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仅72天,周铖彬的父亲就因公殉职,母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从初中起,每到寒暑假就出去打工。已经被南京晓庄学院录取的周铖彬虽然对高考成绩不满意,但还是为实现自己的教师梦跨出了第一步。他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对于父亲的印象,只停留在照片上。2002年11月初,在前黄收费站当稽查员的父亲因为拦截一辆冲卡的拖拉机,不幸身亡。看见身边的同学都有爸爸,懵懂的小铖彬会向家人问起:“我的爸爸去哪了?”爷爷奶奶都避而不答,只有母亲陈琪会“敷衍”:“爸爸出远门了,等你长大,带你去找他。”直到周铖彬10岁那年跟着家人去扫墓,他才明白,爸爸早已去世。
为了不让儿子受委屈,陈琪没有改嫁,一边照顾公婆,一边养育儿子,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她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儿子教育好,让儿子上大学。”如今,陈琪在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当财务仓管,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
周铖彬不善言辞,但心里很清楚,是母亲撑起了这个家。一想到这些,周铖彬总是尽可能地帮妈妈分担一些。每到假期,洗碗、拖地等家务活,他都会抢着干,家里的体力活也几乎被他承包了。高考一结束,他就在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找了一份兼职。
“他非常节省,从来不在外面吃饭,衣服鞋子从来不挑。”说到儿子,陈琪的语气里满是心疼。升高一那年的暑假军训结束,陈琪发现儿子右眼眉毛上突然长了一块白斑,看了几家医院都没查出病因,母子俩只好赶去了上海华山医院。从那时起,每个月都要跑一趟上海去复诊配药。每次出门,母子俩都只坐绿皮车,把水壶装满凉白开,带足饼干、面包等干粮,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前一晚九十点钟出门,在火车站坐五六个小时熬到凌晨三四点,再搭乘绿皮车去上海。“光挂号就要318元,一次看病配药就要1000多元。”陈琪说,3年下来光是为儿子看病就花去了3万多元,所幸皮肤病已经出现了好转。
今年高考,周铖彬被南京晓庄学院录取。对自己的未来,他有着明确的规划:“我选择师范类院校,是因为容易找工作,将来可以当老师。我想毕业后回到武进当老师,方便照顾家里,可以好好孝敬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