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厚积薄发,满墙奖状点亮希望
发布日期:2020-08-24  字号:〖
 

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李泳家里时,他正在厨房忙着做午饭。走进客厅,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满墙的奖状。“勤学之星”“三好学生”“武进好少年”……这些奖状清晰地记录着他的成长轨迹,也见证着他刻苦的求学之路。今年,李泳高考总分344分,离一本线只差3分,被常熟理工学院录取。

除了对于高考失利的惋惜,更让他焦虑的还有上大学的学费。“五六千元的学费对我们家来说不是小数目。”李泳父母的文化水平低,母亲没有工作,只能待在家中;父亲已经65岁,身体一直不好,5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9级伤残,更是让他左眼失去了光明,加上严重的面瘫,很难找到工作。现在,他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每年还需要花掉近万元的医药费。

尽管自身学历不高,但李泳的父亲坚持“人穷志不短,家贫教不缺”的教育信条,尽最大努力增加收入,全力供李泳读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泳不仅学习成绩突出,更是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

李泳从小就很懂事,不仅帮母亲干活儿、照顾父亲,而且学习刻苦、生活节俭。上高中时,他在学校一周的零花钱只有50元,从来不参加任何同学聚会,衣服更是一年添不了两身,内向的他最自在的事情便是独自在家读书学习。“爸爸在外做工很辛苦,他经常跟我说学好知识才有出息。”李泳说,这也是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聊起高考成绩,一边的母亲也显得有些失落与可惜。“他上高中后成绩一直很好,模拟考试还考过全班第一,没想到高考没有发挥好。”3年前,李泳从寨桥初级中学考上横林高中,一开始学习压力大,基础薄弱,成绩总是垫底。但半个学期以后,他凭着自己的拼搏努力,排到了全班前列,还拿过好几次奖学金。

高考没有发挥好,李泳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他也早早地做了打算:利用空闲时间勤工俭学挣点钱,帮爸爸分担经济压力,“我一定会考研的,我也相信我能继续发力,考出令自己满意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