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9-16
扩产能提升污水处理运行力
作为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武南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根据总体规划,按时间节点推进建设。8月底,该项目混凝沉淀池底板一次性浇筑如期完工,在工期节点上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房建标段完成70%,市政标段完成42%。项目建成后,服务人口超过45万人,将成为我区污水处理的“主力军”。
为保障污水处理厂汛期正常运行,身经百战的老员工潘静始终奋战一线。入汛以来,他带领生产管理部人员严格督促落实污水处理厂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安全度汛、稳定运行,潘静经常加班加点,“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污水处理厂出现状况,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帮助消除隐患、解决问题。
强运维
补齐污水管网短板
在武进大禹水务的污水运行监控屏幕前,每条管网的水流十分平稳,这是借助大数据监控,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为确保污水管网不发生溢流,武进大禹水务通过GIS系统和SCADA系统,实时监控泵站运行状态和管网液位,保证污水管网正常运行。同时,增加泵站巡查频次,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今年汛期,各项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湖塘镇、湟里镇等重点泵站设备完好率达100%。
尤其是今年的短时强降雨阶段,大数据平台发挥了很大作用。为了保障道路不出现满溢现象,武进大禹水务对易发生内涝、满溢等低洼地区进行水量调度控制;同时,为增加管网容量,分别从夏城路泵站、人民西路泵站向马杭厂、武南厂和滨湖厂调水,最大限度减轻城区厂的处理压力。结合汛期雨水时间短、雨量大的特点,在原有预降水液位的基础上再下降0.3米,整体形成一个“可容、可蓄、可排”的防汛管网,有效提升管网调蓄能力。
齐行动
大禹人勇担使命
在我区道路上,不时会看到几辆黄色的皮卡,这是大禹人在常规巡查,防止路面有管网破损出现渗漏。
今年梅雨季,考验了大禹人的使命担当。工作人员徐文烨始终奋战一线,为人们出行疏通管道。武进图书馆门前路段是前两年出现的易涝点,该处地势低、排水管径小。6月24日,徐文烨和同事殷伟庆、董文涛等一早就对该路段进行收水改造,采用开挖施工,管径由DN150增大至DN300。历时12天,工程顺利完工。7月6日再次迎来强降雨,该处未出现积水现象。
今年高考,正值雨季,大禹人全员行动,对省前中、省武高、省前中国际分校、常高职4个考点周边排水进行细致排查,对已经检查清理过的防汛设施、收水井等再次逐个检查。高考期间,武进大禹水务安排员工一对一在考点周边备勤,遇降雨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保障考生和家长的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