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汀村四代“饭圈女孩”强势“应援”白衣天使

发布日期:2020-02-18

连日来,每到午饭时间,西湖街道长汀村各卡点的巾帼志愿者们,匆忙吃两口泡面,快步赶往村委办公楼。疫情暴发以来,一线医护人员缺乏防护装备,她们相约自制一批防护面罩。

皮筋、A4型号硬胶套、剪刀、订书机……村妇联主席施明洁早早准备好了材料。“快,开始开始,下午还要继续值勤呢!”罗腊妹催促道,手脚麻利地剪起了硬胶套。

柏微敏将皮筋在头上围了围,确定合适的长度后剪下。钱义则用订书机,将剪好的皮筋两端固定在胶套两角,一个简易防护面罩就完成了。再加上陈惠芬和蔡韵珊,6名巾帼志愿者涵盖50后、60后、80后、90后。她们3人一队,组成了两条“临时流水线”。

早在2月5日中午,她们就制作了第一批防护面罩,送到了礼河卫生院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记者看到,与1.0版防护面罩相比,2.0版防护面罩的设计更为贴心。

“第二次我们用皮筋替代了红系绳,方便戴且不易脱落;在两边订书钉的地方,贴上了爱心国旗贴纸,一方面防止被书钉划伤,另一方面爱心和国旗都能给人力量。”施明洁说。

“医护人员在第一线风险大,我们有时间就做一点送给他们。”志愿者们说。而所谓的“有时间”,不过是牺牲了自己的“午饭时间”。疫情暴发以来,长汀村的巾帼志愿者们自发集结,每天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将近12个小时驻守在村里的各个卡口。

志愿者们将做好的第二批20个防护面罩,送到了礼河卫生院。看到值守在大厅“涉及湖北及浙江进入本地健康筛查处”的吴雯洁,罗腊妹赶紧上前,“来,小姑娘,我帮你戴上”,“松紧怎么样,哪里不舒服告诉我们,再改。”

吴雯洁说,从专业防护角度讲,在物资急缺的情况下,这种自制防护面罩能一定程度起到阻挡飞沫传播的作用。“戴口罩的时候还有半张脸露在外,戴上面罩后整个脸都护好了,谢谢!”

差不多同一时间,医生蒋娜正戴着此前收到的1.0版防护面罩,在腾龙路西侧一个香菇种植大棚外,为居家隔离人员量体温。她和同事特意给志愿者们发来一张现场工作照表示感谢。

听取了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长汀村巾帼志愿者们又改良了3.0版本。“前两个版本大家反馈容易起雾、影响视野,3.0版本在额头处加了海绵条,增加舒适性,而且留点距离出来不易起雾。”施明洁说。

截至目前,长汀村巾帼志愿者们已制作了50个防护面罩,一个都没有自留。“能买到的材料有限,医护人员优先,他们用上了,觉得有用、好用,我们就开心。”罗腊妹说。

记者感言

结束采访,脑子里突然冒出“饭圈女孩”四个字。在网络的流行语境中,“饭圈女孩”不特指某个明星的粉丝群体,与传统意义的饭圈不同,她们因正能量自发集结。心灵手巧的她们来自4个年代,不分老幼围坐一起,为自己关心、担心的人,制作防护面罩的样子,像极了为“爱豆”制作应援品的追星女孩们。

医生、护士、警察、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各行各业志愿者……他们,“逆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曾经与你我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擦肩而过。平凡如他们,却是此刻“最该追的星”。理解和配合,是我们此刻最好的“应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