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在武进国家高新区举行。现场,柳工华东基地大型智能矿山机械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第一阶段将于8月建成投产,到2022年完成整个项目投资,形成年产大型工程机械3000台、矿机4000台的能力,打造超1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企业面临着最不寻常的“复工季”。武进国家高新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通过“网格化+信息化+亲情化”,全力跑出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加速度。截至目前,园区353家规上企业已基本实现复工复产。31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占全区的40%;总投资562.7亿元,占全区的73%;2020年计划投资83.5亿元,占全区的60%。
始终以网格化织密复工“防控网”。针对园区企业较多、疫情防控任务重的实际,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着力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园区企业划定四大网格,由管委会领导担任各网格长,全面加强对园区企业防控措施和复工复产情况排查,明确要求各企业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等“四个到位”,复工后必须做到“八坚持八不得”。
以信息化跑出惠企加速度。企业复工、项目建设,审批是关键。为了全面提升审批效率,武进国家高新区自主开发了企业员工健康登记系统,员工只需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站就能填报信息,实现“一人一档”。同时,对所有企业和开复工项目要求在开工前2天提交申请,通过不见面审批方式,由经发局进行线上审核。“高新区内企业较多,通过创新数据赋能,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利用该信息系统减少纸质报送,避免了重复操作、数据混乱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亲情化当好服务“店小二”。针对园区内企业外籍员工和高管陆续返常情况,高新区还专门出台了《企业高管人员返常事宜的工作指引》,所在企业在高管返常前2天即可审核备案通过。园区专门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投促局、招商局全员上岗,当好24小时“跑腿员”,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