉记者:"跃进村牢牢把握人才振兴关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下一步,我们镇党委组织部门会围绕人才的选用,进一步夯实基层人才队伍。"

牛塘镇丫河村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牛塘镇丫河村紧扣“组织振兴”主题,浸润乡贤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了独树一帜的“三色”党建品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丫河村水系发达,孟津河、武宜运河在此交汇,形如“丫”字形,是一个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名的村庄。全村辖地面积3.63平方公里,有农户889户,村民3215人,村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共有151名党员。

以“三色”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丫河村党总支以强有力的组织建设领航乡村振兴。红色、绿色、橙色,“三色”党建旗帜高扬,内涵功能持续拓展,努力实现红色先锋模范工程引领发展,绿色生态宜居工程美化家园,橙色文体惠民工程丰富生活。

牛塘镇丫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沈旗国告诉记者:"将三种颜色与村里特色工程相结合。围绕我们的一些特色文化、特色品牌,定期开展文体惠民活动,以此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三色”党建工作引领下,丫河村提出了“1234党建服务圈”,包含1个党群服务中心、2个党员先锋岗、3个党员责任区、4个党群服务驿站,整合原有资源,实现“党建+网格”有机融合,凝聚各方资源力量;规范组织管理制度,以目标管理形式鼓舞人、考核机制激励人、放权赋能培养人。

牛塘镇丫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沈旗国对记者说:"我们根据网格化管理的趋势,对原有的支部进行调整,将党建融入到网格管理中,引导党员乡贤积极参与网格事务,协助网格员、网格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丫河村还积极探索“乡贤自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建成全区首个村级乡贤馆,不断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的巨大潜力与积极作用,乡贤自治呈现良效,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牛塘镇党委组织委员蒋雨晨表示:"在夯实基础、提炼特色的基础上,着力围绕“三个一”发力,即提出全域党建一块品牌,织出组织体系一张网,拉出先锋示范一支队伍,争取打造数量更多、特色更明、影响更广的党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