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雪堰镇:“山水红盟”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0-12-28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周五,雪堰镇“山水红盟”党建品牌发布,作为全区“红盟矩阵”第一个具有生态特色的新成员,“山水”一词来源于雪堰镇丰富而独特的生态资源,更象征着雪堰镇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党组织资源整合带动社会资源整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雪堰模式。

紧扣党建引领 共同画好“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一幅长卷,围绕“大好河山”主题,用笔有张有收,用色浓淡相宜,呈现出一幅大江烟波浩渺、山峦错落有致的气势恢宏的绝妙山水画卷。

雪堰镇打造“山水红盟”,也要把主题鲜明地凸显出来,这个主题就是“党建引领”。

以“党建引领资源集聚,红盟助推乡村振兴”为理念,雪堰镇围绕“1+3+N”工作模式(“1”指“山水红盟”党建共建平台、“3”指惠农联盟、惠企联盟、惠智联盟3个功能型党建矩阵、“N”指多种党建活动形式),以“山水红盟”为平台、功能型党建矩阵为载体、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和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党建系列活动为抓手,打造便民利民、助企兴企、引才育才的“山水红盟”党建品牌。

活动当天,雪堰镇与全区多个部门、单位进行结对共建签约,通过党建引领红盟聚力,打造区、镇、村、企“四方共建”的新模式,把原本各自运行的“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把“党建盆景”联结成“党建风景”,定制出供需两类“清单”,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中,探索出党建联盟的“雪堰路径”。

推动乡村振兴 共同画好“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是自然生态和产业繁荣的古代范本。

雪堰镇作为武进区的中心镇,生态资源富足、山水条件俱佳、产业特色鲜明,将以党建促进生态发展,以党建引领民生福祉,构建好、展示好、发展好乡村振兴的“样板田”。

雪堰镇打造的“山水惠农联盟”,与农业农村局、市区媒体、高等院校等单位联建,打出品种引进、技术优化、生产改良、宣传推广等“引育产销”组合拳,提升雪堰农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开通“山水直通车”,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与金融支持。

依托优质山水资源、深厚历史底蕴、丰富人文资源、红色历史印记,雪堰镇瞄准乡村振兴的“蓝海”,在全区率先推出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并吸引一大批名师加盟。

城湾村董亦湘陈列室,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记忆;城西回民村、新康村、雅浦村走出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潘家村的“爱心果园”、稻草人农场、丰香家庭农场是实创基地的“主阵地”;谷神庄园的国学文化、南山村的非遗文化、孝道园的孝道文化,擦亮文化品牌;露营谷、龙凤谷、修心谷“三谷”素质拓展基地各具特色……一个个美丽乡村优质教学基地串点成线,为乡村振兴添活力,为“吴韵山水”增魅力。

加强引才育才 共同画好“百骏图”

《百骏图》是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呈现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放牧游息于山水之间的生动场景。雪堰镇党委将借助“山水红盟”成立的有利契机,在青山绿水间培育发展的“骏马”。

一方面,抓好招才引智。依托雪堰特有的“桃花节”发展论坛,打响每年3月的“山水红盟”人才节,每年10月举办“人才发展推进月”。对内,积极加强同人社、科技、商务等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政策支持;对外,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党建、人才合作,邀请更多海内外英才回乡助力。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培训学院的制度优势,在新康村、城西回民村等乡村振兴明星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雪堰镇、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各类培训资源,提供体验式实境课堂,系统谋划培训路线,科学设计特色课程,让全区农村党员干部能够在雪堰学到真经、收获成长,并通过培训的方式让更多区外的党员干部了解雪堰、推介雪堰、向往雪堰,为书写新时代“两争一前列”武进答卷贡献雪堰智慧和雪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