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李林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指出 以“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要求进一步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发布日期:2020-12-19

12月16日,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市长、区委书记李林指出,要以“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要求,绘就“全域美”蓝图、筑牢“发展美”根基、彰显“内在美”特质、坚守“持久美”常态、实现“制度美”目标,进一步在全区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区领导陈志良、丁一、薛红霞、施小平参加会议。

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累计创成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市级美丽乡村9个,区级“美丽型”村庄37个、“康居型”村庄288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80%,位居常州第一、全省前列。

就下一步工作,李林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心中有景,胸中有墨,才能绘就“全域美”蓝图。要强化思想引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意识、更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开展;坚持规划先行,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全面提升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加强示范引领,既造“盆景”更造“风景”,打造更多形态优美、生态良好、业态丰富、文态独特的“江南水乡”。

以产强村,以资兴村,才能筑牢“发展美”根基。发展农村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要素互通,争取更多资本,增强镇村发展活力。

品出韵味,讲出故事,才能彰显“内在美”特质。要深挖红色文化,将王诤故居打造成红色文旅新亮点;包装乡土文化,深入挖掘本区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打响文化品牌;善用生态文化,强化镇村生态营造和自然生态利用。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才能坚守“持久美”常态。要抓好环境整治,确保打赢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加强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品质,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处置、垃圾革命等重点工作。

敢闯敢试,有章有法,才能实现“制度美”目标。要深化农村改革,持续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加强组织领导,全区上下通力协作,确保创建任务全面完成;强化资金保障,打通“三农”发展资金瓶颈。

代理区长陈志良指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把握好规划编制,解决建设定位的问题;把握好面上平衡,解决全域风景的问题;把握好典型打造,解决示范引领的问题;把握好机制完善,解决长效管护的问题;把握好资源要素,解决投入来源的问题;把握好农村改革机遇,提供更多武进经验和武进样本。

雪堰镇:构建湾镇“最美风景线”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雪堰镇紧紧把握湾镇一体发展的契机,积极绘好美丽乡村建设与湾镇全域旅游发展的最美“同心圆”,定准湾镇一体发展规划合一的最大“公约数”,有序推进涉及全镇7个村、20平方公里的太湖湾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围绕先期启动的“一带”(乡村旅游道路)、“一片”(南山片区1.4平方公里),雪堰镇将加快项目深化设计和方案审定,先行启动道路框架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湾镇“最美风景线”。

礼嘉镇:以点带面,打造美丽乡村精品

紧扣“休闲礼嘉”发展定位,礼嘉镇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奋力抓产业升级、环境提升、品牌打造,成功获得“礼嘉葡萄”地理标志,创成水稻、葡萄两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出“礼小淘”等八大品牌,基本完成“一村一景”“精品美丽乡村”申报,目前正加快推进牡丹园农旅项目和何墅村自建区建设。

礼嘉镇将聚焦全域规划,谋划好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和方向;聚焦全域整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聚焦精品打造,按照“分类建设”原则,借力政平大河小流域治理,打造毛家桥美丽乡村等2~3个精品点,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助力武进美丽乡村建设。

前黄镇:同心共建宜居美丽乡村

围绕建美乡村的“形”、育强乡村的“业”、塑好乡村的“魂”各项工作要求,前黄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丁舍村、祝庄村、联庆村等精品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加快启动实施。

前黄镇将依托南环线、太滆运河,全力推进精品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串点、连线、成片,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把农产品种植销售拓展到农产品采摘旅游等业态;积极开展道路亮化硬化、河道清淤等民生工程,将环境整治工作重心从村组转移到农户,开展庭院规整化行动,让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切实营造同心共建宜居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牛塘镇:整合资金资源,挖掘特色文化

牛塘镇积极选优配强工作专班,内挖潜力、外借经验,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镇完成了1600余个点位的整治,顺利启动了精品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丫河村以“锦绣丫河、时光流韵”为主题,以乡貌、乡风、乡音、乡味、乡情为脉络,推动产业振兴、还原乡村风貌、传承特色文化;塘口村以渔文化、水文化特色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人文”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塘口,推动乡村振兴。

牛塘镇将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整合资金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改善生态,挖掘特色文化,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乡村治理,全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洛阳镇:因地制宜,实现“一村一亮点”

结合空间规划调整,洛阳镇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洛阳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镇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全域化建设,打造“村庄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完善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文化特色化”的美丽村庄。

洛阳镇将鼓励各村立足村域特色,因地因村定位,从乡村治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田园休闲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水美”圻庄、“红色”天井等村庄特色,积极推广“共建共治共享”的“如意滩”治水模式,结合水蜜桃种植、小流域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整合资源,扎实有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村一亮点”。

湟里镇:激发美丽乡村产业活力

近年来,湟里镇以葛庄张家村为美丽乡村试点,持续攻坚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总结美丽乡村创建模式和经验,陆续打造了8个区级“美丽型”村庄,其中葛庄下场村、西墅里墅村成功创建省级田园乡村。

湟里镇将接续发力,营造氛围再聚力,再规划建设12个美丽乡村点,行政村覆盖率力争达70%;创新实践增活力,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美丽乡村产业活力;百花齐放强魅力,深度挖掘人文内涵,培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嘉泽镇:以美丽乡村促产业转型

近年来,嘉泽镇全力推进“整洁型”“康居型”“美丽型”村庄建设,“花木产业+互联网经济+集中居住”模式的跃进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广受好评。

嘉泽镇将进一步立足现有花木特色和滨湖生态宜居的优势,每年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各村创建美丽乡村。重点围绕滆湖西岸线、新孟河沿线、夏溪花木市场等片区进行挖掘打造,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有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有机串联,通过打造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快嘉泽重点片区开发和产业转型速度,为嘉泽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夏墅街道:打造“三和”牌农业示范基地

南夏墅街道坚持“政府主导、各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原则,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万塔村西河组环境提质工程、三河村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等一批亮点工程。

街道将继续推进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狠抓长效管理,通过项目补助、资金奖励、企业赞助等形式,解决资金来源,在三河村打造集环境升级、休闲观光、农耕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三和”牌农业示范基地。